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的句子有哪些?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生活需要善良,这样你就会发现,善良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依恋与呵护。
2、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寒冷的冬夜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他人;用自己的爱心帮助着他人;用自己的善良感动着他人。
3、李立不但有一副酷似济公的外形,更重要的是他还像济公一样,整天乐悠悠地爱管闲事。

4、择善是火,点燃生命的灯;择善是灯,照亮生命的路,迎你走向黎明。
5、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
6、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善良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

7、善良真的是很珍贵、很脆弱的,像我如此善良的人,那一瞬间竟企图失去善良。
8、善良是职责,要用一生去完成。善良是鲜花,要用清水去浇灌。善良是烛光,要用心火去点燃。善良是珍珠,要用道德去购买。
9、善良的人最美丽,也最快乐,最幸福。能善良的活着,是一种福分,能善良着死去,是一种享受。人本善良,为什么要舍弃这种自然而然的美丽呢。
关于善心的名言名句
关于善心的名言名句汇总如下
1.善,即修身律己,即心想他人。
2.真行善者,当不求名,当暗处行。
4.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5.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6.向善之人易得福。
7.念念行善终不悔,终有一日花开时。
8.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9.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10.以善为镜,可知其品性。1
1.上士忘善,中士行善,下士伪善。1
2.静坐收心,日久便可知自家善恶。
1
3.天不可无日月,人不可无善德。1
4.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1
5.用心为善,无处不善。
1
6.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1
7.锄一恶,长十善。1
8.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1
9.无伐善,无施劳。
20、为富不仁,行善则不富。2
1.善行自恒久中彰,仁德自隐忍中大。2
2.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2
3.善说不如善做,善始不如善终。
2
4.君子以善立身,小人以恶亡身。2
5.读书贵在疑,行善贵在久。2
6.一言之善,重于千金。2
7.善书久读,自得受用。
2
8.慧眼善行,方可众望所归。2
9.求名求利之善行,日久必显其害。30、善可生利,利可泽民。
3
1.助人一时在财,助人一世在书。3
2.以情恕人,以理律己,以善助人。3
3.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3
4.观人行善之后而议得失,只增是非。3
5.临难为善,尤为可贵。3
6.饶舌的人多虚妄。3
7.善恶不可以同道。
3
8.育人之道是使行善成为习惯。3
9.先天下之先为善,乃智者也。
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的《庄子杂篇·渔父》译文:没有精心诚意,就不能感动人。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凡事就怕一个“诚”字,无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做到真诚恭敬,没有做不好的。
3.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出自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的《庄子.列御寇》译文:施恩惠于别人,却总惦记着人家的回报,这样的善心善行只不过是交易罢了,和上天恩泽万物却无欲无求的境界比起来,已经是两码事了。扩展资料其它善心的名言警句:
1.良人者良其心也,贵人者贵其心也。
——战国时期尸佼译文:所谓善良的人是指他的心地善良;所谓高贵的人是说他的品质高贵。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译文: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3.我愿证明,凡是善良与行为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译文:有这些品德的人可以与你同患难。
4.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译文:有善良的心地就像有黄金一样珍贵。
关于善心的诗句
1. 与“善心”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2.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4.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5.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____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6.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____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7.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____陈寿《隆中对》 8.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 9.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10.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1.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____杜甫《端午日赐衣》 12.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____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4.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____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15.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____王逊《西夏重阳》 2. 关于善意的句子有哪些
1.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2.一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很凶地把小羊赶跑了。 摄影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
3.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4.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
5.善良和爱都是免费的。
6.这世界是一面镜子,有好人就会有坏人、有善良就会有邪恶,所以命运也只不过是来回穿梭于镜的两面罢了。
7.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
8.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
9.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10.无言的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 1
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
2.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1
3.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1
4.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1
5.没有善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 3. 与“善心”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____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____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____陈寿《隆中对》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____杜甫《端午日赐衣》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____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____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____王逊《西夏重阳》。 4. 关于有善心做善事的古诗有哪些
1.《入如来禅》 明代:朱元璋 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 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
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
适合发朋友圈的善良的句子有哪些?
