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病理太难了怎么办
病理学 好难,,上课听不懂,下课也不会做作业

个人认为病理是比较主观抽象的一门学科,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如果只是应试,那就一个字,背!老师说的重点就跟着背就好。
如果真心想学好,那首先得学好它的前置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其次就是实验课,能有条件就多看看老师提供的标本,对比书本上的描述和配图,这个是重中之重,最后嘛,还是那句,背呗背呗背呗背呗噢~~~~~祝学有所成~珍惜在大学的每一天。
如何挽救病理组织处理过硬

您好,直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很关键,许多癌症患者术后几年癌细胞卷土重来,就是因为手术并不能彻底切除体内残余癌细胞,术后要及时服用中药如含量为16%左右的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巩固疗效,药力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彻底清除肉眼看不到的残余癌细胞,预防复发扩散,减轻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怎样才能学好病理学

一. 空白到入门第一步:病理技术、组织学、病理解剖学方法:先实践后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反复循环。先理论后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反复循环。
一般而言,前者的效果好于后者。
就个人的经验而言,我学习多数其它的知识都是运用先理论,后实践方法。唯有病理我发现先理论后实践效果的不好。进入病理科后,一般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病理技术。这三个月对你非常重要。
你会遇到你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仪器、名词、规范、试剂、工作流程等,当然还有各色各样的病理人。这时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溶入病理科,病理科开展的项目、工作流程、科内的人员,各种仪器的名称及用途,显微镜的使用(学会用双目显微镜阅片可能需要半天时间甚至更长)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一周时间内了解。
通过用心观察、向不同的人请教、看病理技术人员的操作,最好是在医、技师指导下亲自地去动手操作,这一周一般不难渡过。三个月中余下的时间就要付出一点努力了,你要学会组织处理原理、病理常规切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病理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病理科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复习组织学、病理学教科书、掌握电脑的使用(包括电脑打字)等。请有经验的老师订一个计划会是一个好的方法。
但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病理科主任都能给一个病理新兵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没关系,以下是我们科里毕业生新入病理科前二个月的学习计划(附后),大家可以拿回去参考,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修改。不同的医院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计划,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计划,有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允许进行微调。
按计划实施的方法:五多:多看,这里的看不是(watch而是observation),前者是不动脑子的随便看看,在看过以后不会有多少收获。而后者是用心地去观察;多动脑(如何?为什么?这样是不是行?)这些“?”要始终伴随着你,试着自己去消灭这些“?”,消灭一个问号就进了一步,你应该感到高兴;多提问,在病理科,对不懂或不明白的事要多问有经验的技师或医师,不提问有些问题你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或者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明白;多动手,亲自去设置一下脱水机的程序,再把它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亲自去切片、做冰冻、更换染色液、配制苏木素、在指导下做一次免疫组化、对着书配制特殊染色染液,并做出几种常用的特殊染色片等等。只有亲手操作过才会有深刻的体验。病理技术靠读书或者是看别人操作是学不会的。
在学病理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养成按规范操作的好习惯。你所在的病理科的操作可能并不规范(据我的了解,目前至少有一半的病理科的组织处理方法是不规范的,如省略组织水洗、用硬脂酸石蜡透明、用酸性福尔马林固定等),当然你学到的操作也是不规范的。你是新兵,你不知道也不可能去要求你们的主任改变目前的操作方法。但你应知道什么样的操作是规范的。
如果真是这样,你也不用着急地“一步到位”,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你会逐步了解什么是正确规范的操作;多读书,这期间所需读的书为病理技术书、《组织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技术书不需要通读,应结合科室内开展的项目有目的地查阅,每当你学习了某种操作后,可以查阅书上的相关章节,以印证你所做的操作是否规范。组织学同样不需要通读,而应对照教学切片,识别和消化切片中各种器官组织的形态。病理解剖学是病理医生的必读书,要求通读。
这本书主要利用业余时间来读,读这本书同样有技巧,有些年轻人可以把这本书背熟,但会背书的人不一定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背的理论。这本书的重点是绪论和总论,绪论部分介绍的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的内容和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历史等。总论部分介绍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修复、炎症、肿瘤、血液循环障碍、免疫病理、遗传性疾病等,这一部分介绍了各种疾病(肿瘤)的普遍规律。
各论部分讲述的是各系统器官的特殊规律,这些特殊规律也同样遵循普遍规律。学习时先掌握普遍的规律,再了解各系统的特殊规律,并从中强化总论的普遍规律。例如从总论中学到炎症主要有变质、渗出和增生三种变化,在各论中你可能会学到肺结核,那么回忆一下,结核是否也具备上述三种变化。
在以后病理学的学习中如果能从普遍(一般)――特殊这样的方式来思考,你将会事半功倍。学习《病理解剖学》,每一种疾病或肿瘤,其形态特点当然重要,但在读这本书时应尽量谈化形态改变而应理解各种病变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发生发展规律、预后及转归等。第二步:巨检、取材三个月结束了,终于接触到了病理诊断。第一关就是活检标本的固定、巨检和取材。
固定、巨检描述和取材和同样需要规范。固定液一般采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与标本体积之比1:5-10,固定时间16-24小时。胃肠等空腔脏器剪开后钉在木板上,较大的实质性肿瘤和脏器沿最大面剖开,每隔1CM作多个平等切面,脾、肾等实质性脏器从皮质向脏器门部剖开,然后浸入固定液,肺用灌注法或真空抽气法固定。
巨检描述要求正确、全面、客观、测量正确、必要时对肿瘤称重(如内分泌肿瘤)、禁用诊断性语言,最好摄影留档,一千字的描述不如一张照片(广告语)。巨检描述方法与技巧:1、 描述内容和技巧:①标本名称。②形态、大小(重量)、数量、手感。③表面情况(颜色、包膜、是否光整等)。
④切面情况(形态、颜色、境界、质地,空腔脏器和囊性肿块描写内表面情况)。⑤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⑥病变的解剖定位。
⑦对病变部位及取材部位应画图并标记。2、 描述的顺序:①先表面后切面。
如何学习病理学?

如何学好病理学病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等均有密切的联系,又是学习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所以我认为要学好它,首先必须学好前期的基础学科。
在病理学的学习中,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修复、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免疫病理、炎症、遗传与疾病、肿瘤这些章节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的基本规律,而后面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章节则研究各个器官或器官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
总论是讲解基本病理过程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其本质,以便运用这些知识去更深刻地发现和认识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本质。各论就是阐明各种疾病的病因、病变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防治的意义。病理学总论与各论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也必须联系运用总论知识,同时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两者互相联系,密切相关。从学习方法来讲,如果总论学好了,各论就相对容易的多,因为如前所述,总论是各论的基础,各论是在总论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器官的特点而已。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实习,在实习中通过观察大体标本、镜下切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观察的过程中多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形态学改变对加深加强记忆很有帮助。病理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突然要记住大量的医学名词而不适应,克服这点,我认为及时复习大有裨益,课后赶紧看书,一个阶段学习后再总结复习。只有这样才能记得牢,记得准。
上一篇:奥迪反馈屏幕黑屏怎么办
下一篇:幼儿害怕撒尿怎么办视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