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怎么读?
樊怎么读?

1、樊拼音:[fán]2、释义(1)笼子: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喻不自由的境地)。(2)篱笆:樊篱(喻对事物的限制)。
(3)纷杂的样子:“樊然淆乱”。
(4)姓。樊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樊姓出于姬姓。扩展资料:1、相关组词(1)樊笼[ fán lóng ]: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2)林樊[ lín fán ]:指林边。(3)樊南[ fán nán ]:唐 代诗人 李商隐 的别称。(4)笼樊[ lóng fán ]:鸟笼。
(5)樊鹿[ fán lù ]: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2、樊(Fán)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形成于西周,是周文王的后代,其始祖为樊仲山甫,史称姬姓樊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周文王的儿子虞仲有孙名仲山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人统治的疆域扩大,号称“宣王中兴”。由于仲山甫功勋卓著,宣王封他为樊(今河南济源县东)侯,他的子孙即以樊为姓,樊氏。(2)出自子姓,起源于商代,是成汤王的后代,史称子姓樊氏。
据<左传>所载,商汤的后裔子孙,在商中期以后,形成了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七大族,其中有樊姓,子孙一直沿袭下来。商朝灭亡之后,周武王把商的遗民七族,划归齐国管辖,故战国前后,樊姓多在齐、鲁一带。孔子的弟子樊迟,便是商人七族中樊姓的后人。(3)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
东汉时,巴郡、南郡蛮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省长阳西北)。
樊怎么读? 樊的读音

1、樊拼音:fán。 2、本义:笼子。
如: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喻不自由的境地)。
衍义:引申指“篱笆”。如:樊篱(喻对事物的限制)。衍义:引申指“纷杂的样子”。如:“樊然淆乱”。
衍义:又用作姓。 3、相关组词: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林樊:指林边。
樊南: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别称。 笼樊:鸟笼。 樊鹿:樊篱中的鹿。
比喻失去自由者。
樊怎么读 樊怎样读

1、樊拼音:[fán]。 2、释义 (1)笼子: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喻不自由的境地)。
(2)篱笆:樊篱(喻对事物的限制)。
(3)纷杂的样子:“樊然淆乱”。 (4)姓。樊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樊姓出于姬姓。
“樊”怎么读

樊:fán 。《说文解字》:“樊,鷙(騺)不行也。
从(?)、从棥,棥亦声。
鹰隼之属见笼不得出以左右攀引外是樊之范式。本义:笼子。如: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喻不自由的境地)。樊姓简介:樊姓,中国姓氏,一出于姬姓,一出于子姓,以国为氏,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樊姓发祥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人口221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
樊,这个字怎么读

樊[ fán ]樊[ fán ]基本解释笼子。
纷杂的样。
组词鸟入樊笼[ niǎo rù fán lóng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樊灌[ fán guàn ]汉 武将 樊哙 与 灌夫 的并称。
山樊[ shān fán ]山旁。 亦指山中茂林。玉樊[ yù fán ]1.明末诗人夏完淳有《玉樊堂词》一卷。
后世常以“玉樊”称其集。 2.指夏完淳。樊桐[ fán tóng ]传说中的山名。
樊南[ fán nán ]唐 代诗人 李商隐 的别称。造句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樊哙原来只是一个屠狗之辈,成了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陈平在乡下的时候,偷鸡摸狗,与嫂子通奸,刘邦对他言听计从。
襄樊城当汉水之曲,上通秦陇,下控荆楚,形势扼要,自古为兵家攻守必争之地;古时南船北马,即以处为分界。
樊字怎么读 樊字简单介绍

1、樊,拼音为: fán,意思有: (1)篱笆:樊篱。 (2)姓。
2、相关组词: (1)脱樊:逃出樊笼。
(2)樊桐:传说中的山名。 (3)笼樊:鸟笼。 (4)樊槛:指囚笼。 (5)樊橑:整齐排列的屋椽。
(6)樊棘:荆棘篱笆。 (7)樊桃芝:菌类植物的一种。 (8)樊鹿:樊篱中的鹿。
比喻失去自由者。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