关于适合发朋友圈的善良的句子导语:善良,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性,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素养,更应该是一个人延续生命的力量。它会让我们的心情更轻松,让我们的身边更加和谐,让我们时刻享受到做人的乐趣。
(作者:莎士比亚)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作者:杨万里)善良的心就是太阳。(作者:雨果)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作者:莎士比亚)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作者:罗素)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作者:贝多芬)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作者:卢梭)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作者:曾子)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作者:托尔斯泰)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作者:卢梭)无伐善,无施劳。
(作者:孔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者:陈寿)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作者:巴尔扎克)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作者:莎士比亚)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作者:鲁迅)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作者:卢梭)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作者:列宁)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作者:培根)如果你想要过的快活,想要祷告上帝,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作者:歌德)
二.奉献篇
1.心存善良的人,他(她)的言语,他(她)的举动会像绵绵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会像柔柔的春风般温暖人的心灵,他们会带给人们一个让人感觉享受的水墨丹青的世界,当我们走进他们构筑的天地,我们一定会发现那里美丽,清朗,无染。
2.善良,一个很普遍的词,经常被人称道,因为我们面对善良可以不设防,袒露胸襟即使鲁莽,也能得到理解,直率无忌即使过头,也能得到原谅。
与善良对话不需要拐弯抹角闪烁其辞,与善良共事不需要多个心眼反留一手。
3.钱可以兴德,也可以败德。如果我们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存在许多比金钱高尚得多,也珍贵得多的东西。
4.善良有时候是把刀,因为利刃向内,所以伤害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盲目的善良等于罪恶。
5.善良是一种美德,善良是一种远见,善良是一种自信,善良是一种精神力量,善良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善良是一种文化,善良是一种快乐,善良一种乐观。
6.善良的心肠比美丽的外衣更加重要,纯洁的灵魂比成套的高级家具更加可贵,勤劳的双手比金钱和地位更有价值。
7.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8.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人的感悟和研究的结晶,必有其可取之处。
善良的本能赋予更多人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时刻在提醒人们万事善为先。善良的本质,就是要让我们更多的享受到善良带给每个人的快乐,体验生命的美丽。
9.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我觉得能容忍我这脾气这性格而愿意继续跟我交往的人,他们都很善良。
10.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
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三.崇高篇
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生命。拥有了一颗赤城的心,便拥有了朋友;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便拥有了友爱。
2.爱与罚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爱温暖人心,使他有力量,善良,富有同情心。
爱是一切善良、崇高、坚强、温暖和光明事物的创造者。
3.人一定要有五样东西: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两侧外泄的霸气、刻进命里的坚强!
4.有时候生活的曲折会让我们感觉到手足无措,但也会发现许多的烦恼似曾相识。在命运里,我们既然不是为烦恼买单,当然也不是依靠善良赎身。
而是时刻调整好心态,与周围的人海友好相待。
5.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
关于善良的正能量句子
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无论是哪个季节,寒冷或是炎热,飘雪或是飞雨,人间都有它美丽的一面。
2.正如中国有句俗话说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无论是否信仰佛教,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深深地流传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之上,尤其是观世音菩萨,更是在百姓之间广为赞美传颂。而她能够如此经久不息甚至远播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正是因为观音菩萨循声救苦的慈悲之心。
3.谁也不能否认,善良是一种美好,就如人们只要想起观音菩萨,脑海就会浮现菩萨宁静美丽的脸庞,内心就会充满宁静安详,这就是美好的善良带来的力量。只要是善良的人,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不需要艳美的衣裳,不需要显赫的权位,善良所散发的光芒足以让世间的一切显得暗淡无光。
善良,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淳朴最原始最纯洁的美好品质。
4.但是,善良不是菩萨专有的品质,善良是一种责任。善良,与财富无关,与容貌无关,与地位无关,与身份无关,与老少无关,善良是每个人不能推卸的责任。
