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最佳回答2022-11-18

战国七雄是秦、齐、楚、韩、赵、魏、燕七国。战国初期,魏国最先进行了变法,魏文候任用李悝变法,使魏国逐渐强大起来,并训练起强大的军队"魏武卒",强大起来的魏国开始不断欺凌周边的弱小国家。

战国中期左右,各国都开始了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赵国有胡胡骑射,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变法彻底全面,效果最好,使秦国国力大增。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并建立了强大的秦军,后来秦国又制定了灭亡东方六国策略,即"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秦王嬴政灭掉了东方六国,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齐、楚、赵、魏、韩、秦、燕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鲁国等大国。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战国七雄,指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它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

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260年,秦、赵在长平邑(今山西晋城高平市)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

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战国七雄是指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点,快来看看吧。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

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赵在长平邑(今山西晋城高平市)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

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 1.秦国: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后来势力扩展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国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 2.齐国:今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一小部分。

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3.楚国: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南部、贵州一小部分。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后迁至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4.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一小部分。

国都:蓟(今北京)。 5.赵国: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国都:原来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6.魏国: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国都:开始是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

国都:原先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灭郑国后迁到新郑(今河南郑州)。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 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筛选,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减少到了个位数。一直到了战国时期,仅仅是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战国初期的时候,战国七雄的实力排名是魏国,楚国,齐国,韩国,赵国,燕国和秦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雄?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国家?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也就是说这5个君王代表的国家在春秋时期称霸。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前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先后打败了秦国(变法前)、齐国、赵国,一家独霸,但后来马陵之战败于齐国从此衰落。

三国都有争霸中原定鼎天下的实力。但后来齐国灭燕不成,被秦利用合纵差点被燕灭了,虽然最后还是赢了,但从此元气大伤。楚国虽强但碰上几个笨蛋君主后,不思进取忍辱偷安割地求和,也就衰弱了。后期大家都知道了,秦国一家独大,横扫六合,最终统一了天下。

战国七雄指哪七个国家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战雄七国是那七国

战国七雄是哪几位啊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了,有七个诸侯国历史上称它们叫“战国七雄”。你们知道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吗。

西边是秦国,齐国在东边,燕国在东北面,赵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魏国和韩国夹在中间。

继续浏览:

上一篇:卋罖是什么意思?卋罖的解释是什么

下一篇:二十国集团有哪些国家?20国集团有哪些国家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