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 歌词
教我如何不想她 歌词

《教我如何不想他》演唱:戴玉强作词:刘半农作曲:赵元任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刘半农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此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沉的诗。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后来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
五四以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了“她”取代女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并广为流传。歌手简介:戴玉强,1963年生于河北文安,中国内地男歌手,美声唱法。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扬州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工业大学艺术指导客座教授。截至2016年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
1989年底,戴玉强考上了总政歌剧团。1996年,夺得了中央电视台第6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二等奖,同年,他赴日本静冈参加了国际歌剧比赛,获得了第一名。2012年5月,主演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威尔第作品《假面舞会》;同年8月,参加在中国剧院举行的《光荣绽放》十大男高音歌唱家音乐会;同年9月,凭借歌曲《走向复兴》获得第12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4年,主演的歌剧《运之河》,斩获七项中国歌剧节大奖。
花非花简谱

《花非花》简谱歌曲:花非花歌手:廖昌永填词:白居易谱曲:黄自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扩展资料《花非花》,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教我如何不想他》中,2012-01-0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该歌曲其他版本1、王娟演唱的《花非花》,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江南韵味》中,由致力音乐公司发行于2006-05-22,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上海小荧星合唱团演唱的《花非花》,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叫卖小调》中,发行于2006-01-01,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曲作者

谱曲:赵元任,填词:刘半农。歌曲创作背景:刘半农爱好音乐,他曾与赵元任合作,由刘作词,赵谱曲,创作出上世纪30年代最为流行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日,刘半农前往赵元任家饮茶,适逢不少青年学生也在赵家小聚。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憨态可掬的土老头就是刘半农,遂有失态之举。刘半农便当场作首打油诗,自我解嘲道:“教我如何不想他,可否相共吃杯茶?原来这样一老朽,教我如何再想他?”。扩展资料:赵元任其他代表作:赵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 。
赵元任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刘半农其他代表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教我如何不想他 歌词

教我如何不想他歌词谁知道?

1.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歌词?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一九二〇年八月六日 伦敦赏析《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1920年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是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 刘半农是语言学家、诗人、小说家、翻译家,而且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
他在语音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对汉语四声的实验。在文字学方面,他的突出贡献,就是创造了汉字中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的“她”字。 他是中国白话诗的带头人,我读过他的诗集《扬鞭集》(《教我如何不想她》收集在这本诗集里),其中一些诗篇,内容非常通俗、平民化,很多句子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口语,甚至还有用家乡江阴的方言撰写的诗篇、记录的民谣。
关于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她的回忆录《杂记赵家》中有一段叙述。1930年前后,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她的那些女学生们非常爱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后来歌词作者刘半农奉命接掌该学院,刘半农穿了一件中式的蓝布棉袍子来到学校,女学生们偷偷议论:“原先听说刘半农是一个很风雅的文人,怎么会是一个土老头。
”杨步伟听到了,就告诉这些女学生:“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唱他写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就是那个他呀。”女学生哄了起来说:“这个人不像么。”还有的说:“这首歌不是你家赵先生写的吗?”杨步伟说:“曲是赵先生所谱,但歌词是他写的呀。
” 后来刘半农知道了这件事,为此而打油四句: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作曲者赵元任,是上世纪中国最有威望的语言学家。我年轻时曾经在高校从事过语言学工作,传说赵元任的听辨能力特别好,他外出考察方言,每到一个新地方,只要用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将当地方言的语音规律整理清楚。
作曲、唱歌是赵元任的业余爱好,他的业余音乐水平高于当时一般的专业音乐家。尤其是合唱曲的写作,他的水平高于一般。他的合唱曲《海韵》(徐志摩词)即使以现代标准来衡量,仍然是一首合唱精品。他的独唱曲也不同一般,就拿《教我如何不想她》来说吧,旋律优美、丰满,非但精确传递了歌词的精神,而且可以说提升了歌词意境。
赵元任在这首歌里,以十分娴熟的技巧安排了转调,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作品中,是很少见到的。这首歌曲用的是西洋作曲方法,但是旋律完全是中国味,而且不是一般地移植或改编民歌曲调,虽然赵元任自己在《歌注》中说:“有点像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末几字。”但是我觉得完全是一种新曲调。 关于《教我如何不想她》,我还想说四个问题: 一、《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最后一个字,究竟是男的“他”,还是女的“她”?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编辑的《赵元任歌曲选集》中用的是男他,可是在刘小蕙著作的《父亲刘半农》一书中,是用的女“她”。
上世纪20年代,白话文兴起、翻译文学涌现,汉字第三人称不分男女造成很多不便,此时刘半农提议造新字“她”。周作人先生在当时的《新青年》杂志(1918年8月)上透露了这个消息,引起了很大的正面和负面的反响。刘半农就撰文《她字问题》发表在上海时事新闻(1920年8月9日)。
时隔不到一个月,刘半农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小蕙在《父亲刘半农》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1920年9月4日,在伦敦作《教我如何不想她》,首次将“她”字引入诗句。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原作应该是女的“她”。
二、题目的“叫我”和“教我”不统一,我查了各种版本,似乎两个都用,即使在刘小蕙的《父亲刘半农》一书中,也有时用“叫我”,有时用“教我”,看来可以作为同义词通用。 三、在这首歌里出现了倒词,举例“叫我”两字,在演唱中听来就好似“脚窝”,香港的王沾先生曾经提及此点,歌曲翻译家薛范也曾对我说过此事。笔着认为:这是因为30年代是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的初创时期,作曲家们还没有重视汉语歌词的四声和音乐进行的关系,他们更重视音乐从整体上表达歌词的意境,在这一方面,《教我如何不想他》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范例。由于歌词和音乐的优美,80年来,并没有因为倒词而影响了这首歌曲的经典地位。
四、国内曾有人探讨《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她”究竟是谁?赵元任先生1981年回到中国时,有人请教了赵先生,赵先生回答说:这是想念祖国。 我个人从年轻时直到如今,都是把这首歌作为情歌来领会的,而且《教我如何不想她》初次发表的原名就是《情歌》,当然祖国之情也是情,但是从这首诗的用词造句来看,更接近男女爱情之“情”。 作为一首抒情诗篇,不必硬性地界定每个细节的具体意义,应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想象、意会诗歌的内涵。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