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型人格特征
回避型依恋实际上是一种无依恋,即不对依恋对象形成依恋关系的一种依恋模式。
回避型依恋的人,对依恋对象表达出来的,更多的是“不在意,不在乎,反正我玩得很好,你影响不到我”,其实就是不想依恋对方、不需要依恋他人、通过无欲无求来达到某种平衡。在有些依恋理论中称其为疏离型依恋,其实这个名称更贴切一点。
这种回避型,更多地符合一种心理防御策略,让对方不要成为“对我很重要、能对我施加很大影响”的人,以此维护内心的平和,避免因为“关系”的不稳定或不可控,而使自己频繁陷入焦虑之中,所以被定位成“高回避-低焦虑依恋模式”。
表现
1、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2、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3、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4、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旦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表现:
1、回避型依恋的性格,一般是冷漠或冷酷,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追求。
2、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会表现出热情,一旦确立了亲密的关系,因为过于亲密是痛苦和恐惧,所以会有冷淡的倾向。
3、因为避开了过于亲密的接触,所以看起来很独立。
4、配偶的亲密行为使患者感到痛苦和被控制,想要自己的空间。
回避型人格障碍需采取治疗措施:
1、消除自卑感,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感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指出自卑者的谦虚、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和做事谨慎等的优点不要其保持自卑,更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下一篇:小本餐饮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