赡养老人,抚育幼小,帮助弱势,关心他人,这些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5.善良也是一种义务。当有人需要我们帮助,而我们也有能力时,此时的伸手相助是一种义务,不分亲疏,不分老少,也不分职业。
一个老年的乞讨者尚且能够第一时间扔掉自己的乞讨饭碗去扶起摔倒的老太,我们许多既年轻又健康的人们,面对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更应该是义不容辞,该出手时就出手,不需要害怕会给自己带来任何麻烦,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一腔真诚,我们就坦然地面对践行善良之后会遇到的一切,无论是祸还是福,对善良永不言弃。
6.善良还是一种尊敬。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如果言行违背了善良,就是违背了自我。即使是看上去恶贯满盈的人,他的内心缝隙处也有善良的光芒,无论是怎样的人,都会在某一天为自己曾经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感到内疚。所以,相信善良并坚守善良,是对自己生命乃至一切生命的一种尊重和敬畏。如果,你伤害他人一定会同时伤害到自己,而爱护帮助其他生命也就是对自己的生命真正的维护。
7.善良是一种修养。不要把善良推给别人,也不要以别人的冷漠作为自己放弃善良的理由,善良是一种自我的修养。也许,为了践行善良,我们需要放弃某些自身的利益,需要自己物质或精神上的某些付出,需要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奉献,而这些都正是一种自我精神上的升华。生活中,多些温和,多些宽容,多些笑容,一个人内心的修养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魅力。
8.善良是一种信念。《浮士德》中说,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当我们在痛苦中难以解脱时,当我们在烦恼中纠缠不休时,当我们在人生的路口迷茫徘徊时,相信善良的力量,相信善良是引领我们走出迷雾的导航。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以善良为信念,以善良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坚持善良的底线,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那么,相信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会偏离人生的坐标,都不会给他人带去伤害,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遗憾。
9.善良是一种快乐。人生的快乐,更多的是在付出中,而不是在得到中,一味地索求往往给自己带来诸多烦恼。因为善良,所以不曾伤害过他人,那么也就从未伤害过自己;因为善良,所以远离了仇恨,远离了纷争,远离了痛苦,因而生活中感受更多的是快乐;因为善良,我们懂得奉献,乐于助人,而我们也在奉献中收获了心灵的充实和纯净。
善良,是生命的方向,也是心灵的归宿。
10.善良是一种希望。也许,我们经历过许多的风霜,我们也看过很多社会灰暗的一面,于是,聪明的人学会了用冷漠来自我保护,把善良看作笨傻,对于道义如弃敝履,任由他人于困苦中冷眼相看。
而这样冷漠的心,不仅给世界带来的是寒冷,给自己也带来了孤独与脆弱,让自己的心地荒芜成一片沙漠。 1
1.世界需要的不是冷漠,更不是伤害,世界需要阳光,需要温暖,需要善良,善良,是人心的坐标,是社会的脊梁,是世界的希望。 1
3.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即使是烽火连天的年代,即使是战火纷飞的岁月,人间的善良从来也无法磨灭。无论是将王帝相,还是才子佳人,或者平民百姓,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朱颜变尽,但是,流淌不息的是一颗颗的丹心对人间的包容,对世界的热爱。
那些人性中的宽容和善良无论经历多少的风霜,经历多么久远的岁月,一如天际的明月,亘古清凉皎洁。 善良是人生的正能量句子
1.谁也不能否认,善良是一种美好,就如人们只要想起观音菩萨,脑海就会浮现菩萨宁静美丽的脸庞,内心就会充满宁静安详,这就是美好的善良带来的力量。只要是善良的人,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不需要艳美的衣裳,不需要显赫的权位,善良所散发的光芒足以让世间的一切显得暗淡无光。
善良,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淳朴最原始最纯洁的美好品质。
2.但是,善良不是菩萨专有的品质,善良是一种责任。善良,与财富无关,与容貌无关,与地位无关,与身份无关,与老少无关,善良是每个人不能推卸的责任。赡养老人,抚育幼小,帮助弱势,关心他人,这些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3.善良也是一种义务。当有人需要我们帮助,而我们也有能力时,此时的伸手相助是一种义务,不分亲疏,不分老少,也不分职业。一个老年的乞讨者尚且能够第一时间扔掉自己的乞讨饭碗去扶起摔倒的老太,我们许多既年轻又健康的人们,面对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更应该是义不容辞,该出手时就出手,不需要害怕会给自己带来任何麻烦,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一腔真诚,我们就坦然地面对践行善良之后会遇到的一切,无论是祸还是福,对善良永不言弃。
4.善良还是一种尊敬。人之初,性本善。善良�。
有善心,做善事的古训与格言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表达善意的句子
1.打动人最好的2113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
2.懂得欣赏是一种美德。
4.对于我们的眼睛,5261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5.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6.如果我们拥有勇气和平静的思想,我们即便坐在自己的棺木上犹能欣4102赏风景,在饥寒交迫时犹能歌唱。
7.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别人的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
8.善于欣赏别人,不仅是一种聪明,更是一种智慧。
9.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1653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
10.欣赏别人的谈吐,会专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会开阔我们的心胸;欣赏别人的善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
