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怎么养
甲鱼怎么养

1、调节养殖水体。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健康养殖过程中,同池投放甲鱼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4、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
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甲鱼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5、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菌毒双克、三黄散、肝胆康等)、抗菌药(如蛭弧菌制剂、海洋放线菌等)及抗应激制剂(如Vc原粉、免疫多糖、电解多维等)等防病药物。
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如高抗应激灵、)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生物底改9+1、双效池底净等)进行池底质、水质改良,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
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如Vc原粉、低聚糖+、等)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6、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甲鱼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甲鱼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八分饱即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另外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消化率,减少排泄,进而相应地提高甲鱼的质量,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粉状配合饲料。这类饲料一般在临喂前加水和油脂等,制成软颗粒饲料来投喂,软颗粒饲料质地松软、适口性好。由于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生理和营养需求不一样,选用对应阶段的饲料配方是非常重要的,稚甲鱼、幼甲鱼、成甲鱼饲料不可乱用、混用,否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成本增加,甚至会引起甲鱼的营养性疾病。
甲鱼养殖除了要做好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才能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甲鱼的养殖方法 甲鱼怎么养

1、养殖池:宜选择安静向阳的地方,建造新甲鱼池、稚甲鱼池、幼甲鱼池、3龄甲鱼池、成年甲鱼池。养好甲鱼首先就要选择好池塘的位置,要选择在没有污染,供电供水都方便,都方便的地块上进行搭建工作,当然也可以使用废弃后的池塘进行,比如养鱼,养家禽,等池塘进行搭建,池塘的地点选择好后进行搭建工作。
2、选苗:可到正规养殖场或水产市场选购优质种苗,先网箱养殖15天再放养。
温度:不可超过32℃。 3、饲料:可选择动物饲料和植物饲料。投喂:分量要适中。 4、水质管理:每隔一周需换水,可种植少量的水浮莲、水葫芦等植物来改善水质。
如何养殖甲鱼

甲鱼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
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了甲鱼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鱼的养殖方法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
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 甲鱼 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养鳖场地 选择和建造养鳖场地是进行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第一步,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的一步。
养鳖场地的规模有大有小,可随着养鳖者的资金等来确定,可以是一口池塘,也可以是数十口池塘组成的养鳖场;可以是露天的,也可加盖塑料大棚或建造温室。不论场地大小,在选择时都应遵循下述原则: 1.养鳖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之处,避免受到惊吓,有利于鳖的生长。 2.养鳖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3.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的污染。
河、湖、水库的水最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如使用已污染的水养鳖,必将前功尽弃。 4.鳖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的地方等,可利用其内赃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鳖,降低成本。在设计养鳖池时,应根据养殖对象(亲鳖、稚鳖、幼鳖、成鳖)的不同而分别设计。 (1)亲鳖池 亲鳖池应建造在最僻静的地方。
一般面积为1亩左右,水深1.5米上下。在向阳边的池埂上设置产卵场,上铺沙土。在产卵场周围最好有树或高秆作物遮荫。
?鳖是爬行动物,养鳖池周围都应具有围墙,即防逃墙。建造养鳖池防逃墙的一般要求是高出池埂50~80厘米,如同时兼有防盗功能,则要高达2米以上。墙顶端要向水面出檐15~25厘米。
在围墙与水面之间的池埂,应留出空地,以便鳖的活动和繁殖。 (2)稚鳖池 因稚鳖需保温,最好将稚鳖池修建在室内。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25~30平方米,水深0.5米,底铺5~10厘米厚的粉沙。也可利用家鱼的孵化环道,底铺粉沙。
环道的进水管和出苗孔可用作进、排水管。 (3)幼鳖池 面积为150平方米左右,水深0.8米,底铺粉沙。也可利用家鱼亲鱼产卵池铺沙,池周加修30厘米高的防逃墙,进出水口均要加修防逃设施。
(4)成鳖池 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1.5~2米左右,可使用普通鱼池加修防逃墙即可。较大的成鳖池在池中央需修一小岛,供鳖晒背及活动。 (5)孵化和越冬设备 小规模养鳖一般可用盆等作鳖卵的孵化盆,越冬池可用家鱼的孵化环道代替,或将鳖移至塑料桶、盆等小容器内,底上铺沙放在室内越冬。较大规模的养鳖场可修建具有调温设备的温室。
有温泉的地方可利用温泉养鳖,使水温终年保持在27~30℃,饲养18个月,即可培育出体重1.5公斤的商品鳖。 甲鱼的形态特征 鳖外形似龟。鳖的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从外形颜色观察,鳖通常背际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
其头像龟,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没有乌龟般的条纹,也较乌龟为软。周围是柔软细腻的裙边。肢各生五爪。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与其它海龟的壳。
甲鱼的正确饲养方法有哪些

