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是什么计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混战计。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此计用于军事上指面对正面不可直接交战的强敌的时候,应该先稳住,避其锋芒,寻找对方的弱点,等待时机,然后准确判断,攻击其弱点,使之不能再战,后来比喻从根本上或源头去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成语寓意:
做任何事情,首先是要认清、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成语告诉人们,“扬水”式的“止沸”,只是一种应急性的措施和手段,只是抓住了事物的次要矛盾,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取走锅底的柴火,断了火的源头,“沸”才能有效止住,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属于三十六计的什么计
釜底抽薪属于三十六计的混战计,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混战计有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代虢。
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是什么计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做,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计例 春秋时的齐国与鲁国互为邻邦,齐景公在夹谷被孔子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齐国贤相晏婴也已去世,而鲁国在孔子等大臣的辅佐下,鲁国大治,齐景公深感忧郁和不安。
齐大夫黎弥给景公献计说:“鲁国国安民富,久无战事,鲁定公好女色,我们献一批美女给他,他就会怠于国事,而孔子等人肯定看不惯定公的行为,会离开鲁国的。”齐景公很赞成黎弥的建议,派他从国内精选八十位美女,又教授美女们歌舞和妩媚仪态。果然,美女一到鲁国国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鲁国宰相季斯也为美女们的千姿百态而弄得神魂颠倒。
齐使者将美女敬献给鲁定公,定公又把其中的三十位美女赏给了季斯,自此,鲁君臣敷衍一气,日夜沉湎于酒色中,一概不理朝政。孔子的学生子路听说后,愤怒地说:“鲁君已无可救药,我们走吧。
孔子说:“国家的郊祭就要到了,定公如果连郊祭都忘了的话,我们再走。郊祭这天,鲁定公虽然去了,却只是走走过场,又匆匆回去同美女们享乐了。孔子忍无可忍,带着弟子们愤然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了。
由此,齐国用美女“抽薪”的计谋成功。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混战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胜战计
1.瞒天过海
2.围魏救赵
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5.趁火打劫
6.声东击西
二.敌战计
1.无中生有
2.暗渡陈仓
3.隔岸观火
4.笑里藏刀
5.李代桃僵
6.顺手牵羊
三.攻战计
1.打草惊蛇
2.借尸还魂
3.调虎离山
4.欲擒故纵
5.抛砖引玉
6.擒贼擒王
四.混战计
1.釜底抽薪
2.混水摸鱼
3.金蝉脱壳
4.关门捉贼
5.远交近攻
6.假道代虢
五.并战计
1.偷梁换柱
2.指桑骂槐
3.假痴不癫
4.上屋抽梯
5.树上开花
6.反客为主
六.败战计
1.美人计
2.空城计
3.反间计
4.苦肉计
5.连环计
6.走为上 望采纳..
7. 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三十六计之十九釜底抽薪【计策由来】“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
若不想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调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东汉末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大战。当时曹操只有两万左右的兵力,袁绍却有十万大军。曹操审时度势,亲自带领步骑五千人夜袭乌巢粮屯,将袁绍的粮食都烧光了,最终袁绍大败。这里运用的就是釜底抽薪的道理···········混战计。
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
三十六计之十九釜底抽薪【计策由来】“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
若不想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调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东汉末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大战。当时曹操只有两万左右的兵力,袁绍却有十万大军。曹操审时度势,亲自带领步骑五千人夜袭乌巢粮屯,将袁绍的粮食都烧光了,最终袁绍大败。孙子兵法三十六记中的,釜底抽薪 是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也说抽薪止沸。抽薪,从烧开水的锅底下撤出燃烧的柴火;止沸,让开水停止沸腾。
语出汉代董卓的《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这句话现代人常说成“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