欣赏别人其实是少一属点挑剔,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仰视,少一点鄙夷。欣赏多一点,矛盾和误解定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才会更近一点。
善良的人生哲理的话语
关于善良的句子
1.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传递,本来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举动。可是,为何有时爱心变成了奢望,善良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呢?反到倒是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在危难时伸出一双手,在渴望慰籍时掏出了一颗心。
2.善良是一种传递。用言行把善传递给别人,让人感受并且放大,是最大的善。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身上保有父母的心性特点,使我有怜悯之心,有关爱之情,有体谅情怀,有奉献精神,有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风范等等。这种善的本性,不仅让自己在物欲纷繁里不沉沦,也常让自己在生活里得到奉献与助人的乐趣。
3.善良,一个很普遍的词,经常被人称道,因为我们面对善良可以不设防,袒露胸襟即使鲁莽,也能得到理解,直率无忌即使过头,也能得到原谅。与善良对话不需要拐弯抹角闪烁其辞,与善良共事不需要多个心眼反留一手。
有关描述善心善举的诗词句
古代中国的慈善,无论是官方的慈善还是非官方的慈善,施善主体各有其特有的慈善动机,它们是善心的特殊体现,既是慈善义举(善举)的精神根源,又是慈善行为延续的保证。 作为官方的慈善形式,施善主体为国家政府,其慈善动力源于“民为邦本”的仁政理念,以安定社会为目的。
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即是此义。此种思想为儒家所承继。孔子推崇“仁”德,其中就有“惠民”举措。孟子推崇“仁政”,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所谓“仁政”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反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何以如此,乃是行“仁政”关系到能否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用孟子的话就是“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⑨孟子甚至进一步得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⑩这是“民为邦本”的极致表达。
儒家所推崇的“大同之世”理想,就包含有“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1)的慈善内容。历代统治者在灾荒之年注重救济灾民,扶危济困,建立“社仓”、“义仓”以稳定粮食市场,帮助灾民度过灾年,前文所述种种官方慈善形式无不出乎“民为邦本”和“行仁政”的考虑。 民间慈善形式主要有非宗教和宗教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是以亲缘、族缘、乡缘为纽带的人际亲情。譬如范仲淹创设的义庄制度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族慈善形式,其慈善惠及的范围主要限于范氏家族内的族人。明清以后,民间慈善发展到以绅商为主体成立各种民间慈善组织,慈善所及范围已有突破亲缘和族缘等人际亲情的模式,更多是基于“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观念,慈善救济对象大有扩张。这种民间慈善的动力根源是儒家“仁者,爱人”的观念及其延伸,所谓“亲亲而仁民”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观念即为此。
其内在动力是“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仁之端”,乃出于人心自然流露,全无任何功利意识。它是一种纯粹的对于人之同类命运的同情关怀,其行为所发亦是自然而然,全无功利念头。 宗教类型的民间慈善形式,佛教和道教都有相当的影响,佛教尤甚。
佛教的布施慈善、普度众生是基于众生皆有佛性的“佛缘”。民间的亲缘(包括族缘、乡缘、)和佛教的佛缘的对象在空间上不同,佛教的佛缘是天下众生,是普遍的;而亲缘是特殊的。在中国古代,这两种“缘”相互补充,因而既可以救济族内的贫困者,也可以救济陌生人、路人。可以说,基于亲缘和佛缘的道德意识是中国古代民间慈善的基本动力机制。
佛教慈善的动力源于佛教的“因果报应”和“业报轮回”,一个人的祸福果报是由他本人的“业”的染净、善恶决定的。《妙法圣念处经》卷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按照佛教理论,行善业,得善报,即佛教所谓善得福报的“福田”观念。
《大正藏经》八十五卷《像法诀疑经》说:“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行不善业,得恶报,来世堕入畜牲、饿鬼道,下地狱受尽煎熬。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中的“天”具有赏善罚恶的意志结合,如《尚书·商书·伊训篇》所言:“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2)也即所谓“福因慈善得,祸向奸巧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佛教的“因果报应”相结合,就成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非常重要的动力机制。道教亦有类似的积善修德和因果报应相结合的思想,主张行善成仙。
葛洪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言,愍人之苦,赈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行善成仙甚至具体到行善数量与成仙级别挂钩。“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且须连续立善,如成天仙,“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千善,乃复更起善数耳”,“积善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
(13)无论是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观念,还是道教的行善成仙的诱导,事实上都成为宗教慈善的内在动力机制。 客观地说,宗教的慈善动机似乎并非那么纯粹,要么出于修行,要么为了成仙。但慈善行为本身却并非希望受惠者回报于己。就此而言,此种慈善动机并非主体现实的功利目的,而是源自对超验力量的敬畏。
上一篇:注塑机是干什么用的呢?注塑机用途
下一篇:黑匣子是啥东西?黑匣子是什么东西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