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什么食品中?黄曲霉素都在哪些食物中存在
日常生活中易被黄曲霉污染的食物包括玉米、花生、小麦、坚果,还有动物内脏及咸鱼等。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在黄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黄曲霉毒素的菌株。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产毒素的黄曲霉菌很容易在水分含量较高(水分含量低于12%则不能繁殖) 的禾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寄生繁殖和产生毒素,使其发霉变质,人们通过误食这些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又经消化道吸收毒素进入人体而中毒。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什么食物中?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腐烂的粮食及有机物中。黄曲霉是一种腐生真菌,多见于腐烂的粮食及有机物中。
家中常备的花生、核桃、玉米、奶制品等食品,以及调味品、食用油等烹调用品过期后也会释放黄曲霉毒素。扩展资料黄曲霉菌生长条件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最基本条件是产毒真菌的存在。经过大量实验证明,能产生AF的真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而黄曲霉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区的比较常见的腐生菌,适宜的条件是它产生毒素的温床。影响曲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有很多,与食品关系密切的主要有水分、温度、食品基质、通风条件等。黄曲霉素都在哪些食物中存在?:-)
黄曲霉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它最“喜欢”花生、大米、玉米之类的食物。黄曲霉素在动物性食品,如肝脏、咸鱼、奶和奶制品中也比较常见。
在日常生活中,黄曲霉容易“藏身”在长期未得到彻底清洁的冰箱中和潮湿、阴暗、温度较高的地方。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长了黄曲霉,也未必就会产生毒素,而且也并非所有黄曲霉菌株都能产生毒素。识别黄曲霉素以易滋生黄曲霉素的谷物为例,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吃这类食物前,需要对其进行鉴别,根据它们是否发霉、变色、变质,来识别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非常耐热,家庭的烹饪温度一般无法破坏它的结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高温加热,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紫外线、微波可以破坏黄曲霉素的结构,所以通过曝晒或者微波加热,有助于去除粮食中的黄曲霉素,以降低其毒性。食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是不会引发黄曲霉素急性中毒的。若不小心误食,出现了中毒症状,则需根据临床情况来进行救治。
如果少量误食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反应,可以通过催吐、多饮水、适当饮用牛奶的方法,使其尽快从体内排出。如果中毒症状较为明显,则必须及时送医,以免病情恶化。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什么食物中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类中,比如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大米等。另外霉变的花生、大豆,也较常出现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较强,毒性大于有机农药,属于一类致癌物。黄曲霉素是致癌物,它主要存在于什么食物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黄曲霉素这个词,黄曲霉素是会致癌的物质,有剧毒。如果人体里面有一毫克以上的黄曲霉素就会引发癌症。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一.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什么食物中
1.黄曲霉素经常会出现在发霉的五谷杂粮中。例如玉米,花生,大米,莲子,以及其他的豆制品,劣质的花生油和豆油。这些食物如果长时间没有使用而导致发霉的话,就可能会出现黄曲霉素,人吃了之后对健康就会有所影响。
2.存在于粮油制品里面。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花生油,菜籽油和玉米油,如果在榨成油之前的原料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的话,选用了霉变的玉米花生或者菜籽,就可能会导致吃了食用油之后出现黄曲霉素感染的现象。
3.竹筷子或者木筷子。
如果家里面的筷子长时间没有使用发霉了的话,或者出现变色破损毛刺的现象,就可能会在这些缝隙中聚集细菌,导致出现致命的黄曲霉素。而且如果这些竹筷子或者木筷子发霉了的话,就算是清洗也很难将毒素清除干净,如果没有及时的消毒,导致这些筷子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的话,就会让霉菌大量的繁殖,从而出现产生黄曲霉毒素。
4.奶制品。
因为奶牛的主要饲料就是玉米小麦和谷物,如果奶油的饲料里面毒素超标的话,奶牛挤出来的牛奶也会含有毒素,人喝了有毒素的牛奶和奶制品之后,就会出现黄曲霉素中毒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小孩子真的抵抗力比较弱,家长在给孩子选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二.结语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不要吃发霉的食物,不要为了节俭而损害自己的健康。
平时也尽量少吃烟熏食物或者腌制的食物,不要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哪些食物易含黄曲霉毒素?
1. 花生等坚果类食品。黄曲霉毒素在花生,核桃,瓜子等坚果类食物中含量很高,一般发霉的花生瓜子最好不要食用,因为其中就很有可能含量黄曲霉毒素。
3. 大米等粮食作物。黄曲霉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是粮粒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粮粒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所以一定要保持储凉环境的干燥,在食用前仔细挑选,排除霉变颗粒。
4. 牛奶等奶制品。
奶牛食用了黄曲霉毒素过量的农作物,使得一小部分毒素被转入奶牛的牛奶中,使其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所以一般会食用农作物为饲料的奶牛产出来的奶都可能会有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什么食物中
黄曲霉素是国际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其毒性和致癌性很强。黄曲霉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黄曲霉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蔬菜、肉类也能被其污染。
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及加工产品、干鲜果品、调味品、烟草、乳及乳制品、肉类、鱼虾类和动物饲料中均能检出黄曲霉素,花生和玉米最容易污染。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发现食物霉变一定不能食用,以免出现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什么食物中?
