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字的读音是什么?
“缶”字的读音是什么?

“缶”字的读音是:fǒu 释义: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
下面是“缶”的本体。
“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
也有铜制的3.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4.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5.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击缶出自:1.《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 宛丘 之道。”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 秦王 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 为 赵王 击缻。
’”3.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扩展资料缶出处:1.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说文》2.盎谓之缶。——《尔雅》3.贰用缶。——《易·坎》4.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
按,钟聚也。5.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6.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7.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8.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
缶怎么读

fǒu。
笔顺: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缶,汉语二级字,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基础释义: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2、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详细释义:〈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
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
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说文》。盛酒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也用于盛流质食物,源自同形陶器。这里的缶是指尊缶,而不是浴缶。古人用缶多是陶质。考古发掘发现,只有较大的少数墓中才有青铜缶。《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经节,象形。
”可见,青铜缶的祖型当是陶缶。
缶怎么读?

缶读音fǒu,声母f,韵母是ou,声调是三声。部首:缶 笔画数:6 笔顺:撇、横、横、竖 、竖折/竖弯、竖。
字义: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2、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击缶[jī fǒu] 亦作“击缻”。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2、土缶[tǔ fǒu] 一种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也可用作打击乐器。3、庄缶[zhuāng fǒu] 战国时庄周之妻死,惠子吊之,庄周方箕踞鼓盆而歌。4、抚缶[fǔ fǒu] 敲击瓦制乐器,作为歌唱时的节奏5、瓦缶雷鸣[wǎ fǒu léi míng] 比喻庸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缶这字怎么读

fǒu部 首: 缶笔 画 :6五 行: 水五 笔 :RMK名称 : 撇、 横、 横、 竖、 竖折/竖弯、 竖、基本释义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详细释义〈名〉(象形。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
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盛酒浆的瓦器。
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说文》盎谓之缶。——《尔雅》贰用缶。——《易·坎》以二缶钟惑。
——《庄子·天地》。按,钟聚也。有孚盈缶。
——《易·比》。郑注:“汲器。”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击瓮叩缶。
——《史记·李斯传》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汲水的瓦器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考古]∶一种陶瓷乐器 [ fou ,a clay musical instrument]不鼓缶而歌。——《易·离》〈量〉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
一说三十二斗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钟。——《小尔雅》又如:缶米(一缶的米。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