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感染霍乱怎么办啊
霍乱是什么病?这种病的传染性如何?

引言:霍乱这一个疾病是由于霍乱弧菌所引起的强烈的肠道传染病,而且属于国际的检疫传染病。霍乱是我国两个甲类传染病之一,所以说霍乱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
混乱的传染性也是很快的,霍乱会随着病人以及一些病人的排泄物来进行传播。
霍乱是由于或乱弧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人体性极强的一个传染病,主要是危害我们的肠道以及我们小肠和十二指肠等部位,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被列为两个甲类传染病之一的霍乱的传染力是非常强的,它可以通过一些不干净的水源进行传播,因为有的时候如果污染物进入了水源,那么水源的流动性是非常广的,这样就会造成混乱的广泛传播,而且混乱也会随着携带者的一些排泄物或或者是一些分泌物来进行传播。所以说这种病的传染性也是非常强的。如果感染上了或乱这种病的话,那么将会出现头晕,厌食以及一些呕吐,还有就是便秘等情况会造成身体的大量失水,然后威胁我们身体的生物水成分,从而会影响我们人体的各种代谢以及各种免疫调节系统,这样的话,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使身体失水过多而造成人类死亡的一些现象,所以说当感染染上霍乱这种病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就诊,而且一定要佩戴好口罩以及各种防护服,防止霍乱进行继续的传播。霍乱是由于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我们小肠以及肠道的传染病这种病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而且它的传播途径也非常的广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要预防这种病的传播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规范自己。
并且一定要在自己的饮食方面和日常起居方面做到完全卫生的状态。
感染霍乱可以治愈吗?通常如何治疗?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引起霍乱的菌群包括O1群和O139血清群,O1群霍乱弧菌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霍乱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能引起大流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
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可导致循环衰竭。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临床分类1、轻型(非典型)主要见于O1群霍乱,大部分仅轻度腹泻,极少伴有呕吐,大便每日2~10次,可为软便、稀便、黄水样便,个别可带黏液伴血丝,一般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少数有隐约腹痛或低度发热,甚或阵发性绞痛。儿童可有高热。病程约在3~5天内恢复。
2、中型(即典型)腹泻次数较多,达每日10~20次,大便呈米汤水状,有一定程度脱水,血压下降,收缩压70~80mmHg,脉细,血浆比重1.031~1.040,24小时尿量在500ml以下。3、重型吐泻频繁,脱水重,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得。脉速弱,不能触及,血浆比重大于1.041,尿极少或无。
4、暴发型(亦称干性霍乱)是一种特殊类型,以休克起病,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未待吐泻即出现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流行病学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为我国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传染源本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
患者发病期一般可连续排菌5天,也有2周以上者。其吐泻物中可有大量霍乱狐菌,导致疾病的传播。传播途径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引起霍乱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亦引起间接传播。此外,弧菌能通过污染鱼、虾等水产品引起传播。
发病率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好发人群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好发地区霍乱在我国流行地区主要是沿海一带,如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为多。好发季节在我国霍乱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以7~10月为多。
病因总述霍乱是由O1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霍乱患者或带菌者,常常通过污染的水或者食物传染。基本病因1、人体食入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食入弧菌的数量和致病力。正常胃酸可杀灭一定数量的雀乱弧菌,口服菌苗可使肠道产生特异性lgM、lgG和IgA抗体,亦能阻止弧菌黏附于肠壁而免于发病。
2、霍乱弧菌经胃抵达肠道后,通过鞭毛运动以及弧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穿过肠黏膜上的黏液层,在TcpA和霍乱弧菌血凝素的作用下,黏附于小肠上段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霍乱弧菌在小肠的碱性、富含营养素和胆盐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性质的霍乱肠毒素。3、霍乱肠毒素是引起霍乱症状的主要物质。