甲鱼又称为鳖、王八,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滋补水产佳肴之一,以下是由我整理的关于甲鱼的 饲养 方法 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 甲鱼的养殖方法 一、水温控制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 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甲鱼过量摄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3.饲料选择。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我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三、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1.充氧。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
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 方面的投入。
3.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四、病害控制 稚甲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在甲鱼体重50 克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应增强稚甲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甲鱼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甲鱼的营养价值 1、甲鱼的营养成分 甲鱼所含蛋白质比鸡肉高30%,是牛奶的4倍以上,富含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类似植物油脂,维生素种类较多,还含有磷脂酰胆碱、糖类、胆碱,以及钙、磷、铁、钾等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耐缺氧功能,并有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2、不饱和脂肪酸有益身体健康 甲鱼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 记忆力 减退、健忘等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具有护肤美容的功效。 3、 烯戊酸抗衰老 甲鱼中含有抗血管衰老的物质---烯戊酸,常吃甲鱼能有效防止衰老。
4、丰富蛋白质养颜滋补 甲鱼中富含龟板胶,龟板胶是大分子胶原蛋白质,含有皮肤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有养颜护肤,美容健身之效。甲鱼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补佳品。 5、铁元素和叶酸防贫血 甲鱼中含铁质、叶酸等,能旺盛造血功能,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恢复疲劳。铁还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6、多种维生素有奇效 维生素A:甲鱼富含维生素A,能够增强免疫力,保护眼睛的暗视力,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B2: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缺乏它会出现口角炎,唇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等。 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抗氧化和防癌,延缓衰老,滋润肌肤减少皱纹,调节内分泌等。
维生素PP:烟酸又称维生素B3或维生素PP,抗糙皮病,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 7、矿物质消除疲劳 甲鱼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硒,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常吃甲鱼有助于消除疲劳,从而繁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而感到疲劳者,可适当食用甲鱼,既补充营养,又能较快地消除疲劳,有利于保健身心。 8、甲鱼在中医上的功效 甲鱼的肉、甲、血、头皆可做药用。
甲鱼血具有补阴、凉血、益气、补肾等功能,可缓解及改善温痹、骨胶痨热、漏下等疾病。将甲鱼熬成胶服用,可滋阴、补血、退热、消瘀。整甲具有补明气、潜肝阳、益肾健骨等功能,可缓解及改善精神疲乏、跌打损伤等病症,有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提高血浆蛋白的作用。 9、甲鱼食用禁忌 甲鱼比较滋腻不易进食过多,尤其是消化不良,孕妇及产后腹泻、失眠的人群。
肝炎患者不宜食用甲鱼。甲鱼富含蛋白质,病人食用后不仅难以吸收,还会加重肝脏负担。
怎样养殖甲鱼

