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剪力墙是什么?剪力墙是什么

剪力墙是什么?剪力墙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17

剪力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力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重力和竖向重力的墙体。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

剪力墙是什么

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易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故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应用楼板分成若干个墙段,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

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 shear wall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它主要用来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担竖向作用;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屋分隔构件。剪力墙结构可建得很高,主要用于12-30层的住宅和旅馆建筑中。它的缺点是空间划分不灵活。剪力墙的计算剪力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其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 7 章和第 10.5.3 条的规定计算,但在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剪力墙各墙肢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应按墙肢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采用,其他部位可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Vw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底部加强部位1)9 度设防烈度(11.7.3-1)且不应小于按公式(11.7.3-2)求得的剪力设计 Vw2)其他情况一级抗震等级Vw=1.6V (11.7.3-2)二级抗震等级Vw=1.4V (11.7.3-3)三级抗震等级Vw=1.2V (11.7.3-4)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2 其他部位Vw=V (11.7.3-5)式中 Mwua———剪力墙底部截面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M———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V———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公式(11.7.3-1)中,Mwua 值可按本规范第 7.3.6 条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第 11.4.4 条有关计算框架柱端 Mcua 值的相同方法确定,但其 γRE 值应取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11.7.4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剪跨比 λ>2.5 时(11.7.4-1)当剪跨比 λ≤2.5 时(11.7.4-2)11.7.5 考虑地震作组合的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7.5)式中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轴向压力设计值中的较小值;当 N>0.2fcbh 时,取 N=0.2fcbh;λ———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 λ=M/(Vh0);当 λ<1.5 时,取 λ=1.5;当 λ>2.2 时,取 λ=2.2;此处,M 为与剪力设计值 V 对应的弯矩设计值;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离小于 h0/2 时,λ 应按距墙底 h0/2 处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计算。

11.7.6 剪力墙在偏心受拉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7.6)当公式(11.7.6)右边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 时,取等于 。式中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轴向拉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11.7.7 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其水平施工缝处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施工缝承受轴向压力时(11.7.7-1)当施工缝承受轴向拉力时(11.7.7-2)式中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水平施工缝处的轴向力设计值;As———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全部竖向钢筋截面面积,包括竖向分布钢筋、附加竖向插筋以及边缘构件(不包括两侧翼墙)纵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

11.7.8 力墙洞口连梁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梁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 7.2 节的规定计算,但在公式的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2 跨高比 l0/h>2.5 的连梁1)连梁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11.7.8-1)2)剪力墙连梁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7.8-2)式中 Vwb———连梁的剪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 11.3.2 条对框架梁的规定计算。注:对跨高比 l0/h≤2.5 的连梁,其抗震受剪截面控制条件、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按专门标准确定;3 对
一.二级抗震等级各类结构中的剪力墙连梁,当跨高比 l0/h≤2.0,且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 200mm 时,除普通箍筋外,宜另设斜向交叉构造钢筋;4 对
一.二级抗震等级筒体结构内筒及核心筒连梁,当其跨高比大于 2 且截面宽度不小于 400mm 时,宜采用斜向交叉暗柱配筋,全部剪力均由暗柱纵向钢筋承担,并应按框架梁构造要求设置箍筋。11.7.9 力墙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剪力墙结构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 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 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16;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墙厚不宜小于层高的 1/1
2.�


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
5.�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 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其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 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1
6.�筒体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不应改变墙体厚度。11.7.10 剪力墙厚度大于 140mm时,其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采用双排钢筋;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600mm,且直径不应小于 6mm。

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墙体中,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11.7.11 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
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0.25%;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 0.2%,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300mm;其直径不应小于 8mm;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11.7.12 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 1/
10.�11.7.13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 N/(fcA)不宜超过表 11.7.13 的限值。

表 11.7.13 墙肢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 度)一级(8 度)二级轴压比限制0.40.50.6注:剪力墙墙肢轴压比 N/(fcA)中的 A 为墙肢截面面积。11.7.14 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表 11.7.14 规定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墙肢应按本规范 11.7.15 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小于表 11.7.14 规定时,宜按本规范第 11.7.16 条的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
一.二级抗震等级落地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两端应按本规范第 11.7.15 条的规定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性,且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3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般部位剪力墙以及
三.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应按本规范 11.7.16 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4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筒中筒结构的内筒,除应符合本条第 1 款和第 3 款的要求外,
一.二级抗震等级筒体角部的边缘构件应按下列要求加强: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墙肢截面高度的 1/4,且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应全部采用箍筋;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围内宜按本规范图 11.7.15 的转角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仍取墙截面高度的 1/
4.�11.7.15 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应符合下列要求(图11.7.15);图 11.7.15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注:图中尺寸单位为 mm。

(a)暗柱;(b)端柱;(c)翼墙;(d)转角墙1—配箍特征值为 λv 的区域;2—配箍特征值为 λv/2 的区域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 lc 及配箍特征值 λv 宜满足表 11.7.15 的要求,箍筋的配置范围及相应的配箍特征值 λv 和 λv/2 的区域如图 11.7.15 所示,其体积配筋率 ρv 应按下式计算:ρv=λvfc/fyv (11.7.15)式中 λv———配筋特征值,对图 11.7.15 中 λv/2 的区域,可计入拉筋。2
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对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分别不应小于图 11.7.15 中阴影部分面积的 1.2%、1.0%;表 11.7.15 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要求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度)一级(8度)二级λv0.20.20.2lc(mm)暗柱0.2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端柱、翼墙或转角墙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0.1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0.1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注:1 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 3 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 2 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2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 lc 除满足表 11.7.15 的要求外,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 300mm;3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或拉筋沿竖向的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100mm,对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150mm;4 hw 为剪力墙肢的长度。11.7.16 剪力墙端部设置的构造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的范围,应按图 11.7.16 采用,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 11.7.16 的要求。

