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 读音是什么
袈裟 读音是什么

袈 (jiā)裟 (shā)。声母:j、sh。
韵母:i、a。
声调:阴平、阴平。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袈裟”的制式由来:1、印度地点处于热带,人们多着白衣。
佛教为了僧俗有别,所以规定衣服染色。2、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3、割截缝制,能以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
4、染污杂碎,能除爱美心理。5、割截染坏,可息盗贼夺衣之念。扩展资料袈裟的颜色流传:1、最初,道士的服色为“缁色”。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束水注》卷六中云:“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范之族也。早期的佛教受道家影响很大,因而佛教僧人在常服上也选用此色。2、到了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正式制定了僧人的服色。
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袈裟。3、现在僧侣的常服大多为褐、黄、黑、灰四色。在北方有黄绿色,称之为湘色。在这五种颜色之中,又各任意深浅不一,是没有具体一定的规制的了。
袈裟怎么读 袈裟的意思

1、袈裟拼音:[jiā shā]。 2、袈裟是僧众身上法衣。
梵语 kasaya,巴利语 kasaya 或 kasava。
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即指僧众身上的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袈裟怎么读

【拼音】[ jiā shā ]【解释】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梵kaṣāya]【近义词】僧衣、法衣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 kasa^va。
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
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莲服、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迦罗沙曳。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穿着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裟怎么读 裟字具体怎么读

1、裟怎么读:裟拼音:[shā]。 2、释义:裟,读作:shā。
汉字常用组词“袈裟”( jiā shā):和尚披在外面的一种法衣。
3、相关组词:袈裟、裟婆诃、佛袈裟、锦襕袈裟。 4、部首:衣,笔画;13,五行:金,繁体:裟,五笔:IITE。
上一篇:直径算周长公式有哪些?
下一篇:联想笔记本怎么进入bios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