甲鱼要取得高效益,必须养好甲鱼,特别是要养出高质量的精品甲鱼。养好甲鱼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养好甲鱼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前面已经说过,养甲鱼的地方要没有任何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也不要靠近主要交通干线,更不要有自然灾害发生的地方,如台风、洪涝等。
此外,还应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民风,等等。
(2)优质的水源人工养殖的甲鱼大多时间生活在水里,所以充足优质的水源,是养好甲鱼的第二个必备条件。水源的质量不但影响到养殖甲鱼的成活和产量,更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源最好是大型水库或湖泊的上层水,也可用无污染的地下水,但不管何种水源,都要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标准,否则就不能用来养殖甲鱼。(3)完备的设施实践证明,没有完备的设施,要想养好甲鱼是很难的,如温室不保温,不但甲鱼容易发病,也会浪费大量的燃料和时间。
同样,如在室外池塘中没有晒背台这个起码的设施,甲鱼就容易发病。所以,养殖甲鱼的设施一定要达到养殖要求。(4)优质的饲料饲料不吃不长,不好也不长,所以,饲料也是能否养好甲鱼的重要因素。
饲料不但要充足,更要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和安全卫生,否则不但养不好,还会影响甲鱼的质量,所以饲料的质量也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要求。(5)先进的技术现代化养殖企业,没有先进技术是很难进行高效养殖的。利用先进技术养殖甲鱼,不但能够降低成本,更能优质高产。
如利用水库网箱养甲鱼技术,不但可以利用水库的优质水源,节省土地资源,养殖的产品也是最好的。所以,先进的技术就是低耗高效技术。(6)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种可在同等条件下取得更好的养殖结果,优良品种可采用不断选优和引进的方法。
(7)科学的管理要养好甲鱼必须进行科学管理,一切都要标准化、规范化,并用健全的制度进行管理。经调查,一些单位设施条件都很好,就是甲鱼养不好,那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所以说,设施是硬件,管理是软件,要养好甲鱼软硬都要抓。
甲鱼如何饲养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作用。甲鱼如何饲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甲鱼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甲鱼饲养方法 一、亲鳖饲养 亲鳖一般以6龄左右的为宜。
放养的亲鳖雌雄的比例以3:1为好。此时要正确地识别雌雄,性成熟的雌鳖尾较短,不能自然伸到裙边的以外,雄鳖尾尖,可伸到右裙边的以外。放鳖前先放干池水,用石灰消毒,过半个月再注水放养,亲鳖可在浅水池中用0.1%福尔马林消毒1次,每亩放养300~400只。 二、投喂饲料 甲鱼的饲养方法中,根据甲鱼品种的食性、生长阶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拌和,再投饲。
现介绍几种饲料的配方。 ①豆饼粉5公斤,蚕蛹粉10公斤、浮萍、米糠25公厅配合成的伺料,甲鱼较喜欢吃。 ②水花生切碎煮烂后,捣成粥状,然后加入适量的米糠,少量食盐和苏打粉等拌匀配合成饲料。
③30公斤牛粪、7.5公斤米糠、6.5公斤糠饼、2.5公斤花生麸、1.5公斤麦麸。1公斤鱼粉、1公斤蚕蛹粉和少量粘合剂,可提高利用率,易于甲鱼消化吸收。 ④20%黄豆蔓、20%稻壳类、10%蚕沙、15%菜籽饼、35%甘薯,制成配合饲料,甲鱼喜食,增重快。
⑤20%稻谷、30%麸皮、10%黄豆、40%统糠配在一起,每50公斤原料掺上1公斤食盐、40克磺胺,制成膨化颗粒饲料,饲喂甲鱼效果好。 ⑥以鱼虾、蚯蚓、动物内脏、螺肉、蛙鼠蛇肉为主,配以熟麦粒,饼类及瓜菜等,效果最佳。 三、产蛋孵化 甲鱼的饲养方法中,在常温池里6~8月份产蛋, 蛋壳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小圆点的是受精蛋,收集和孵化时乳白色部分必须朝上、否则孵不出稚鳖。
孵化温度以30℃左右为宜,砂子含水量 5%~25% 都能孵出,埋藏深度5~20厘米。一般45天左右可以孵出稚鳖。孵化方法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如有温水池,可将池水放浅至30~40厘米, 水温保持30℃左右,在20厘米的孵化盆中铺7厘米厚的砂子固定种蛋,再盖上5厘米砂子,放入水池中13~14厘米深,不要进水。
这样孵出的稚鳖可自然进入饲养池。稚鳖宜喂水蚤、丝蚯蚓等饵料,以后可喂鳗鱼配合饲料。 四、加温养殖 甲鱼的饲养方法中,加温养殖又称快速养殖。一般的自然养殖因受水温影响较大,因而养成商品鳖需要4~5年,而采用加温养殖可将此年限缩短至l年左右,即利用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加温。
并且使饲料中含蛋白质45%~50%,再添加3%~5%油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甲鱼的越冬措施 甲鱼是变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它的摄食和活动。在水温低于20℃时,其摄食和活动逐渐减少,15℃时停食,12℃时便钻入泥中进行冬眠,以此来减少自身消耗,维系生命。按往年积累的经验,造成越冬期间甲鱼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一、营养不良;二、冬眠前或是冬眠中甲鱼受伤或是被病菌感染;三、池塘的环境遭受污染。
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越冬管理,能让甲鱼安全过冬。 在甲鱼冬眠前,添加高脂肪的能量饲料,增强体质和抵抗力。一般来说,可在日常饲料中加入一些动物的肝脏,同时每天每百斤甲鱼的饲料中添加1.5-4.5克VE粉剂、0.5-1可VC粉剂、100-200毫克复合VB溶液、3-5克土霉素,连续喂养一周即可。
池塘的水温降到15℃-18℃时,要进行彻底的换水,换水的水温差不高于2℃。养殖甲鱼的水池如果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的种植,换水前需要彻底打捞干净,防止后期腐烂,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缺氧。换水时,先注入50厘米后,用3-5pm的漂白粉全池抛洒,用药第二天黎明之前爬台的甲鱼需要抓出来进行温室养殖或出售;用药48小时后,可加注水到1米;再隔24小时,可用50-70pm的生石灰水全池抛洒,第二天将爬台甲鱼抓出;此后便可让池内甲鱼准备越冬。
上一篇:家风家训家规内容怎么写?
下一篇:个人标签怎么写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