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道德与法治介绍?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介绍?道德与法治

最佳回答2022-12-22

道德与法治介绍:《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小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初中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

道德与法治介绍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从2016年9月1日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介绍

本套教科书将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专门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小学涉及30部法律法规,中学涉及50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道德与法治是什么意思?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扩展资料: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

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道德与法治

道德和法治不是对称概念。道德和法律是对称概念,德治和法治是对称概念。

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劝导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1.区别①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②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联系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

道德与法治的栏目简介

山东卫视新推出的《道德与法治》栏目,就是秉承弘扬法治精神的主旨,力求更为广泛地传播法治观念。探求事件背后的真相,聆听影像背后的故事,挖掘案件当事人的心理根源,展现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彰显社会大众的人文情怀。

1月21日,改播普法栏目剧,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栏目剧形态,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等手法,广泛搜集素材进行二度创作,生动普法,弘扬正气,震慑犯罪。时长由最初的60分钟先后调整至80分钟、90分钟,12月1日起至今为每期130分钟。这档栏目将以新颖的讲述方式紧贴世间万象,全面、深入地报道法治热点,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普及法律知识,警醒人们远离犯罪,远离危险。以全新的视角度关注涉及公众生活的法律事件、法律问题,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葛、矛盾、困惑和诉求。

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人的特殊生存境遇和精神氛围,把视点拓宽到对当事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物命运变迁和曲折情感的读解,反映个体在案件经历中的所思所想及其最终命运,从而彰显法制案例的深层内涵。

道德与法治的介绍

道德与法治是一档早间档栏目剧,于2012年1月14日开播,1月21日,改播普法栏目剧,每期节目播两个故事,12月1日,扩版到130分钟,每期播三个故事,成为播放时间最长的一档电视栏目剧。该节目由张林、李敏、芝麻、孙亮,赵旭,王晓龙主持,每日7:34分在山东卫视播出。

道德与法治课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个方面内容,是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有着独特的价值。怎样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呢?小编汇总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给大家支招。

时政热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延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读报纸、看新闻的好习惯,关注国家和家乡青岛市的发展变化,增强敏锐感,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02联系实际,全面分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生命和灵魂。

同学们要注意把重大新闻时事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多层面、多角度用教材知识对新闻进行全面分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知识系统整合的能力。03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与正确的方法往往会让人受益终生。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做到以下“五会”:会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前阅读教材,了解将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将所学知识了然于心。

将要学习的知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归类,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要通过听老师的讲授抓住知识要点,把重点、难点、易疏忽点、易混淆点等在课本上标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学活、学透,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温故而知新”。每学完一单元、一课、一框内容,都应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要结合教材和笔记,理清知识脉络,“连点成线、结线成网”,梳理思维导图,加深理解。

要学会查缺补漏,在作业或检测以后,及时地对其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建立一个错题档案本,并在每个题后面分析失误或出错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04明理导行,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化和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鲜明特征,同学们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将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05改进学习方式,加强自主探究。同学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社会热点、文化典故等背景材料,自主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处理信息、活动体验等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重新建构知识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有法,但无定法。

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用心学习,就能学好道德与法治课,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

继续浏览:

上一篇:intoyou介绍?intoyou品牌怎么了

下一篇:x战警剧情介绍?电影《X战警》1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