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指多少岁
花甲之年是指60岁。
古人认为,10岁以下黄口,10岁称为髻年,13-14岁(女)称为豆蔻年华,15岁(女)称为及笄之年,16岁(女)称为碧玉年华,30岁(女)称为半老徐娘,20岁(男)称为弱冠,30岁(男)称为而立之年,40岁(男)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命之年、半百,60岁称为花甲,70岁称为古稀,80岁称为杖朝之年,80-90称为耄耋之年,100岁称为期頣 ,人瑞。
我国的干支纪年的传统中认为,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花甲是多少岁
花甲是60岁。
花甲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huā jiǎ zhī nián,因为六十年为一花甲,所以花甲之年的意思是人到了六十岁了,也可称耳顺之年。
拓展:
1、豆蔻年华:
有一点古代和现代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对年龄比较敏感的往往是女性和老人,比如我们大家问女孩年龄的时候,会带上“芳龄”,问老人年龄会带上“高寿”,所以今天咱们就着重讨论一下女性和老人“专用”的年龄词汇。
首先就是在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豆蔻,这个词有对应的成语,即“豆蔻年华”,这是多少岁呢?一般来说是指13岁到14岁的女孩。
2、及笄之年:
及笄还有一个别称,为“既笄”,同样有一个对应的成语叫做“及笄之年”,这是指多少岁的女孩呢?就是豆蔻和碧玉之间的15岁少女。
这源自于我们汉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在女孩子年满15岁的时候,就可以结发了,其中用到的工具就是笄,用它从头发中间穿过,意味着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生命阶段,这个笄实际上就是一种装饰头发用的发簪。
3、花甲之年:
这涉及到了古代常用的一整套历法——干支纪年法,这套纪年系统,是以天干和地支相互之间错位搭配而成的,现代的年轻人一般很少能够准确的推算出,这里咱们也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简单的来说,以甲开头,依次搭配12地支,就有了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甲子年”、“甲午年”、“甲辰年”等说法,这样搭配12地支完整的走一圈,在古代被称为“周甲”,亦称为“花甲”,也就是60岁的意思。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花甲指的是60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古代没有日历的时候,就以10天干和12地支来计算历法。天干和地支两两组合,轮完一次正好是六十年。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花甲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其它年龄及称谓:
1、襁褓:指的是不满周岁。
2、孩提:指的是两至三岁。
3、始龀、韶年:指的是男孩八岁。
4、总角:指的是幼年泛称。
5、垂髻之年:指的是指儿童。
6、黄口:指的是十岁以下。
7、幼学:指的是十岁。
8、舞勺之年:指的是十三至十五岁。
9、志学:指的是十五岁。
10、舞象之年:指的是十五至二十岁。
11、弱冠:指的是二十岁。
12、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
花甲是对60岁以上老人的简称。
是古代的一种年龄称谓。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上一篇:广州市花是什么花
下一篇:双重否定句怎么改 双重否定句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