军统和中统区别的是什么?中统和军统有什么区别
军统和中统的区别有4点:
1、主管上级单位不同。
2、职责和分工不同。
3、领导人的派系不同。
4、控制的势力范围不同。

军统前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以加强国家统一,为日后全面抗战做准备,效仿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在黄埔军人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十三太保”的策划下,组织了一个以军人为主体的复兴社,1932年又在复兴社内设核心组织力行社,设有一个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特务处,它是军统局的最前身,戴笠为处长。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主要负责人不同、主要职能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中统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
2.军统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
2.军统局长:戴笠、毛人凤。
三.主要职能不同
1.中统中统局的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它和“军统”都是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
他们网络党羽、特务的手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捕风捉影,乱抓乱捕,制造了许多冤狱。
2.军统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
军统局内勤组织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
中统和军统有什么区别?
中统领导人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军统领导人依次是戴笠、毛人凤。中统和军统的区别在于:
1.工作任务不同;
2.所属机构不同;
3.管辖领域不同。
中统主要管辖的就是国民党的党务问题以及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党务问题,还有社会上的教化舆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中统以各级国民党党部为基地,在各省市国民党党务内,均设有调查统计室,在大学院校、重点中学、文化团体内,也都建立了所谓的党员调查网,从事各种特务活动。
中统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和掌握,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国民党敌对势力,从而稳固国民党的统治。 在抗战之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中统的实际控制人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本身在国民党内具有强大的势力。
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可见陈氏兄弟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因此,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 但是抗战期间,由于大片国土沦陷,沦陷区内的国民党基层机关基本上都被破坏,中统势力大为缩水。
再加上陈氏兄弟并不如戴笠一般对蒋介石唯命是从,中统所获资源也渐渐不如军统,因此,军统势力在成立后期逐渐大于中统。军统全称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加强集权,黄埔生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人组织了一个以军人为主体的复兴社(又称蓝衣社)。1932年,在复兴社内,又设了力行社,并设有一个专门进行谍报活动的特务处,戴笠任处长,这就是军统的前身。
军统和中统从来没有和睦相处过,两大特务组织互相仇视,甚至出现过杀害对方特工人员的行为。可见,两大特务组织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当然,1949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大特务组织纷纷改组,蒋经国接手国民党情报机构,中统和军统(保密局)也彻底烟消云散。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
1.工作重心不同中统的工作重心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情况,打击一切国民党之外的党派,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军统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情报、对军队监视整治,对敌对势力逮捕暗杀。
3.外表特征不同军统属于军队,穿军装。中统属于党,不穿军装。
4.成立原因不同中统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
军统既是为了加强集权,更是为日后的全面抗日战争做准备。
5.组织形式不同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
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
扩展资料:中统和军统矛盾重重的原因很多,除了争权夺位、邀功求赏的竞争关系之外,和蒋介石关系最大。中统虽然名义上听从蒋介石指挥,却控制在陈立夫、陈果夫之手,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陈氏兄弟代表的二陈系为了派系利益会图济其私。而军统头子戴笠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言听计从,工作原则就是“秉承领袖意旨,体验领袖苦心”,军统一切听命于蒋介石,蒋介石自然偏向军统,让中统和军统的矛盾日积月累,越来越深。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1.主管上级单位不同。蒋介石并非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党政一把手,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但有一个职务始终由蒋介石担任,就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换言之,蒋是以控制军权来控制党务和政府,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才出任“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
2.职责和分工不同。军统是蒋介石用来监视、控制军队的部门,抗日战争爆发后兼有谍战、反特和敌后武装等工作范畴;中统仅限于党务调查、舆论控制和党政机关的思想监控,不能插手军事任务和军队事务,这是蒋介石划的红线,避免中统权力过大。戴笠至死不加入国民党,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想因为党员身份接受中央党部的领导,那样对军统与中统的斗争非常不利。
3.领导人的派系不同。以抗日战争期间为准,中统局局长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副局长徐恩曾,都是二陈的cc系要员;军统局长是国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贺耀祖中将、副局长戴笠少将,再加主任秘书郑介民等人,实际上是黄埔系,自然蒋介石更信任和偏爱军统一些。4.组织成员成分不同。
中统从其前身“党务调查科”开始,人员骨干一直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象徐恩曾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物以类聚,选用的工作人员也是知识分子较多,所以通常中统的逻辑能力、分化劝降能力和潜入我方能力较强;军统则一般招纳黄埔毕业生和军队中表现优秀的军士,军事素质和行动能力较强。
5.控制的势力范围不同。中统在各省各大城市的政府、党部和警察局中,具有最大化的控制力,蒋介石也有意不许军统染指,以免戴笠失控;而军统在野战部队、各地警备司令部和军事机构中有绝对优势,这些也是中统禁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
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是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国台湾地区情报机关之一。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进行清洗,到五十年代中期,军统在大陆大致被肃清。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是什么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介绍
1.隶属组织不同:中统隶属国民党党务系统,由蒋介石直接掌管;军统隶属民国军队系统,由军队最高将领主持工作。工作内容不同:
2.中统的工作内容是监控国民党机关内部,打击其他党派;军统的工作内容主要在于整治、监视军队,并收集情报。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