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手脚经常发麻怎么办
面部手脚发麻

手脚发麻乃是由于末梢血液流通不畅而导致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的现象。 手脚麻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症状,如怀孕、不正确睡姿、如厕蹲久了均可引发,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有的人手脚麻木后长时间(超过一天)无法缓解,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的信号。
·由疾病导致的手脚麻木有:★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二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三是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四肢不是同时出现麻木,而是分散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手脚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 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度、范围、性质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治疗。
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
如果是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老人手脚发麻多与脑血管硬化密切相关,其中以小中风及高血压引起发麻现象最多。 所谓“小中风”,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
脑缺血可引起一侧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中风”除有手脚麻木或软弱无力外,还伴有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复视等)、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下降),以及血压增高或偏低等现象;手脚麻木多为半侧,以大拇指或连同食指麻木者为常见。 高血压者当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动脉管腔变窄,可使胶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
除手脚麻木外,患者肢体可有僵硬、蚁行感,以及常伴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等症状。此外,血压突然降低,有时也可出现手指发麻感觉。 春季,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手脚发麻,这多与初春时气候干燥、寒冷,易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有关。
高血压除可有手脚发麻外,有时还可能导致短暂脑缺血至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失语及昏迷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脑血管硬化以60 岁以上老人发病最多。所以,当老年人近期如反复有手脚发麻现象,首先应考虑是脑血管方面疾病。
由于脑血管疾病又常与血压、血糖、血黏度等有关。 为明确诊断,患者应到医院查血压、血脂、血糖、眼底及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查,必要时应配合X线摄片或CT检查。一旦确诊原发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降血压、溶栓、降血脂、降血糖等。★手脚发麻亦有可能是颈椎的毛病,如果经常伏案工作或者电脑工作者要考虑是否有颈椎疾病,颈椎病容易压迫神经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出项手脚麻木■【对于办公室一族和电脑工作者导致手脚发麻的预防方法】■颈部与肩部运动1、十指交握放在脑后,重量置于手和手臂,将头往下压,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将右手置于左耳,轻轻勾住,让头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复数次后换左手练习。3、慢慢旋转颈部,顺时针、逆时针各5次。4、将肩膀提高,吐气并放下,重复4~5次。
5、晃动肩膀,向后5次,向前5次。6、脸向右看后下方,重复3~5次,再反方向进行。7、放松坐着,手臂垂直平放于膝,然后抬头挺胸,二者交替运动3~5次 脚部与足部运动 将腿弯曲提起与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让你备感舒适。 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脚踝各10次。
将脚趾并拢,弯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 脚平贴于地然后换脚,重复练习20~30次。手部与脸部运动1、用指尖按住头顶部,上下移位。
(轻按)2、用指尖轻轻由太阳穴按摩到下颚处。3、食指与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复�。
手脚和脸发麻

手脚易发麻有可能是颈椎的毛病,建议你去看看。或者找个正规的地方按摩一下。
也可以去泡泡温泉。
以下给你介绍几个可以在办公室的运动方法。手部运动A:将十指环环相扣,静心宁神,深深呼一口气。B:将手臂向外伸直,吐气,向外用力。重复3~4次。
A: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拇指按住左手腕,用其余四指将左手拇指往下压,吐气。重复做几次,然后换手再来。B:左手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将小指往下压,吐气。
转动手腕,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各5~10次。将两手上下摆动,放松。颈部与肩部运动1、十指交握放在脑后,重量置于手和手臂,将头往下压,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将右手置于左耳,轻轻勾住,让头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复数次后换左手练习。3、慢慢旋转颈部,顺时针、逆时针各5次。4、将肩膀提高,吐气并放下,重复4~5次。
5、晃动肩膀,向后5次,向前5次。6、脸向右看后下方,重复3~5次,再反方向进行。7、放松坐着,手臂垂直平放于膝,然后抬头挺胸,二者交替运动3~5次。脚部与足部运动将腿弯曲提起与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让你备感舒适。
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脚踝各10次。将脚趾并拢,弯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脚平贴于地然后换脚,重复练习20~30次。手部与脸部运动1、用指尖按住头顶部,上下移位。
(轻按)2、用指尖轻轻由太阳穴按摩到下颚处。3、食指与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复多次。4、沿着面颊骨按摩眼睛四方。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颚,再回到原点。
沿着下颚向下按摩。下颚左右转动各5次。手掌按住鼻尖做圆周运动,每个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后向前、向后各转动3次1、由于长期伏案,固定一个姿势写字、办公,办公室人群的颈椎病相当普及;同时由于姿势的固定,容易使颈椎疲劳,出现骨质增生等症状,有的甚至影响血液循环,出现头晕等症状。2、容易出现肩周炎。办公室人群手经常固定姿势打电脑,写文章,肩部的肌肉容易出现劳损,造成患者穿衣服、背挂包等的时候疼痛。
3、手腕病,病因跟肩周炎相似,手腕肌肉劳损导致。4、腰肌肉劳损,有的办公一族喜欢侧身工作等不正当姿势,导致身体一边肌肉发达,而身体的另外一边则被动牵引,导致腰肌劳损。5、高血压。6、过度用眼睛,视力下降,导致近视。
7、消化不良,吃喝不定时,容易出现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走进办公室,每个细微的地方,只要细细琢磨,都可以成为有效防止白领一族的多发病。在电脑座椅设置方面:电脑椅子的高度要刚好使自己的肘部与键盘成一水平线;电脑显示器与人眼睛成水平10~15度,人的眼睛向下看,切忌仰视电脑;有的人喜欢看电脑的时候,将椅子摇来摇去,这种不合理的习惯也容易导致职业病出现,正确的方法是电脑放在人的正前方。
坐办公室时间:最好一个小时就要起来走一走,远视远处的楼房,做做健身操、早操等。针对白领、办公一族的职业病,头、手、脚的伸张运动都可以防止职业病,罗兴华教授还特意介绍数套简单实用的办公室“保健操”。办公族“保健操”13招1、双手捂住耳朵,手指弹动脑袋,10~20次,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2、扯耳朵,右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左耳垂;随后,左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右耳垂,每次做10~20次。
3、炼眼,双眼远眺窗外的景观,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缓眼睛晶状体的疲劳。4、“转颈”,脖子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可放松颈部紧张神经。5、肩周的最疼点,可采用压抓揉的手法,可缓解痛楚。
6、“搓脸”,双手相互搓热后,搓脸,使脸部发热,可起到活血的效果。7、“伸懒腰”,反复数次。8、双臂过头,扶住墙壁向下压,可拉伸、�。
手和脸部总是会发麻,怎么办

