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话体系中夜叉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起源?
随着**《哪吒》的火爆,巡海夜叉又一次成为令大家记忆深刻的神话形象,其实从各版本的《西游记》大流行时,夜叉就已经成为了神话中反面人物里一种不可或缺的形象。那么夜叉到底是什么?这种神话形象又是怎么来的呢?
先沉下心来细品"夜"和"叉"两个字,这两个汉字组合起来有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如果没有,那便是硬凑到一起的,也就是说可能是音译。没错,其实这种神话形象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梵文的原文是"yaksa",由于输入法无法输入梵文,里面的"s"并不是这么写的,但也无需深究,它的读音有好多种汉语翻译,比如"阅叉"、"药叉"或者"夜乞叉"。
在印度神话中,这是一种行动迅捷、强壮有力且长相丑陋的"死物",没错,不是"生物",实际相当于咱们神话中的"鬼"。传入之后由于音译里都有个"叉"字,于是就幻想这个物种是手持叉子当武器的,又由于各种音译中,"夜"字与鬼怪相关性最高,于是"夜叉"这一称呼叫的最为广泛。
那么实际上夜叉在印度的原本含义是怎样一种存在呢?在印度的神话体系中,大梵天是为至高之神,罗刹和夜叉这两种"半神"均是从大梵天脚掌中孕育出来的。两者虽然出自同宗,能力也不相上下,但却常常互相敌对,原因在于罗刹憎恶人类,而夜叉对人类更加友善。在印度神话中,这一个点是咱们比较难想象的,夜叉虽然有吃人的能力,性情也比较凶悍,但它们受佛陀点化,早已成为半神中的"护法",甚至进入了天龙八部众之列。
回过头来看咱们神话中口口相传的夜叉,其实其身世还是深受了印度神话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直译一个名称过来那么简单。既然已经进入佛陀所封禅的其中一个"神职部门",那么这就意味着夜叉的定位是一种长相丑陋、性情凶悍但因受点化而忠于职守的"公司在编人员"。其实咱们神话中也将它如此定位了,又由于它的"工作单位是分公司"天龙八部众,古代的百姓就将其简单的理解为"龙的部下"。而在咱们神话体系里龙族是掌管江河湖海的,所以就将夜叉按照它在印度神话中原有的定位,将其安排在咱们神话中龙宫这个“单位”做"正式工"。
在两大神话体系中共同存在的夜叉,虽然定位及其相近,但由于一个是"护法",一个是在水里的巡逻的,于是从形象上越来越分道扬镳。如果你去翻看咱们神话中各个版本的夜叉,除了头部一直保持一种印度神话气质外,身体的颜色开始越来越"水族化",甚至有的脚变成了鱼尾,再加上从音译就开始"无中生有"出的武器叉子,整体形象就与印度神话中完全是两个物种了。
还有的形象中你会看到它背上有翅膀一样的"鱼鳍",其实在印度神话中,原本就有空行夜叉和地行夜叉两种,空行的本就长着一对翅膀用以飞行,身体会在红、黄、蓝三色中随机变换,头会在人、牛、马中变换,对待人类比较喜欢恶作剧。地行的则丑陋至极,眼睛一个长在头顶上一个长在下巴上,鼻孔也一个朝天一个朝地,有时还能伸出脸庞,有时又缩入脸庞内,可以说不仅丑陋,而且令人恶心。在受点化之前,地行夜叉是喜欢害人的。
虽然在其最初形象中陆、空都有,唯独没有"海行夜叉",但咱们神话中其实把陆空两种形象融合了,并且只有海夜叉。其实这一形象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咱们神话中"非黑即白"的两大阵营形象太多,需要几个像夜叉这样的,身份既是神仙里的官兵,长相又一点儿都不正义,除了忠实的完成龙王的命令外,其他不设置任何优点,这就促成了作者想要的结果,即哪吒打死它违反了天条,却又不被人们所怜悯,不会因此而觉得哪吒太狠。
请问?夜叉,罗刹,修罗什么意思
母夜叉的意思是:比喻丑陋而凶恶的女人。
“母夜叉”是一个不雅叫称,用来针对个性野蛮的女性。“母夜叉”即夜叉婆,意指性格凶悍的妇人。例如四大奇书之一《水浒传》中的孙二娘就被称作母夜叉。
关于“夜叉”的人物,如在杭州的瓦子、勾栏里曾风靡一时的“小说”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中的相扑高手李贵的绰号便是“山东夜叉”。又据《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所记,每当霜降之日,西湖苏堤上便有精彩纷呈的马戏表演,其中一个节目叫“夜叉探海”。
明代杭州人陆人龙《型世言》第九回还对“夜叉”的形象作了这样的描绘:“只听得林子背后,风起,跳出一个夜叉来,但见:两角孤峰独耸,双睛明镜高悬,朱砂鬓发火光般,四体犹如蓝靛,臂比刚钩更利,牙如快刀犹,吼声雷动小春天,行动一如飞电。”
母夜叉一名的来源被认为是《水浒传》,该头衔的主人是孙二娘。她的父亲叫孙元,绰号也是夜叉,不过是“山夜叉”。夜叉(Yaksa),本义“以鬼为食的神”,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夜叉原本是印度神话的一种神怪,后来被佛教吸收,并且流传到中国,成为天龙八部之一。
夜叉是佛教世界中的一种护法神,性格凶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母贫父富,所以生下来就具有双重性格,即吃人也护法;梵语称作YAKSA。
罗刹(梵名raksasa)指食人肉之恶鬼。又作罗刹娑、罗叉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意译作可畏、护者、速疾鬼。女性之罗刹称为罗刹斯(raksasi),又作罗叉私。《慧琳意义》卷二十五中记载:“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书卷七又说:“罗刹娑,梵语也,古云罗刹,讹也(中略)乃暴恶鬼名也。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
修罗:天神
阿修罗:天神的敌人
人物出自印度教神话。修罗、阿修罗都是印度教主神大梵天的儿子。
梵天:在印度教神话中他是世界创造者,宇宙之主。
梵天创造世界:世界混沌初开,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孤独惆怅,于是就开始创造世界。创造出一切生物、恶魔、灾难、情感、欲望及一切矛盾相对的冷热、痛苦欢乐……甚至连“毁灭之神”湿婆和“世界的拯救者”毗湿奴也是他创造出来的。
梵天创造了天地之后感到非常疲乏,于是把统治世界的权利交给他的后代:修罗和阿修罗。
修罗,我们中国人把他叫天神。阿修罗的“阿”,梵文“阿”是否定冠词,阿修罗即“非修罗”的意思。
修罗、阿修罗们本都是兄弟。阿修罗比天神出生的早些,称为兄长。阿修罗非常强大,聪明而且懂得魔法,能随意隐形,财宝数不胜数。本来,阿修罗是极为虔诚和道德高尚的,严格遵循神圣的教礼,幸福总是伴随着他们。可是后来他们因自己力量雄厚,才智超群,变得傲气十足,专横跋扈。他们不再受到眷顾,幸福转向天神――即修罗。
在印度教神话中有一篇著名的《搅拌乳海》,就是描写许多世纪以来,修罗和阿修罗惟一的一次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长生不老的琼浆玉液。
吴哥窟中许多桥梁都是以修罗和阿修罗的搅拌乳海为故事题材的雕塑。
1.吴哥城中以搅拌乳海为题材的桥梁。左侧是修罗们,右侧是阿修罗们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