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大熊猫为什么吃竹子不吃肉

大熊猫为什么吃竹子不吃肉

最佳回答2023-12-14

大熊猫吃竹子不吃肉是因为需要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科学家推测,始熊猫在远古时期,还是以肉食为生,后来经历冰川,许多动物在这个时期灭绝,导致大熊猫的食物骤减。所以熊猫不得已于将饮食从肉食向素食转变,开始以竹子为生。

大熊猫的臼齿特别宽大,适于磨碎竹的纤维。迄今大熊猫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征“犬齿”,大熊猫爱吃箭竹、墨竹、水竹,尤其爱吃竹笋。

竹笋、嫩竹叶和嫩枝干,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半纤维素、果胶等,可以从中获取能量。而且竹子相对其他食物来说,竹子分布广泛,容易获得,与大熊猫进行抢食的竞争者少。

但由于大熊猫所需能量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为了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平衡,大熊猫每天有十多个小时都在吃竹子。

因为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很难找到肉食,于是食性出现改变,为了生存它们开始吃轻易能找到的竹子。

大熊猫每天都极少消耗自己的体能,其程度跟出了名的懒的三趾树懒有得一拼,这得益于极少的运动量和低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极度濒危的大熊猫是世界八大熊类中唯一的素食主义者。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进化出了可以处理肉类的消化系统,但现在竹子占据了它们所吃食物的99%。竹子是很难被消化的,大熊猫必须吞食很多来保证生存。

熊猫最爱的竹子:

1、箬竹

叶片非常大,大到可用于包粽子,做斗笠,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 耐寒性较差。大熊猫一般只采食竹叶,冬季由于气温霜雪影响,竹叶质量变差,大熊猫喜食程度下降。笋期4-5月。

2、苦竹

苦竹为禾本科植物,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高3-5米,山地普遍野生,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低山、丘陵、平地均能生长,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苦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其竹笋 5-6月采收。大熊猫主要采食苦竹的竹秆,因为它的秆比较粗大。苦竹营养成分含量较低,一般只作后备竹类。

3、刺竹

又称刺钩竹,植株丛生,有刺。主要产地是四川(古兰、叙永、长宁、峨眉、乐山、雷波)和贵州(绥阳、沿河)两省,多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300米的地区,一般种植于屋宇的周围或旷地上。常营造作围篱或作防风林。竹材坚韧不易虫蛀,用于建筑、家具、农具等。刺竹竹叶营养价值较高,竹秆则粗纤维含量较高,笋期10月。因此,大熊猫主要采食竹笋和竹叶,基本不采食竹秆,是野外大熊猫的主食之一。

继续浏览:熊猫为什么吃竹子  

上一篇:黑暗是什么?什么是暗物质?

下一篇:乳铁蛋白奶粉你们知道哪个牌子好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