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农活防中暑怎么办
夏季来了,父母要去农田里干农活时常就中暑,想问一下应该怎样预防?

如何预防中暑:1、衣着:外出时穿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切忌为了显露身材穿着过于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2、饮食:夏天可进食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和新鲜水果,如生菜、丝瓜、冬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杨梅、梨等,用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
另外,饮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较好的选择,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营养之需。
切忌为图口爽而贪凉饮冷。3、休息:夏天日长夜短,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4、出行:夏日出门前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此时必须外出,就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备足水和饮料。老人、孕妇及,心血管病患者,此时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
此外,出行前备上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十分必要,以防应急之用。五、遇中暑如何处理:1、温开水一杯给病人缓慢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2、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ml水慢慢饮下。
3、按摩太阳穴(有风油精更佳) 。4、如晕厥,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5、胸闷不适者,解开衣领,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
6、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冲穴(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令病人尽快苏醒。同时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擦身,加速体温下降。(注意:如遇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就近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六、家居清暑食疗方1、西瓜翠衣汤:西瓜皮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2、冬瓜(或丝瓜)螺仔汤:将洗净的螺仔与切好的丝瓜或冬瓜片炖汤,待温时饮用。3、冰糖绿豆汤:将适量冰糖与洗净的绿豆一起煮汤,待凉时饮用。4、绿豆酸梅汤:将绿豆与杨梅适量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待凉时饮用。 5、海带冬瓜汤:将海带与冬瓜、香油及盐适量烧煮至熟,待凉时饮用。
高温下户外干农活,你需要知道的防暑小技巧

尽管已临近立秋,但对于需要户外作业的农民朋友们来说,高温烘烤的滋味依然是有苦难言。大家可别小看高温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在上月下旬,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元疃镇汪郢村就发生了一起农民因持续在高温下干农活,诱发热射病导致不治身亡的事件。
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的症状之一,属于重度中暑。
长时间在高温下不及时补充水分,也不休息,就会容易发生中暑,而一旦发生重度中暑,也就是热射病,患者死亡率高达20%~70%,50岁以上患者甚至可达80%。因此对于经常在户外劳作的农民朋友来说,一旦遇到头晕、突然大量出汗、心率骤增、精神恍惚等不适症状,千万不要以为只是普通中暑而小视。 户外农活防暑的小诀窍1.装备篇据有经验的农民朋友介绍,大热点出门干活,首先时间不能是中午到下午3点,要避开这个阳光最暴烈的时段。一般早上天气比较凉快,出门前准备好凉开水,及时且按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记得喝水。
衣着方面,选择浅色轻便的衣服,或宽松的纯棉衣服。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遮阳帽、凉帽、遮阳伞等装备。此外,最好准备一些防暑药品随身携带,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随时缓解病情,若情况严重还须及时往医院救治。
2.饮食篇不出门干农活的平时,也要注意饮食的规划。农村防暑降温的食品非常丰富,黄瓜、西红柿、生菜等蔬菜,西瓜、甜瓜、桃子等新鲜水果,不仅水分含量高,也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等,都是夏日防暑需要多摄入的食物。平时还可以多喝由清热作用的食材熬制的粥,如绿豆粥、莲子粥、冬瓜粥、荷叶粥等,起到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作用。
3.其他预防措施由于中暑的原因不止是由于外界的高温环境,也与自身的身体机能、散热调节功能有关,所以平时的各种预防措施也不要小看。除了上面提到的饮食,平时的作息时间也要保证健康,最好晚上22点到23时就寝,保障充足的睡眠,睡觉时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或者离风扇过近。选择洗澡降温时,注意水温要适宜,控制在32到35摄氏度最佳。
遭遇中暑的正确处理方法 Step1 将患者扶至清凉处,并让其缓慢饮下一杯温开水。如有热昏厥情况,可在600ml水中加入适量食盐给其饮下。Step2用风油精按摩患者太阳穴。如患者昏厥,用手指刺激人中穴(鼻子嘴唇之间,偏上方三分之一处)。
Step3对于胸闷不适的患者,解开衣领,并按摩内关穴(腕纹上方二寸)。Step4如果患者依然昏迷不醒,可用按摩或者刮痧的方式刺激以下穴位:中冲穴(中指尖端)、涌泉穴(足底心前三分之一处)、百会穴(头顶与两耳边线的中点处)。同时用湿毛巾给患者擦身,帮助加速降低体温。 p.s.重度中暑患者第一时间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后,应迅速送往就近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救治。
夏天在地里干农活,太热了,只穿一件衣服裤子也热,给我热的特别的难受。怎么办呢?