表 11.7.16 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要求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其他部位纵向钢筋最小配筋量箍筋、拉筋纵向钢筋最小配筋量箍筋、拉筋最小直径(mm)沿竖向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沿竖向最大间距(mm)一0.01Ac 和 6 根直径为 16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81000.008Ac 和 6 根直径为 14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8150二0.008Ac 和 6 根直径为 14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81500.006Ac 和 6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8200三0.005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61500.004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6200四0.005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62000.004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6250注:1 Ac 为图 11.7.16 中所示的阴影面积;2 对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 2 倍,转角处宜设置箍筋;3 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满足框架柱配筋要求。11.7.17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 剪力墙周边应设置端柱和梁作为边框,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且应满足框架柱的要求;当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应设置暗梁,其高度可取 2 倍墙厚;2 剪力墙开洞时,应在洞口两侧配置边缘构件,且洞口上、下边缘宜配置构造纵向钢筋。补充: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宜大于80m和60m;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应大于80m和60m。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中筒结构B级高度高层建筑,当外筒框支层以上采用由剪力墙构成的壁式框架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4.2.2-2规定的数值适当降低。

剪力墙是什么?

剪力墙也称为耐震墙,一般用在房屋方面较多,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很大,要比柱子大上许多倍,因此剪力墙可以承担极大部份构造物的水平力,而柱子就承受小部份的水平力,设计了剪力墙则无形中可以减小了柱子的尺寸。剪力墙当然也是承重墙。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剪力墙是建筑的一种竖向承重构件,但其受力方式与柱子是不同的。特点是:①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②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

③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④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⑤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什么是剪力墙?

通非常俗的说:第一,剪力墙不能随便拆除,剪力墙任意拆除会带来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剪力墙之外的一般墙体,如填充墙、轻质隔墙是可以随便拆除。

第三,剪力墙是建筑结构的承重受力构件,它与梁板柱等共同组成建筑物的受力体系填充墙不是承重构件,只起着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四,剪力墙常见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特别是电梯间的墙,还有楼房边角处的较为完整的墙体(即门窗洞口较少),也就是说,10层以下的建筑,一般没有剪力墙第五,生活中,当要在墙上钉铁钉等或者装修的时候钻洞安插座什么的,发现墙很硬很难钻进去,可能那片墙就是剪力墙了。

剪力墙的定义是什么?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水平荷载是剪力墙的主要荷载,它使剪力墙受剪和受弯。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剪力墙往往开有门、窗等孔洞;有些多层、高层房屋的底层需要大开间作门厅、商店、餐厅等时,底层用柱支承,这时称为框支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相当于一个底部固定、顶为自由的竖向放置的悬臂梁。与框架相比,剪力墙的抗侧刚度较大,侧移量较小,所以在多、高层房屋中,常布置剪力墙以提高房屋的抗侧刚度。

剪力墙承受竖向、水平荷载,又起围护、分隔的作用。剪力墙一般按照横向布置,楼板搁置在墙上。高层建筑外墙可采用隔热性能的轻混凝土(陶粒混凝土、膨珠混凝土等)制作成一间一块的预制板;内墙由标号不低于200号的混凝土、大模板或滑膜现浇成墙板。

预制外墙板、现浇内墙板应连成整体、有可靠的连接,以抵抗由于水平力、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影响等产生的各种应力。接缝的抗剪主要靠外墙板侧边的混凝土销键、环筋,接缝的抗拉主要靠外墙板的环筋、内横墙的拉结筋。上下现浇内墙板的连接,采用大模板施工时,上下层间有施工缝,钢筋通过搭接(插筋、弯折等)保持连续。

效能
1. 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即由此而得名(抗震规范定名为抗震墙)。
2. 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
3. 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


4. 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合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灵活性差,一般适用住宅、公寓和旅馆。
5.剪力墙结构的楼盖结构一般采用平板,可以不设梁,所以空间利用比较好,可节约层高。

剪力墙是什么

通非常俗的说:第一,剪力墙不能随便拆除,剪力墙任意拆除会带来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剪力墙 之外的一般墙体,如填充墙、轻质隔墙是可以随便拆除。

第三,剪力墙是建筑结构的承重受力构件,它与梁板柱等共同组成建筑物的受力 体系填充墙不是承重构件,只起着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四,剪力墙常见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特别是电梯间的墙,还有楼房边角处的 较为完整的墙体(即门窗洞口较少),也就是说,10 层以下的建筑,一 般没有剪力墙第五,生活中,当要在墙上钉铁钉等或者装修的时候钻洞安插座什么的,发现 墙很硬很难钻进去,可能那片墙就是剪力墙了。

什么叫剪力墙,为什么叫“剪力”呢,其字意是什么意思?

剪力是构件受到的内力的一种。指一对间隔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因为和剪刀剪开物体的作用原理一致,故而得名。

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扩展资料:
一.特征
1.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
2.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
3.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
4.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
5.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二.适用范围
1.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适用于需要有局部大空间的建筑,这时在局部大空间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同时又可用剪力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要求。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Ⅰ、Ⅱ、Ⅲ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不应小于0.20%;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②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纵向及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2.普通剪力墙结构:全部由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


3.框支剪力墙结构:当剪力墙结构的底部需要有大空间,剪力墙无法全部落地时,就需要采用底部框支剪力墙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继续浏览:

上一篇:身份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身份证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的

下一篇:八大山人指的是谁?八大山人是指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