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复眼的昆虫有哪些?

复眼的昆虫有哪些?

最佳回答2022-10-21

复眼的昆虫有哪些?

复眼的昆虫有:1、蜻蜓:蜻蜓的复眼突出,触角小而不明显每只复眼由28万个眼晶体组成。蜻蜓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2、蜜蜂:蜜蜂的头部分别由三部分组成,眼、触角、口器,蜜蜂的眼由单眼和复眼组成。

每一只蜜蜂都有一对复眼和三只单眼,蜂王的复眼,每一只眼都由3000-4000个小眼组成;工蜂的复眼,每一只都由4000-5000个小眼组成;雄蜂的复眼,每一只都由多达8000个的小眼组成。三只单眼呈三角形,位于两只复眼之间,复眼在蜜蜂飞行用来观察远处,三只单眼是蜜蜂用来观察近处事物的,为辅助视觉。3、螳螂: 作为拥有良好视觉系统的螳螂,它的复眼搭配上灵活的脖子可以为它提供高达240°的水平视觉范围以及360°的垂直视觉范围,这在昆虫中绝对是值得羡慕的。

复眼的昆虫有哪些

复眼的昆虫有蝗虫、蟋蟀、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昆虫的眼睛包括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除寄生性昆虫外,一般昆虫都有一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什么昆虫有复眼?

01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 世界上差不多有1/4的动物是用复眼看东西的,像常见的蜻蜓、蜜蜂、萤火虫、金龟子、蚊子、蛾子等昆虫,虾、蟹等甲壳动物都长着复眼。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

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复眼(Compound eye)是相对于 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

它由多数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 细胞、视网膜细胞、视杆等结构,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 轴突从视网膜细胞向后伸出,穿过 基膜汇合成视神经。

一些节肢动物的复眼中含有色素细胞,光线强时色素细胞延伸,只有直射的光线可以射到视杆,为视神经所感受,斜射的光线被色素细胞吸收,不能被视神经感受。这样每个 小眼只能形成一个 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光线弱时,色素细胞收缩,这样通过每个 小眼射入的光线,除直射的光线到达视杆,光线还可通过折射进入其他小眼,使附近每个小眼内的视杆都可以感受相邻几个小眼折射的光线。

这样在 光线微弱时,物体也能成像。 家蝇的复眼约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约有28000个小眼。 小眼面的大小,不但在不同种的 昆虫中不同,而且同一个复眼中不同部位的小眼面也可不同,如雄性 牛虻,复眼背面的小眼面较大;有些 毛蚊(Biblio),其前后部的小眼面的大小也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区域。

这些变化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等有关。

有哪些昆虫都有复眼。

世界上差不多有1/4的动物是用复眼看东西的,像常见的蜻蜓、蜜蜂、萤火虫、金龟子、蚊子、蛾子等昆虫,虾、蟹等甲壳动物都长着复眼。昆虫的眼睛包括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除寄生性昆虫外,一般昆虫都有一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

1、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种群分布:飞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已知有10亚种,其分布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我国有3个亚种: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西藏飞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区的许多河谷与湖泊沿岸地带。

2、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复眼较大,一般为头长的1/4~1/2;单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线状排列;中单眼位于头背侧、颜面或额突顶端。分布范围: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黄河以南各省更多。

它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3、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

地理分布: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一记录。

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4、蜻蜓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分布范围: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

黄蜻全国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自治区。5、苍蝇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 3个龄期)、前蛹、蛹、成虫。苍蝇的寿命虽然只有1个月左右,一只雌蝇可产卵500-1000个。

复眼2 只,单眼3 只。口器为舔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危害:苍蝇表面的大量毛发,以及它的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均能携带病原体,然后通过与食物的接触传染给人类。

在进食过程中,苍蝇还会迅速排泄,而从后肠出来的排泄物也会传播病原体至食物中。苍蝇能够传播50种疾病,对畜禽养殖有影响的重要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那些昆虫有复眼?

所有的昆虫都有复眼。有一对复眼,是昆虫的代表性特征之一。

复眼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视觉器官,主要存在于一些节肢动物中,诸如昆虫类、唇足类、多足类以及鲎等,同时也比较罕见的存在于多毛类、部分蛤壳类以及一些棘皮类动物中。

复眼是哪些动物特有的

拥有复眼的动物有蜻蜓、蜜蜂、萤火虫、金龟子、蚊子、蛾子、苍蝇等昆虫,虾、蟹,等等。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

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

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圆形小眼组成。扩展资料:一、苍蝇苍蝇属,体型小型到中型,触角短,仅 3 节,末节末端有节鞭或末节背面有一根羽状刚毛,称触角芒(arista)。复眼2 只,单眼3 只。

口器为舔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翅退化为平衡棒(halter),隐于前翅基部的翅瓣下。

二、蜻蜓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三、蜜蜂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

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威拉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九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多为地理隔离的自然亚种,人工选育的蜜蜂品种多为杂交种。四、萤火虫萤科(Lampyridae)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六足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属于花萤总科的一科,另外两科分别为红萤科(Lycidae)和花萤科(Cantharidae)。

萤科通称“萤火虫”,广东话也有称为“打火虫”。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记载10属54种。常见种类:中华黄萤(Luciola chinensis L.),山窗萤,黄缘萤。

五、金龟子金龟子是鞘翅目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的通称。其幼虫(蛴螬)是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危害严重,常将植物的幼苗咬断,导致枯黄死亡。多种成虫又是农作物、林木、果树的大害虫,因此,正确鉴定种类学名,研究和掌握其分类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对控制金龟子的危害,确保农、林业增产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cma报考条件

下一篇:四大洋七大洲是哪些?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