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哪年建成?黄鹤楼哪一年建成
黄鹤楼1985年建成。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现已成为武汉市地标建筑。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它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外观五层,内部实际有九层,隐含九五至尊之意,八方飞檐的鹤翼造型体现了黄鹤楼的独特文化,使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意蕴完美结合。
请问:黄鹤楼是哪一年建造的?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吴主孙权处于军事目的,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
往事越千年,黄鹤楼时毁时建、时隐时现,历经战火硝烟,沧海桑田,仅明、清两代黄鹤楼分别七建七毁。公元1884年,清代的最后一座楼阁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百年后,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楼阁横空出世,正可谓千古风云传盛事,三楚江山独此楼。扩展资料黄鹤楼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素来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哪一年建成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当时吴主孙权出于军事目的,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而后兵火频繁,黄鹤楼毁于公元1884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现存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的。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1981年10月,重建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
武汉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历代屡修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于1985年重建的。黄鹤新楼共五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
整个楼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上,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扩展资料:黄鹤楼历史沿袭1.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2.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3.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4.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
5.1981年10月武汉市政府决定根据历史资料重建黄鹤楼。
6.1985年6月落成,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黄鹤楼是什么时候建的?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1][2]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黄鹤楼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黄鹤楼是哪一年建成的 黄鹤楼简介
1.现存的黄鹤楼是在1985年建成的,1981年10月开始动工。新建的黄鹤楼和长江大桥、晴川饭店交相辉映,恢复了原来的特色,但比旧楼更加宏伟。
2.黄鹤楼最早建于公元223年,属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建黄鹤楼的目的是作为瞭望守戍的哨楼,但随着江夏地区的发展,黄鹤楼的军事作用衰退,再加上周围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逐渐成了观赏楼。
3.关于黄鹤楼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这附近有一个姓辛的妇人开了一家酒馆,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人来到店里,辛氏没有嫌弃他,反而奉上美酒,老道人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便飘然离去,客人拍拍手,墙上的黄鹤便翩翩起舞,于是酒馆吸引了很多客人前来。十多年后,这位道人又来到这家酒店,他骑在黄鹤背上乘着云飞上了天。辛氏为了感谢道人,就在这里建了一座楼,命名为“黄鹤楼”。
黄鹤楼建于哪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 修。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