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频繁低烧不退怎么办
宝宝发低烧总是不退怎么办

1.尽早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期。2.严遵医嘱,不要胡乱给孩子喂药或用一些土方子来退烧。
3.在病情可控或明了的情况下,可使用物理退烧。
在此介绍几种物理退烧法: a.多喝水:多给孩子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于所有发热的宝宝。输液之所以被大多数家长认为效果好,和静脉 补充体液有很大关系。一些孩子发热的时候由于嗓子不舒服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喝水,这个时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可以选择各种果汁饮料,当然最好的还是白开水。b.温水擦身:用温水擦拭全身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
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 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处。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温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c.降低环境温度:孩子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交换,环境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退热,最好的环境温度是20℃~24℃(根据季节不同),有利于体温缓 慢下降。对于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孩子发热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战,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在 上升期,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d.使用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冰敷由于太冷,可能会引起孩子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的患儿更不能用冰敷。
e.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一般都不建议采用。f.多排泄: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种很好的带走体内热量的方法,其实大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低烧不退怎么办

您好,孩子反复低烧,可以给予退热药口服,像小儿酚黄那敏,美林药物,同时配合物理方法进行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同时需要卧床休息,吃容易消化的饮食,多喝水防止体内水份失衡。
祝宝宝身体早日康复。
宝宝一直低烧不退什么原因

宝宝低烧不退有很多原因,家长遇到孩子这种情况往往很担忧,我们应及时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让孩子快好起来。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宝宝一直低烧不退的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宝宝一直低烧不退的原因 第一:对于这种低烧不退怎么办,其实在社会上的做法也是比较多种多样的,所以大家的选择也是比较多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关这种低烧不退的怎么办的资料的。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发烧,不超过38度5,没有别的不适,就不用太担心。可以先给孩子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和消炎药(最好是儿童专用药),多喝水,少量多饮。一般发烧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没有哪个孩子发烧一天就好,都会有个过程的。第三: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度5,喝了退烧药(美琳、尼美舒颗粒等之类的)几次之后(一般隔4小时吃一次)仍不退烧。就要去医院最检查了,如果孩子没有其它不适,化验血会显示血象高,一般为细菌性感染。 宝宝一直低烧不退怎么办 一、分析一下发热的塬因: 大多数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为是最常见,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儿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细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有些也有发热,如疟疾、黑热病等,但比较少见; 非感染性发热有中署、脱水、白血病、肿瘤、外伤或手术后等;还有些散热障碍的疾病,像鱼鳞广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
当然有时不易区别,但把情况弄清后,可提供医生参考。 二、观察一下发热类型: 可用家庭常备的体温表,准确测量腋下体温、并作好记录。 37摄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烧、38—39度叫中度发烧,39度以上叫高烧,还要看看发热持续的时间,伴随发热还有哪些症状等。
三、不要滥用抗生素: 多数家庭都常备抗生素,孩子一发热,马上就给用上各种抗生素。这是不合适的, 其一是抗生素多数对病毒无作用,反而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 其二是发热本身是人体抗病能力消灭致病因素的正常反应,你用药物杀灭了细菌病毒,就会影响吞噬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影响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所以不要过早应用抗生素。 四、慎用解热退烧药: 低烧或中度发烧一般不用煺烧药,因为过早退热也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药物煺热常会引起大汗、虚脱等不良反应。
高烧时也要慎重用药,控制在能达到降温的最小剂量就可以了,不要连续服用,半岁以内的幼儿更要谨慎。 五、提倡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要比药物化学降温安全得多。可用凉毛巾敷前额,或在头颈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儿头、胸、四肢、手掌。没有酒精,可用于54度的白酒代替,同样能达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六、预防高热惊厥: 高热39度以上,有些婴幼儿就可能出现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口眼歪斜、颈项强直、面部、四肢肌肉抽动、屏气、面色发青等,这是由于3岁以前的婴幼儿的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尚不健全、不稳定、应激性偏高造成的,近年发现,当小儿发热至38度时,可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给服安定,8小时后热不煺再给第二剂,有较好地预防高热惊厥的作用,一般不用第3剂。对于有过高热惊厥史,可低钙、癫痫的病儿,更应及时给安定预防惊厥发生。 七、其他: 发热小儿应多喂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患儿体温高不煺或者煺而复升,应去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后,按医生的医嘱治疗。
宝宝的体温控制 1.发烧定义:肛温超过38℃﹔耳温超过37.8℃﹔腋温超过37.2℃ 2.家中室温应维持24~28℃(尤其以24~26℃为佳),房间通风要良好,但不可将宝宝置于窗口处,以避免宝宝受寒宝宝衣服质料以棉质透气吸汗者为佳,衣物要常换洗保持清洁视天气温度变化调节,所穿衣服之件数随时检视宝宝是否,因衣服或被子覆盖太厚太闷热而导致宝宝大量流汗,及衣服潮湿时,应考虑将宝宝小被子移除或考虑重新更换衣服以避免宝宝感冒。 若室温过低时或寒流来袭时,导致宝宝手脚冰冷,可给予穿衣服戴帽子、手套、袜子、加盖被子予以改善,且避免睡在冰冷表面的地方! 宝宝一直低烧不退的处理方法 1.当发烧在温度38.5°C以下时,可改善室内空气的流通,使室内温度降低,也可将婴幼儿衣服减少或打开,使热容易散失掉;但在发烧前如有冷颤的情形,则可盖一层薄毯,减少不舒服的感觉。另外使用冰枕或冰袋,放在腋下或腹股沟大动脉经过处,可降低体温。 2.当发烧超过38.5°C 且有不舒服感觉,或者体温超过39°C 就可使用煺烧药物。
若病童有热痉挛的病史,则可在发烧初期,体温尚未超过38.5 °C前使用煺烧药。一般煺烧药物使用后约30分钟即可产生效果,但不会使体温完全降到正常范围,只要感染存在,体温可能又会上升。 3.使用退烧药物30分钟后,体温仍很高,可使用约40°C 左右的温水擦拭身体或洗澡。
但切记不可在使用药物前做温水拭浴,或使用酒精及冰水拭浴,这样会让婴幼儿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过一会儿,温度会升得更高。
小孩一直持续发低烧不退是怎么回事

