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变化过程
月亮的变化过程是什么?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
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
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 360 / 389.11 = 27.32天。扩展资料:产生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亮面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月亮是如何变化的

地球和月亮是一个天体系统,叫做地月系。月亮在绕地球旋转的时候,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当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这时候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人们整夜看不见它,这就叫朔(也叫新月)。
新月过后两三天,月亮沿着轨道慢慢地转过来,太阳光逐渐照亮它向着地球的这半球的边缘部分,于是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钩弯弯的月牙了。这时的月相叫做弯月(也叫蛾眉月)。这以后,月亮继续转过来,它向着地球的这半球,一天比一天多地照到了太阳光,于是弯弯的月牙也就一天比一天地“胖”起来。等到第七八天,月亮向着地球的这半球,有一半照到了太阳光,于是我们在晚上就看到半个烧饼似的月亮,这就是上弦月。
这以后,月亮渐渐转到太阳相对的一面去,它向着地球的半回,受光面积越变越大。当地球处在月亮和太阳之间的时候,月凫的受光部分完全面向地球,我们就看到一个像银盘似的滚圆的月亮,这就是满月,又叫望月。满月照射的时间只有一两天。
以后,月亮的位置继续移动,面向地球的受光部分慢慢变小,先变成凸月,又变成半圆形的月亮,这就是下弦月。这以后,月亮又渐渐地“瘦”下去,又变成弯弯的蛾眉月。再过一两天,月亮又完全看不见了。
月亮的变化过程

有个口诀 上弦月 上半月 上半夜 西半天 下弦月 下半月 下半夜 东半天. 关于月相的变化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亮的变化过程写一段话

初三和初四的时候,月相变成了娥眉月,月亮的外形就像一个少女弯弯的眉毛。初一的时候,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
初三和初四的时候,月相变成了娥眉月,月亮的外形就像一个少女弯弯的眉毛。
初七初八,月相是上弦月,凸面向西,好像一个被吃一大半的月饼一样。十五十六十七的时候,月相是满月,也叫“望”,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好像一个玉盘,这时,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一直凝望着那月亮,好像真的看见了月亮上有一颗桂树,树下还有一只兔子。还有美丽善良的嫦娥在月亮上凝望着我们。
我还想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月,玉兔捣药等故事。接着,二十二和二十三,月亮变成了下弦月,形状和上弦月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凸面向东。又过了四五天,月相又变成了峨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叫“残月”。
我还发现,遇到阴天、多云或者雨天的时候,也是看不到月亮的。
上一篇:阿q正传人物形象分析
下一篇:交通安全主题班会内容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