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叶子上色怎么办呢
种植的葫芦叶片上长黄斑然后整个叶片变黄,还有从下往上蔓延。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葫芦叶发黄了怎么办?

葫芦的叶子发黄,若是水分不当导致的,需要及时调整水分,旱黄应该及时的浇灌水分,涝黄需停止浇水,促进盆中水分蒸发。若是肥料施加不当导致的,需要注意施肥施加,缺少肥料需及时添加,施肥过多需浇水稀释。
若是缺少铁元素导致的,可用饼肥、硫酸亚铁、水混合浇根。
一、调整水分葫芦的叶子发黄,可能是因为水分不当导致的,长期缺少水分会导致叶片旱黄,一般是从下面老叶片先黄,之后幼叶再黄,应该及时的浇灌水分。施水太多会导致根部腐烂,从而发生涝黄,此种情况是幼叶先变黄,需要停止浇水,及时松土促使多余的水分能流出来,放在通风好的地方促进水分蒸发。二、调整肥料肥料施加不当也是原因之一,生长中需要一定的肥料补充,一旦缺少肥料,幼叶、嫩茎处会先变黄,需要及时根据长势施肥,保证肥种的均衡,各元素要配比合理。要是施肥过多也会导致叶片变黄,可以浇水稀释肥料的浓度,促使多余的肥料顺着花盆底部流出来。
三、缺少铁元素在养殖的过程中,土壤的肥力条件变化较大,也会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主要作用于幼叶上,导致叶肉发黄。这种情况下,需要施加含铁元素多的溶液,可用饼肥、硫酸亚铁、水混合起来浇根,能缓解黄叶。
葫芦如何染色?

工具:白纸,筷子,色素葫芦染色的方法:1、挑选一个没有破损的葫芦,清洗干净,并静置一个小时,晾干,放到一张白纸上。2、拿上一个废碗,搅拌用的筷子,白色纸板防止污染地面,碗中放入一些食用色素,根据喜好去调色,然后搅拌均匀,以免产生色差。
3、一般选择清漆为主,搭配一点朱红搅拌好,然后用毛刷蘸取一些燃料,往葫芦上色,从底部开始上色。
4、油漆味难闻,注意通风,涂完下半部分然后涂上面的部分,注意用量不要太多,以免造成流体状,影响美观。5、同理,大葫芦直接上清漆,一个也是大红。6、上好色的大葫芦,晾干即可。葫芦工艺品特点:葫芦制成的工艺品数以百计,有碗、盆、瓶、壶、盒、罐、炉等等。
葫芦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装药、盛烟和饲虫,还可以作单纯的观赏摆件。葫芦所具有的特殊质地和色泽,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之气,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老熟的葫芦色黄如金,时间愈久,其色愈重。
再加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浆最后达到紫润光洁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葫芦工艺品,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手工艺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最早是宫廷盛水用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为皇宫贵族装饰把玩的用品,制匏工艺也随之受到皇家重视,制作工艺日渐精巧,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工艺发展到了高峰,出现了笔筒、花插、杯、碗、蝈蝈笼、蛐蛐罐等式样新奇,纹饰丰富的匏器。
其中一些宫廷制的匏器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族和外国嘉宾使臣。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这类作品均是以天然亚腰葫芦为主,姿态横生,境界各异,极具观赏价值。
葫芦的叶子发黑是怎么回事

西葫芦主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提供给你,供你参考。 白粉病 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片发病重,叶柄和茎次之,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即病原菌的无性子实体——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即病原菌的有性子实体——子囊壳。
防治:从选用抗病品种和喷药切断病菌来源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倍液,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技术要点是早预防,年前防和喷周到,大水量。 灰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西葫芦的花、幼果、茎、叶或较大的果实。花和幼果的蒂部初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灰绿色霉,致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防治: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可存活4—5个月。
成为初侵染源,此病在低温高湿,湿度高于94%,寄主衰弱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采用生态防治变温管理,抑制病菌滋生,结合初发期用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及喷雾法或交替轮换等施药技术,一是生态防治,二是加强管理,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三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花叶病 症状:呈系统花叶或系统病斑驳,叶上有深绿色疱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植株矮化,叶片变小,致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瓜面有瘤状突起或畸形。
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培育壮苗,及早定植,三是施足底肥,适期追肥,四是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五是及时防治蚜虫、线虫、清理田园。除净杂草,六是发病初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抗毒剂1号250—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上一篇:左脊柱中间疼痛怎么办
下一篇:孕妈吃了薏米怎么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