它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当霍乱肠毒素与肠黏膜接触后,B亚单位识别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膜表面受体-神经节苷脂(GM1),并与之结合,接着具有酶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肠黏膜细胞内,A亚单位能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转移二磷酸腺苷-核糖至G蛋白,G蛋白经ADP核糖化后其GTP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导致腺苷酸环化酶(AC)持续活化,其结果促进三磷酸腺苷(ATP)不断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4、当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时,即刺激肠黏膜隐窝细胞过度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氢盐。同时抑制肠绒毛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以致出现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聚集在肠腔,形成本病特征性的剧烈水样腹泻。
5、霍乱肠毒素还能促使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多,使腹泻水样便中含大量黏液。此外腹泻导致的失水,使胆汁分泌减少,因而腹泻出的粪便可呈“米泔水”样。症状总述霍乱的潜伏期为1~3天(数小时~5天)。多为急起发病,古典生物型和O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症状较重;埃尔托生物型所致者常为轻型,隐性感染较多。
典型病例病程分三期。典型症状1、泻吐期(1)腹泻:常为首发症状,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性状由泥浆样或水样含粪质,可见黏液,速转为米泔样水便或洗肉水样血便,无粪质,便次逐增,每日数次至十余次,重则从肛门直流而出,每次便量超过1000ml,无粪臭,稍有鱼腥味。O139群霍乱的患者发热、腹痛比较常见(达40%~50%),可并发菌血症等肠道外症状。
(2)呕吐:发生在腹泻之后,多不伴恶心,呈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严重者可呕吐“米泔水”样液体,与粪便性质相似。轻者可无呕吐。2、脱水期频繁吐泻导致机体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内环境紊乱,甚至发生循环衰竭。
本期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2~3天,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是缩短本期病程的关键。(1)脱水:轻度脱水约失水1000ml(儿童70~80ml/kg)。可见皮肤黏膜稍干燥,皮肤弹性略差。
中度脱水约失水3000~3500ml(儿童80~100ml/kg),可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及尿量减少。重度脱水者约失水4000ml,出现皮肤干皱、无弹性,声音嘶哑,并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志淡漠或不清的�。
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
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霍乱病人接触者如何处理?与霍乱病人共同进餐或密切接触的人必须接受医学观察1 周,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医学观察期间如有腹泻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触者采便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霍乱可以治愈吗?怎么治疗?只要及早发现,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溶液,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霍乱并不困难。被霍乱污染的地方怎样消毒才能保证安全?对疫点的消毒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
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等要进行消毒。霍乱弧菌对一般的消毒剂均较敏感。
霍乱是由霍乱孤菌引起,如果真的感染了霍乱,应该如何救治?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严重时症状会加重,剧烈的呕吐和腹泻会引起患者出现脱水、肌肉痉挛、电解质紊乱等造成身体循环功能衰竭而造成生命危险,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饮食,如未煮开的水、生熟食物没有分开加工,加工时共用砧板和刀具等,另外餐具共用也会引起交叉感染,以及接触了带菌者手、物品甚至污染物等都是感染途径。霍乱感染后经过1到3天的潜伏期就会出现症状,患者会有比较频繁的剧烈腹泻并伴随呕吐,腹泻症状会在数小时内加剧多达数十次,呕吐症状表现为连续性喷射状的特征,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和发热,霍乱引起的严重后果就是身体机能严重脱水,导致血压骤降、呼吸困难等。
霍乱曾经在19世纪流行,历史上从1817年到1896年之间层爆发过5次霍乱疫情,我国的霍乱也是从1817年大爆发的时候传入的,自此国内也就有了霍乱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可以说这是一种古老的瘟疫,但是依旧对人类健康存在一定威胁。
霍乱弧菌在正常人体胃酸中只能存活4分钟,但是当胃酸功能降低或者摄入的霍乱弧菌数量较多时,就会有一部分进入到肠道内,而肠道环境则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殖,也因此会造成人体感染,在救治感染者时,可以使用抗菌药和肠粘膜保护类药物,如果腹泻剧烈就要补充液体,分为口服补充和静脉补充两种,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治疗,因为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患者需要隔离治疗,并且排泄和污染物要彻底消毒处理,霍乱病人的病情发展迅速,一经发现就要立即采取治疗,以及对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给予相应药物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都会很快痊愈。
上一篇:宝宝奶粉吃多怎么办啊
下一篇:宝宝换了地方认人怎么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