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字怎么读
悼字怎么读

悼的读音是dào。部首:忄笔画:11五行:火五笔:NHJH基本解释悲伤,哀念:哀~。
组词:哀悼、悼念、悲悼、伤悼、悼唁、悼词扩展资料: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业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
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吊文内容较诔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可以说吊文是中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
悼怎么读?

拼音:dào(声母d,韵母ao,四声)基本字义:悼,汉语一级字,读作悼(dào)。”悼”是形声字。
小篆从心(表示与人的内心有关),卓声。
隶变后楷书写作“悼”。陈地和楚地把恐惧叫做悼。从心,卓声。
“悼”的本义为恐惧。伤痛是人所恐惧的,故引申指悲痛、哀伤。扩展资料笔顺:组词解释:1、悼念[dào niàn]怀念死者,表示哀痛:沉痛~。
2、哀悼[āi dào]悲痛地悼念(死者):~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3、悲悼[bēi dào]伤心地悼念:~亡友。4、悼亡[dào wáng]悼念死去的妻子,也指死了妻子。5、悼唁[dào yàn]悼念死者并慰问死者亲属:致电~。
悼怎么读 悼如何读

1、悼读音是:(dào)。 2、“悼”这个字当作名词使用时,指的是年幼的儿童;当作动词使用时,这个字指的是饱含悲伤的情感去怀念(某人或某事),“悼”这个字现如今最早可以溯源到小篆当中,尚未在金文于甲骨文中见到其踪迹。
2、哀悼 意思:“哀”即悲伤、哀伤之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满怀悲伤之情怀念死去的人。
例句:今年的清明节,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的举行了一场哀悼抗疫烈士们的活动。 3、追悼 意思:“追”也就是追怀之意,这个词的意思是对死去的人表达追念哀思的行动。 例句:“追悼之怀,怆然攸伤。”——曹丕《赠谥邓哀侯诏》 4、悼念 意思:指的是对已经过世的人表示哀痛地怀念的行动。
例句:悼念先贤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他们伟大的同时,也希望他们身上不凡的品格能够感染我们每一个人。
“悼”字怎么读?

dào悼dào释义:〈动〉1.(形声。从心,卓声。
本义:恐惧)2.同本义悼,惧也。
陈楚谓惧曰悼。——《说文》隐悼播越。——《国语·晋语》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怵悼栗而耸兢。
——张衡《西京赋》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3.悲痛;哀伤悼,哀也。——《广雅》七年曰悼。
——《礼记·曲礼》。注:“怜爱也。”年中早夭曰悼。
——《周书·谥法》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4.悼念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又如:悼恩(感怀恩德)〈名〉指年幼之人 。
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造句:(1) 清明节那天,大家前往烈士陵园悼念革命烈士。(2) 三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人们用这方式来悼念这位老干部。(3) 人民群众胸戴白花来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4) 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焦裕禄同志。
(5) 李芬的伯父在美国死了,她却无法取得入境签证前去悼念,唯有望洋兴叹了。
楚悼王中悼怎么读

楚悼王中悼读作:dào悼简体部首:忄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繁体部首:心部,五笔:NHJH,仓颉:PYAJ四角:91046,结构:左右,电码:1902释义:悲伤,哀念:哀悼。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悼栗[dào lì]亦作“悼栗”。2、嗟悼[jiē dào]哀伤悲叹。
3、悼慑[dào shè]害怕。4、悼怵[dào chù]感伤。5、悼悔[dào huǐ]感伤悔恨。
赵悼襄王悼字怎么读

悼:读音 dào 部首:忄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NHJH 五笔98:NHJH 仓颉:PYAJ笔顺编号:44221251112 四角号码:9104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BC基本字义1. 悲伤,哀念:哀~。
《动》2.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3. 同本义 [be afraid of]悼,惧也。
陈楚谓惧曰悼。——《说文》隐悼播越。——《国语·晋语》恐惧从处曰悼。
——《周书·谥法》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
注:“动也。”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4. 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5. 悲痛;哀伤 [mourn]悼,哀也。——《广雅》七年曰悼。
——《礼记·曲礼》。注:“怜爱也。”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诗·卫风·氓》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6. 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7. 悼念 [mourn;grieve]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8. 又如:悼恩(感怀恩德)《名》1. 指年幼之人 [young]。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赵悼襄王(?-前236年)是战国末期赵国君主,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
赵国太子在秦国为质,应回国即位。但在大臣郭开的帮助下赵偃即位,廉颇愤而离去。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使李牧攻燕,取得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
赵悼襄王六年,封秦王逃弟长安君于饶。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秦攻赵,悼襄王卒。
赵悼襄王生平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卒,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赵迁的母亲是歌女,悼襄王昏庸,因悼襄王宠爱其母,遂废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立素无德行的赵迁为太子。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赵迁继位,是为赵幽缪王。 赵王迁七年(前229年),秦人发大兵攻赵,李牧、司马尚率兵御敌,秦不能克。
赵王迁平素行为不正,听信谗言,重用郭开。秦施离间计使赵王诛良将李牧、免司马尚,以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他们的职务。赵葱兵败,颜聚逃跑,因此赵王迁投降。
次年十月,邯郸并入秦。 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秦军报复。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
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 秦王赵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上一篇:痛风的快速止痛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靖怎么读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