寒湿重 人体缺血和气血水平低的表现;告诉你几个方法: 1.每天早6--8时前喝一碗大枣小米粥和生姜红糖鸡蛋汤。【生姜带皮煎】 2.应该保证一日三餐吃热、吃饱、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满足食物“金字塔结构”,即百分之五十谷类豆类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鲜应季蔬菜类食品,百分之十五鱼、肉、蛋类食品,百分之五油脂类食品。
注意细嚼慢咽;3.饮水之道:晨勿多饮,饮必温热,不渴不饮,饮必三口,慎选水源;坚决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每天8杯水”的大忽悠;4.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温热为标准。防止空调病;停止一切啤酒冷饮、生冷硬食物 ;5.不要食用转基因食品;不要食用色拉油;不要食用反式脂肪酸及一切制品;6.慎吃西药、不打点滴,因为都性酸。不要喝牛奶、咖啡;不要喝饮料,有阿巴斯甜防腐剂甜蜜素等等的,导致癌症白血病; 食用天然食品【神造的】,不要食用一切人造的、化学的合成物;7.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同时趁热喝一碗当归红糖米酒鸡蛋汤。8.必须保证21时--凌晨5时有效睡眠。
建议用硬板床。夜里是人们长气血的时间,也是三焦胆肝肺脏的工作时间,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最好中午11-13时能够抽30分钟时间睡午觉,养心怡人;9.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适当运动锻炼。
坚持每天敲胆经穴位【立正时,大腿外侧手中指处;】10分钟。按压“足三里”,拒绝sy;详细情况可以看看我的空间。这是你的防病治病、固本培元要方。
为什么这段时间手脚和脸经常发麻?

胳膊上的肌肉纠结会压迫血管,阻碍气血的畅通,造成手指麻木,胳膊沉重,稍微活动就会感觉到疼痛。同其它部位相比,手和胳膊最容易疲劳,因此应该经常刺激穴位,消除疲劳,防止肌肉的纠结。
一 阳池 胳膊用力过度出现酸痛症状时,可按这个穴位来缓解。
位置: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部位向上与手腕相交的凹陷位置。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消渴等。 二 鱼际 手部麻木、拇指活动困难时按压该穴位。 位置:张开手掌时拇指最下方和手腕联线间最突出的地方。
主治:拇指麻木、咳嗽、咳血、失音。 三 手三里 胳膊沉重、抬不起来时,按压这个穴位很有效果。 位置:向上曲肘时,由胳膊外侧生成的褶皱末端向手腕方向大约三指宽的地方。
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高血压、腮腺炎、消化不良、肩背痛、牙疼。 四 尺泽 肘部酸痛难以搬动重物时,按压这个穴位会非常有效。 位置:向上微屈肘,肘窝形成褶皱,由褶皱中间部位向胳膊外侧移动时经过的凹陷部位。
主治:肘臂肿痛、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咳血、潮热。 人体内脾经不通或者水分不足引起的肌肉收缩、筋脉不畅,还有因为流汗过多或疲劳过度,这几种情况引起的抽筋和腿部麻木、刺痛等症状。点按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以上的症状。
一 承山 “承”有承受的意思,该穴位于小腿后肌肉最隆起的地方好像小山一样,对人体起支持作用,故名承山。 位置:位于小腿肚后的人字纹处的凹陷的顶端,足尖着地,足跟提起时尤为明显。 主治:小腿肚转筋、下肢瘫痪、腰腿痛、痔疮、肛裂、脱肛。 二 殷门 “殷”有深厚、正中的含义,也有大、红的意思,故名殷门。
位置:在臀横纹中点到腘窝横纹中点的联线上,腿横纹下六寸。 主治:下肢瘫痪或麻木、坐骨神经痛、腰痛、后头痛。 三 委阳 该穴位于委中之外,“外为阳”,故名委阳。 位置:膝盖后方褶皱中央(委中)向外2厘米的位置。
主治:小腿胀痛、腰背强痛、腿足拘挛、疼痛等。 四 筑宾 该穴位于腓肠肌肉的下缘,当小腿用力举高时其处腓肠肌收缩坚实而名之。 位置:在太溪穴直上5寸的地方。 主治:腿部疼痛、腿部麻木、胫痛、呕吐。
点穴位办法: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
上一篇:宝宝湿疹脚背红肿怎么办
下一篇:鼻窦位置发麻疼怎么办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