黄曲霉毒素常见于霉变的干果、坚果和谷物等食品中。黄曲霉素污染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玉米中。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黄曲霉毒素常见于霉变的干果、坚果和谷物等食品中。黄曲霉素污染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玉米中。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
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
1960年首次于英国伦敦郊区“火鸡X病”(当时不清楚病因,故以此命名)的发生导致了AF(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AF是一类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真菌次级代谢物,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类霉菌毒素。
黄曲霉素的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当微量持续摄人,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
黄曲霉常出现在什么食物上?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
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主要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素污染过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
例如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在干果类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椒中,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曾发现过黄曲霉素。 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的农作物之一,黄曲霉毒素对花生具有极高的亲和性。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不仅发生在花生的种植过程(包括开花、盛花、饱果、成熟、收获)中,而且在加工过程(包括原料收购、干燥、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
1.b
2.g
1.g2,其中b1的毒性最强和产毒量最大。为确保花生的食品安全,各国制定了严格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如欧盟规定直接用于食用和直接用于食品原料的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为2微克/公斤,b1+b2+g1+g2的最高限量为4微克/公斤。日本规定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为10微克/公斤。
黄曲霉菌产毒要求的温度为12℃~42℃,最适温度为25.7℃~32℃。黄曲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黄曲霉菌污染越严重。 储存时间越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程度越高。 赤拟谷盗、谷蛾、粉虫甲等是花生的主要仓储害虫,它们能造成花生损伤,导致黄曲霉菌的侵入、生长。
黄曲霉菌是喜氧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黄曲霉菌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都受到抑制。 为健康学会挑花生油 节假日里,人们容易陷入美食的包围圈,这个时候我们更加应该注意膳食平衡,给自己的身体补充必要的能量,而含有丰富营养的花生和花生制品花生油等,无疑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不过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食用花生油这种花生制品作为对自身健康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有力支持,那么并不是市场上销售的每一种花生油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不能起到给身体添活力的作用,甚至还会有损健康。
我们在挑选花生油的时候,除了要认准正规厂商生产的产品外,还要懂得判断。
哪些食品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类:
1.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中,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
3. 含油脂高的食品里面比较容易出现和利于黄曲霉菌的生长繁殖、分泌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以下哪些食品
题中的“以下”指哪些?题主没有列明……
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核桃、含油丰富的食物以及各种霉变的各类食物
黄曲霉常见腐生真菌。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存,容易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副产品,比如花生油的黄曲霉素含量就是影响花生油质量的重要问题,目前除了鲁花通过自主研发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黄曲霉素去除技术,可使油品在检测中没有检出黄曲霉素外,其他的花生油,特别是土榨油都或多或少的含有黄曲霉素。导致霉变的菌种里就包含黄曲霉。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什么食品中?
黄曲毒素(aflatoxin),也称作黄曲霉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癌物质。加热至280℃以上才开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热不易破坏其结构。
食米储存不当,极容易发霉变黄,产生黄曲毒素。黄曲毒素与肝癌有密切关系,还会引起组织失血、厌食等症状。1960年在英国发生了因喂食黄曲毒素花生粕而导致大批火鸡暴毙事件。警惕黄曲毒素的危害,要注意剔除霉变的食物颗粒,还可采用以水淘洗的办法进一步净化易沾染的食物中的霉菌。当然,用高温烧、炸至280℃以上也可以达到分解毒素和去除污染的效果。
什么食物中易有黄曲霉菌
这个病麻烦是麻烦但是还是可以治好的,需要找对办法,我之前吃了不少亏,还好现在治好了。我在医院没少花钱,没效果就找其他方法了。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哪里?
有些食品由于存放不当会发生霉变,凡是霉变的食品都有可能存在黄曲霉素。霉菌易在粮食、油类及其制品和坚果上生长,如花生、棉籽等,干果类中的核桃、杏仁、榛子,奶制品、干咸鱼、海米、干辣椒、干萝卜条等,其中花生及其制品黄曲霉素的含量最高。
黄曲霉素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280℃以上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它对热不敏感,100℃/20小时也不能将其黄曲霉素完全去除。为了防止产生黄曲霉素,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尽可能不囤积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期,尽可能在保存期内食用。生活中可改用茶树油、橄榄油等不易产生黄曲霉素的植物油。此外,不吃霉坏、皱皮、变色的食品。发霉的中划药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不宜再吃。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
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
,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