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打油诗的特点是什么?打油诗是怎样被发明的

打油诗的特点是什么?打油诗是怎样被发明的

最佳回答2022-11-17

打油诗的特点是注重押韵,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打油诗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

1927年以后,蒋介石统一全国,但各路御用文人依然我行我素,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以此来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

打油诗的特点是什么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

打油诗的特点是什么?

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打油诗是怎样被发明的?打油诗有什么特点?

打油诗最早出自唐朝民间,因为打油诗对文学知识和格律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百姓也能自创打油诗。这种诗体更加适合普通人,打油诗一般符合两个特点,一是通俗诙谐;二是不拘于平仄韵律,也是百姓们想要表达自己生活态度或者想法的一种方式。

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打油诗究竟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要做比喻的话,在古代诗歌这棵大树上,格律诗就是主干上的繁花,而打油诗则是无法攀比的斜枝上一朵有点丑的小花;或者说,唐诗宋词就像京剧里的大家闺秀,而打油诗则像跑来跑去的调皮的小丫鬟;抑或说,古典诗歌居于诗歌的庙堂,而打油诗则处在诗歌的江湖和民间。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花虽然有点丑,但毕竟它还是花,自有它的香味和颜色;而小丫鬟在一出戏中,也是活泼可爱,姿态动人的;庙堂之上,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民间和江湖,也不可小觑。 打油诗的鼻祖,世皆公认,是中唐民间诗人张打油。

而鼻祖既开先河,又是代表作的,是一首著名的《雪诗》。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 这首诗,用乡言俚语来写下雪,明白如话,但视角很独特,从远及近,由江山、井、黄狗和白狗的变化,描写雪下得很大,机巧而有趣,幽默而传神。之后,这类诗体就被称为“打油诗”了。据传,这位张诗人还有两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一首仍是写下雪,并把它书之于壁,诗云:“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锹的使锹。” 不巧,这诗被一位官员看到,认为,不成体统,下令抓来作诗的人。张打油大概并非学士模样,官员不信他能作诗,命其当堂作诗以证。

当时,安禄山正在围攻南阳,张打油就以南阳被困为题,吟出一首与上诗如出一辙的诗来:“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此诗一出,张打油也得以被释。 由于打油诗不是严格地受格律的限制,信手拈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所以,颇为下里巴人所喜好,从而得以长久流传。

祖师爷之后,也有一些有趣的打油诗留了下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试看,宋陆伯诗的《咏雪》:“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北宋理学家名臣赵抃,号称“铁面御史”,他淡泊功名,毫不恋栈,退隐之后,就以一首打油诗明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表示自由完全回归乡里,成为布衣平民了。 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因哭庙事件被清廷治罪问斩,行刑那天,天降大雪,他触景生情,悲愤地吟出一首绝命诗:“苍天为我报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孝,家家户户珠泪流。”可惜了他正当盛年,满腹才华,却冤死在清朝统治者的刀下,确实值得苍天大地为他戴孝一哭! 传说,纪晓岚与马氏姑娘结婚,众人闹洞房,一直闹到三更仍不肯散去。

新娘见状,吟出二句诗来:“金玉良缘在今朝,诸君莫要再相扰。”纪晓岚闻言,续了下句:“织女正在停梭等,快让牛郎过鹊桥。”众人听完,相视大笑,一哄而散。

民国奉系军阀张宗昌,乃一武夫,粗野无文,但也好作诗。一次天上闪电,他随口就是一首:“忽见天上一忽闪,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想象力挺好,把天上闪电想象成玉皇大帝用火链打火。

粗则粗矣,却让人忍俊不禁。 现代四川武胜有个尹才干,致力于新诗体的探索多年。但观其诗,仍不脱打油诗的窠臼,试看他的《浪》:“一浪一浪又一浪,浪浪撞在石头上;明知前浪折了腰,后浪还要跟着上。”还有《时光叹》:“时光催人老,不比不知晓。

少年在眼前,才觉白发早。” 需要说明的是,有很多人也常常把自己的诗称作“打油诗”。像鲁迅先生说他著名的《自嘲》诗是“闲人打油”,像邵燕祥先生也曾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邵燕祥诗抄·打油诗》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自嘲或者自谦,不可当真就说他们的诗是打油诗。

什么是打油诗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语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后世称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

打油诗虽然不太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一定会是押韵,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组成。打油诗常被用来对社会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也可以作为谜语。扩展资料:唐以来的漫长岁月中,打油诗虽然出现了一些糟粕的东西,但瑕不掩瑜,曾产生了不少内容健康、成情成趣、富有新意的好作品。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群众土壤中,不作无病呻吟,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欢乐与痛苦、喜爱与憎恶、希望与要求,它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打油诗发展过程中,不少文人学士也相继制作了许多好的打油诗,或诙谐戏谑,疾民所话,或欣喜高歌,爱民所爱,同民间无名诗人的打油诗合为一壁,相得益彰,推动了打油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发展和变革。语言俚俗,富于风趣,“油”味横生是打油诗的一个明显特点。打油诗的“油”,在于能引田间地里、街头巷尾的俚语习俗入诗,使诗歌语言表达别开生面,人们读着亲切新鲜,即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听别人诵读,也能很快地领会诗歌大意。

继续浏览:

上一篇:导弹之父是谁?导弹之父是谁

下一篇:番薯是什么?番薯是什么东西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