1.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2.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 帽、草帽或打遮阳伞;3.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4.合理调配工作的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山楂汤、酸梅汤降暑等。
怎么预防中暑?

夏日中暑巧预防如果做好预防工作,中暑是可以避免的。饮水方面 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
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
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食物方面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外出方面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睡眠方面 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中暑了怎么办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此外,一旦周围有人发生中暑症状,应当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处,并保持周围通风;解开衣扣,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帮助服用解暑药物,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五大食品战高温时值高温天气,美国营养师协会专家路易吉· 格拉顿(Luigi Gratton)博士推荐了以下五种食物,让您吃出清凉:哈密瓜:瓜类都含有丰富的钾,但哈密瓜的钾含量是西瓜的三倍!哈密瓜瓜瓤的橙黄色源于胡萝卜素,这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您抵抗烈日危害。浆果类:甘甜可口的浆果类水果富含与阿司匹林成分相近的物质,可起到消炎作用,能有效减轻日灼带来的伤害。此外,它们还是抗氧化剂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都是常见的浆果种类,适合在夏季食用。
菠菜:多叶的菠菜富含水分和大量镁。菠菜的绿色来自于叶黄素,能使皮肤和眼睛免受烈日危害。红辣椒:富含维生素C的辣椒能有效促进汗液排放,起到降温作用,大蒜和生姜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运动型饮料:在湿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运动型饮料也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它能帮助您补充有价值的矿物质,并增进人体对液体的吸收。
炎炎夏日谨防中暑,夏季防中暑的小窍门有哪些?

本人两次中暑,一次在农村当知青干农活,另一次在野外工地绑扎钢筋。两次中暑,同是在夏季里太阳暴晒下,野外最高温时干活。
虽然地方不同,但身边同样都是闷热没有风导至中暑。
在通风不好地方,感觉闷热时,拿出风油精或清凉油,在自己的太阳穴、人中或合谷地方涂抹一些有邦提振精神,缓解烦闷,预防中暑。如有可能,尽量采取弹性工作制,尽可能利用早上和傍晚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避免暴晒和高温。家里、办公地点和身上随时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液、人丹、十滴液和风油精等,如果自己感觉不适,可以随时备用。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
夏天大多数人胃口都不好,饭后吃一些水果,不仅能够感觉清爽,也可以促进消化。炎热夏天长期在户外作业的人,顶着烈日很快就会出现中暑的症状,轻微中暑的人会出现汗多、头晕目眩等情况,严重的中暑会出现晕厥、甚至会出现昏迷。因此如果要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
多洗澡,帮助汗水远离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在炎热的中午晒太多的太阳,做太多的运动。中暑后人就四肢乏力,头昏甚至出汗量也会增加。
而且千万别小看中暑,中暑过于严重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死亡的。出门戴一顶帽子,来减缓头部和颈部的吸热速度,尤其是那些秃顶或脱发的人。然后不要赤膊上阵,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衬衫和上衣比赤膊更能散热。
尽量穿浅色系的衣服会更好。有助于解暑热和燥暑湿,像苦瓜、苦菜、苦笋是夏季最好的食物。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症是由于羊只受热或阳光直射后而引起的超过散热限度的一种疾病。中暑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
病因日射病是羊在炎热的季节头部受到日光直射时,引起脑及脑膜充血,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的现象。
热射病是羊在炎热季节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疾病。症状日射病的初期,精神沉郁,有时眩晕,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突然卧地,神情恐惧,有时全身出汗。病情发展急剧,心力衰竭,呼吸急促,节律失调,体温升高,全身麻痹,常常发生剧烈的痉挛或抽搐,迅速死亡。热射病体温急剧上升,皮肤温度增高,全身出汗,精神恐惧,惊慌不安,具有明显的一般脑病症状,随着病情急剧恶化,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临死之前,体温下降,昏迷,陷于窒息和心脏麻痹状态。
防治①将羊放在阴凉通风处,先用凉水浇头、浇身,再用~2%凉盐水灌肠。为了促进体温散发,可用2.5%盐酸氯丙嗪溶液2~5毫升,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放血100~200毫升,然后用糖盐水200~400毫升静脉注射补液。
②加强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中午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羊群;羊舍应通风、凉爽、干燥,防止闷热、拥挤、潮湿;供给充足饮水,补喂一定食盐。
上一篇:宝宝排便倒吸气怎么办
下一篇:冰块放进宠物箱怎么办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