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大雁塔在哪里?大雁塔在哪里

大雁塔在哪里?大雁塔在哪里

最佳回答2022-11-17

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路南段11号大慈恩寺内。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4.2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

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之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在哪里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已经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在哪里哪个城市?

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六十四米,底层边长25米。

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于今的标志之一。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而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砖仿木结构,成为可登临的楼阁式塔。

大雁塔在哪里

大雁塔位于Xi安。大雁塔位于陕西省Xi市雁塔区大雁塔街东方广场路3号。

它最初有五层,后来盖到了九层,然后楼层和高度都换了几次。最后定为七层宝塔,高64.517米,底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唐代现存最早、最大的砖塔,是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佛塔随佛教传入中原,融入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的五次重建第一次:大雁塔最初的建筑设计模仿了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拜佛塔——大雁塔(Dajue Pagoda),共五层,高60米。第二次:后来,唐高宗李志觉得这座印度风格的建筑与长安的整体建筑风格不协调,于是进行了重修,并将大雁塔加高至第9层。第三次:长安年间(701-704),朝廷第三次修建大雁塔。

武则天打破了唐朝已经形成的奇数层的惯例,将大雁塔上升到了10层的偶数层。(另一方面,武则天和贵族们捐资在原址重建,新建了一座七层青砖塔。)第四次:五代后长兴二年(931),后唐第四次重修大雁塔,又恢复到第七层。

后来,Xi安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掉了下来,塔被震碎了。第五次: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雁塔进行了第五次修缮,这是一次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在保持唐代塔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外部完全覆盖了60厘米厚的覆层。

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就是今天看到的大雁塔。

世界文化遗产——大雁塔,在哪里呢?在哪个城市呢?

对于西安这座城市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以及发展非常快速的城市之一,西安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历史文化了,西安的大唐文化一直吸引着很多人,凭借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西安的旅游业发展非常火热。在西安有着很多古建筑不仅开发成为了景点,还是当地独特的地标建筑,其中大雁塔就是这样的古建筑。

大雁塔它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大慈恩寺内,哪座城市很明显了,大雁塔又被称之为“慈恩寺塔”,在西安不仅有大雁塔,还有小雁塔,这两座塔知名度都很高而且都备受游客们的喜爱。现如今大家看到的大雁塔通高是64.517米,底层边长是25.5米。其实大雁塔最初的模样并非如此,据悉在历史上大雁塔一共被改建了五次,第一次修建的时候大雁塔是五层高,后来又被加高,又被削减,直到在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雁塔第五次修葺,这就是现如今大家看到的大雁塔了。其实现如今大家来看大雁塔真正的塔本身除了拥有历史痕迹以及典故之外,大多游客只是当地标或者景观,一扫而过。

不过衔围绕着大雁塔,在其周边开发了广场等场所,游客在大雁塔广场周边可以看到美丽的灯光一些品尝到很多独特的美味小吃,带动了周边的旅游经济。在大雁塔北广场附近还会有壮观的喷泉表演,加上灯光映衬,显得格外美丽。据悉大雁塔北广场拥有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它还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此外还有其它诸多纪录。

如今的大雁塔是我国的5A级景点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去西安打卡不要忘记这个地方。

大慈恩寺内大雁塔是哪里的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


1.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
2.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


3.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图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

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

大雁塔在哪里啊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

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西院浮屠(塔的意思)。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砖砌,土心,后来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公元704年唐武则天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为单数层的惯例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候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公元1604年,明万历23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

塔基边长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边长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唐塔之外。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都是由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两通名碑。西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说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

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气势恢宏的唐代著名古塔。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据史书记载,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祈求阴福所造,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附近环绕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风景秀丽迷人。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硷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

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的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可见他们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了。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毁掉了珍贵的题壁。到了慈恩寺,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这里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河南偃师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他于公元 628年自长�。

西安大雁塔简介

大雁塔(wildgoosepagoda),原名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西安市慈恩寺内。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名称由来:大雁塔,真的与雁有关吗?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建筑概况: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

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

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继续浏览:

上一篇:麦饭石是什么?请问麦饭石是什么材料

下一篇:牛有几个胃?牛有几个胃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