您好!考虑孩子感冒引起的发烧可能性大,小孩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和外来入侵病邪作战的结果,发烧反复可能是正气与邪气强弱对抗的结果。 意见建议:在退烧后或平时建议可给小孩服用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为纯中药制剂,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配伍而成,有补气虚,固表虚,可改善素体虚弱的情况,提高对病毒的抵御能力,通过提高小孩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且玉屏风颗粒药性温和,不伤脾胃,可放心给小孩服用,药量遵医嘱。
亦可配合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后颈、手脚等。适当给小孩多喝水,以更好配合药物作用。
宝宝总是低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如何应对宝宝低烧的问题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Tips: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
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二、宝宝长期低烧原因 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6、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7、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建议给宝宝吃退烧药,因为小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在低于38℃用退烧药后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于36℃)现象。
三、宝宝低烧食疗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1岁内发烧宝宝食谱: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婴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
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1岁以上发烧宝宝食谱: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过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四、宝宝低烧可能比高烧更可怕 在儿科门诊,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宝宝发烧了。不管是最简单的感冒,还是其他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发热都是宝宝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之一。 宝宝一旦发热,很多爸妈就会焦虑慌乱不堪,不看到宝宝温度降下来就寝食难安。
其实,发热是宝宝生病后的机体表现之一,虽然大家要重视,但不能仅关注于发热本身,也不要过度焦虑,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发热的温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病情的程度,但要注意,这并不是绝对的。我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爸妈,别光根据温度高低来判断病情,因为在宝宝身上,这未必靠得住。
小宝宝会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感冒发烧。但发热本身作为一个症状,其背后的因素是很多的,不同的疾病导致的发热,预后程度肯定不一样。有时候宝宝热度比较高,但疾病本身预后良好,那么注意好发热的处理,问题不会太大;有时候宝宝温度并不高,但背后的疾病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那么仅从体温来判断很容易耽误事情。 比起高烧,其实有时候医生对于那些“烧不出来”的宝宝更担心,因为发热本身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所以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小宝宝由于自身特点,有时候很容易高烧,但精神状态却很好,能吃能睡,这种高热并不见得就很可怕。 但有些体弱多病的小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太孱弱,即便被病原体入侵,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势”,这种宝宝可能已经出现严重感染,体温却并不高,甚至完全“烧不起来”。但这种“烧不起来”的情况,其实却更加危险,也更严重。
虽然医生和媒体都宣传过多次,许多爸妈仍然担心发热会伤到宝宝的脑子,甚至有人言之凿凿,“我同事/邻居/亲戚家的孩子就是发热,结果后来开始出现癫痫,可不是伤了脑子吗?” 但是医生解释说,这首先还是得看发热的原因,比如有些宝宝的发热并不是普通感冒引起,而是病毒性脑炎这一类疾病导致,像脑炎这样的疾病本身就容易带来神经系统的损伤,如果要说“伤脑”那就是疾病本身的伤害,和发热倒不是直接相关。 当然,更多的宝宝其实只是普通感冒发热,这种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宝宝的脑子带来严重损伤,除非是宝宝温度太高,又没有及时得到降温处理,结果引起热性惊厥,也就是“抽筋”了。在发生惊厥时,宝宝可能会面临大脑缺氧的威胁,短暂“抽筋”或许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持续、长时间“抽筋”,就有可能给大脑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即便是同样的温度,有的宝宝会发生惊厥,有的�。
小孩一直低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发烧是常见现象,一般是由感冒引起的,由于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引起体温波动。一般建议不超过38度,是不需要服用退烧药的,可以以物理降温为主,酒精擦身,温水擦洗脸部,额头。
上一篇:城管故意刁难后续怎么办
下一篇:车间异响头痛怎么办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