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填报高考志愿
怎么填报高考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1、根据高考填报指南书籍填报。因为上面各所大学历年的分数线,对你的填报可以做一下参考。
2、上网查询学校信息。
现在网上都有各所大学的介绍。当然也不能只看简介。看看各个论坛。加入校友会等等,从在校生,或毕业生的评价了解学校的情况。
3、寻求师长的意见。不知道自己的报考的方向时,可以问问自己的老师。他们对各学校的了解要比我们多一些。
4、通过身边的人了解想报考的学校。你想报考哪所学校不知道好坏的时候,可以从家附近,或者父母单位同事孩子,就可能在那所学校(或他的同学之类)。询问好相关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报考。
5、通过新闻了解那些是热门专业,哪些专业就业率低。有一句话是毕业就失业。虽然有点调侃的味道。
但是很多专业就业前景确实不好。不要只图一直兴趣报考。毕竟兴趣填不饱肚子。6、每所大学都有重点专业。
现在很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受到学校的重视。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选重点专业,有时候比学校还要重要。
7、不要过分追求名校。如果你的分数只是擦边球,你就要认真抉择了。有些人一心想上名校,结果过于乐观地报考了,明明只超分数线几分,所以面临上二本,或者复读的选择。
高考怎么填报志愿具体有哪些步骤

一、高考怎么填报志愿具体有哪些步骤 面对着五花八门的人,面对着五花八门的专业术语,用手机一个一个搜,自己一个一个翻译实在是太废心神了。所以说呢,还不如先准备一些,大家先看着。
高考志愿填报必懂术语: 1.录取批次:省招办划分时间段分期分批的录取,一般分为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 2.分数线:一般按照比例确定录取最低分数,一般按照批次划分,又称省控线; 3.投档线:根据卡绳志愿填报分布情况,按照院校规定比例确定,向志愿高校投递电子档案最低分数; 4.投档比例:院校在考生所在地调档要求中提到的,调阅考生档案数与院校招生计划数比; 5.专业级差:设置专业分数线级差,第一志愿专业不能录将高考分数减差值,能否满足第二专业,依次类推,直到最后志愿填报。
那么到了最后的高考志愿填报具体有哪些步骤,具体应该是怎么去填报呢?当然细节很多就慢慢的讲,不一次性讲完了,一次性讲完是消化不了的。袁老师归纳总结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五大步骤。 1.估计排名:根据考生平时的分数,确定成绩属于哪一批次,估计成绩在这一批次中的排名是“前、中、后”哪一位置; 2.拟定目标:确定批次后,根据考生和家长的意愿,初步拟定几所大学和相应专业; 3.收集信息:收集所选的大学和专业近几年的招生录取人数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相对应的名次等信息; 4.分析数据:对上一步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可利用电子表格等工具; 5.初步预测:考虑大学的地理位置,专业的冷热程度,估计考生的报考密度,初步预估等级:冒险、有希望、稳妥。 怎么样,在袁老师的不断普及之下,是不是从一个小白,慢慢的变得比以前懂得多了。
野鸡大学,骗钱的机构是不是没有像以前一样说几个术语就把你忽悠住了吧。如果你有什么不懂得,或者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私信我或者评论区评论。 二、高考填志愿的步骤 1、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在省招办指定的网址上进行,考生可以登录指定的网页。
很多同学都会问指定的网址在哪里?其实,指定的网址一般都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是可以给省招办打电话咨询网址。 2、考生在根据指定页面进入志愿填报页面后,就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了。用户名就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第一次登录的密码一般都会是身份证号码。
3、考生在进入网上填报志愿后,屏幕上一般都会出现一个“考生须知”,上面会详细说明一些考生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这关系到了解操作流程、相关要求及下一步的操作,所以为了能够顺利的填报志愿,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 4、考生在第一次登录了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可能会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成功修改密码后,就可以继续填报志愿了。切记:考生修改的密码一定要记牢,最好是平常使用的。 5、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先选择填报的批次,然后把自己提前拟定好的高考志愿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填好,一定要注意不能填错位置。之后,考生可以点击下一步,这时屏幕上会出现你填报的院校和专业的名称,考生一定要仔细核对,如果有错误,点击上一步,回去修改,如果确认无误,就可以保存志愿了! 6、考生在填报完志愿之后,为了谨慎起见,还可以在退出填报志愿系统,重新登录再次查询志愿。
全面检查高考志愿的情况,看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如果没有问题了,就可以退出志愿填报系统,至此,高考志愿填报就完成了。 三、能否被录取取决于投档线 在填报时,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调档线、录取线很容易被考生混淆。那么,这三者是什么关系?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全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投档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院校只能录取所在批次线上的考生。
第一批次控制线又被称为“重点线”。相应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一般线”。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投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考生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投档线。
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那么被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称为该校录取线。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结合各高校具体办学情况和招生政策进行定位,选择。需要坚持三大基本原则。
一是兴趣原则,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尽可能了解、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职业,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有的学生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进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被录取的学校、专业,有的只有硬着头皮坚持,有的则选择退学复读,如果能多一些对自己的认识、了解,可减少填报志愿的遗憾。2013年的辽宁文科状元去了港大,一个月后就选择休学复读,这是需要其他考生引以为鉴的。二是实力原则,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高考填报志愿要用全省名次进行定位,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学校范围内选择。
有的考生想进好的大学,到发达地区,但分数达不到,这就要在地域、学校、专业方面做出取舍。相对而言,如果本科毕业后就想直接就业,可以选择发达地区的一般本科院校,而想考研、进一步深造,则可选择不发达地区办学实力更强的大学(如211院校)。如果考生成绩在一本线以上,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那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以更好的学校为原则,因为一本院校办学层次、实力相差较大,且重点大学以能力培养为主,近年来在推进通识教育,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
如果考生的实力在二本范围,那选择大学和专业,可以以选择特色专业为主,因为这些院校都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应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即一本选学校,二本(地方本科院校)选专业。三是政策原则,要吃透各地和各高校的具体招生录取政策,包括高校投档、录取规则,大学的奖学金政策、助学金政策、人才培养政策、换专业政策等等。
了解政策,可避免出现填报志愿的常识性错误,诸如有的学生错误定位学校,有的考生不清楚院校平行志愿还有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不清楚拉开平行志愿的梯度,错过征求平行志愿机会,等等。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考试之后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对未来的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每个考生要搜集全面、准确的信息,采用正确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在高中之前就进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相比,我国学生之前一直关注学习成绩,并没有深入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这是在高考后必须补上的一课。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