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最佳回答2022-12-22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是在斯威夫特的笔下,格列佛船长首先抵达了小人国的故事。小人国国民的身高只有6英寸,国内党派倾轧,战祸连绵不断。接着,格列佛来到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利佛自豪于英国的政治与军事,却受到国王的谴责。然后,格利佛还游历了飞岛国和慧马国。斯威夫特凭借杰出的想象力以及夸张的模仿与戏谑,刻画了主人公格列佛周游列国的怪诞经历,既讽刺了英国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也谴责了所谓文明社会的种种肮脏现象。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概括

《格列佛游记》的主要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四个奇幻国家的奇妙历险故事。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第一卷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第二卷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以此,讽刺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尔虞我诈的现象,痛斥帝国主义殖民者侵略扩张的丑陋本质。

第三卷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飞岛国)游记。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第四卷慧骃国(马国)游记。

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讽刺了人类社会的邪恶、肮脏、丑陋。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是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妙经历。《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扩展资料
1.作品影响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受到读者喜爱,一周之内售空;三周售出一万册。出版几个多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在中国是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2.作品评价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英国作家司各特
3.作者简介乔纳桑·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贫困家 庭,由叔父抚养成人。

英国18世纪的讽刺文学作家,也是散文家。

《格列佛游记》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卷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们捆了起来,但后来由于他表现温顺并答应接受某些条件,小人国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

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在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陆地。

这陆地叫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十二。

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竟把他带到市镇,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

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救,终于又回到英国。

第三卷写的是飞岛国。这一卷比较松散,铺得较开,写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游历为中心,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 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贤马国(“慧骃国”)的所见所闻。这是历来最为争议的部分。

在那里,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骃的放逐,满心怅惘地回到那块生他养他如今却叫他厌恶的故土,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在一起度过自己的余生。 在这些虚构的国度里可以找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痕迹。作品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对英国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讽刺。如小人国里的高跟鞋代表的是当时的辉格党,而低跟鞋代表的是托利党,关于打破鸡蛋是从大的一头打还是从小的一头打的争论反映了宗教战争。

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首版在一周内售完,并立即被译成法文和荷兰文。

18世纪末叶出现了改编的小册子。伦敦塔巴特出版社于1805年首次出版了专门的儿童版本,并附有三幅彩色铜板插画。迄今的儿童版本一般只涉及格列佛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奇遇。

《格列佛游记》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其勾想手法、离奇描写在英国儿童文学史上有开拓意义。 格列佛游记〉用“大人国”“小人国”(国名)讽刺了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喜剧的色彩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慧骃国) 格列佛游记 的主要内容 乔纳森·斯威夫待(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 主派的创始人,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 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

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 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 是穷孩子的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烦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 在于历史及文学。凭着一纸表示不堪深造(其实他后来还是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 的“特许文凭”,他只好到母亲的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处境无异于 “识字的奴仆”。不久,他便以见解精辟、讽刺犀利的文章显示了才华。

他的一篇 揭露政府贪污行径的政论,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战,以至有人称那项和约为“斯威夫 特和约”。他后来虽然成了首相的亲信和女王演说词的起草人,成为别人巴结的对 象,但仍以清贫为荣。 斯威夫特没有官衔,给报社审稿不取报酬;哈利首相给他写文章的奖金,被他 愤而退回,声明自己不是被雇佣的文人墨客。

女王及其要巨终因畏惧他的声望和讽 刺文章的影响,将他逐出伦敦。他到都柏林后积极投入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 斗争,接连发表了战斗性极强的文论,使英国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敛。斯威大 特深受爱尔兰人民热爱,在他因匿名作品被当局悬赏缉捕时,人们保护他;在他最 后一次访英归来时,人们鸣钟举火,用仪仗队簇拥他返回寓所。斯威夫特晚景凄凉, 亲人去世,头晕耳聋,每逢清醒,仍执笔写作,直至七十八岁逝世。

斯威夫特的传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1726)流 传最广,也最为各国读者所喜爱。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 四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 的理想。

虽然格列佛起初以为小人国与英国毫不相像,但实际上小人国却是英国的写照。 透过那似是荒谬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

格列佛游记四个部分主要内容


1.第一部分主要内容: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

后来,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2.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

这里的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后来,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

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3.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格列佛所乘的船遭海盗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

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

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4.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骃国”。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应主人的邀请,他谈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马是畜生,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扩展资料:《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

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格列佛游记》总共有四卷,以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出海冒险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

外科医生格列佛,从小就相信航海冒险会交好运。1699年他受聘于“羚羊号”,远航南太平洋。途中遇风暴,船触礁沉没,他只身脱险,上岸便沉睡在草地上。醒来发现自己被紧缚在地上。

这里是小人国利力普特,这里的人只有六英寸长。他想挣扎,小人们便用箭猛射,他只好做了俘虏,被马拉到京城献给国王。该国挑选官员是以在悬空的绳子上跳舞的技术好坏而定,很多人不惜摔断脖颈,拼死一搏。

该国两党之争,是由于鞋跟的高低不同而引起的。该国与邻国不来夫斯古的战争,是因吃鸡蛋应该先打破大头还是小头而引起的。利力普特国王一心想灭掉不来夫斯古,便派格列佛去把敌国舰队全掠过来。

但格列佛不愿意,便泅水逃到不来夫斯古,修好小船启航回家。第二卷描述了格列佛又遭遇海难后,在巨人国的经历。在家过了一些日子,格列佛又乘“冒险号”再次出海。

船遇风暴,漂到巨人国,他被一农民当作玩物送给小女儿玩。为了赚钱,这个农民把他带到镇上去表演把戏,累得他奄奄一息,眼看无利可图便把他卖给皇后。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军队、法庭、财政和近百年历史。但在国王的诘问下,反而显得英国的制度并不很高明。

格列佛思乡心切,托故来到海边,睡在小箱子里。箱子被鹰错当成乌龟叼了起来,掉进大海。他被一艘船救起,几经周折与艰辛回到英国。第三卷描述了格列佛在航海途中遇到海盗袭击后,在小岛的经历。

回家后不久,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在海上遭贼船劫持,他被单独放在小帆船上,漂流到小岛上。一天,他发现空中有一个飞岛。飞岛上的勒皮他人把他吊了上去。勒皮他人相貌古怪,衣饰奇异,整天沉思默想,担心天体突变地球爆炸。

全国缺吃少穿,土地荒芜。离开飞岛,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总督能召唤鬼魂,格列佛因而见到了亚历山大、恺撒等古代帝王将相。

在与古人交谈中,格列佛发现史书上的许多记载不符史实,甚至颠倒是非。而后,他又游了拉格耐格古国,再经日本回国。第四卷描述了格列佛在智马国的经历。

四个月后,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智马国。在这里他遭到形状像人,名叫“耶胡”的动物的攻击,幸亏一匹智马救了他。“智马”是一种有理性的马,是该国的主人。

“耶胡”则无理性,淫荡贪婪好斗。受到“智马”各种美德的感化,格列佛决心定居智马国。无奈主人决定消灭“耶胡”,格列佛由于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而幸免,但须立即离境。

他回到英国,看破红尘,终生以马为友。《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出色的讽刺作品之一。鲜明的虚构与逼真结合在一起,使本书读起来既引人入胜,又十分令人信服。属于寓言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各国的风景人情。

这本书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对宫廷、议会、司法、军警及殖民政策的黑暗,都给予了深刻的揭露与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社会理想。小说共分四卷,前两卷情节生动,结构完整,后两卷比较凌乱松散。就写作艺术而言,《格列佛游记》想象丰富,情节离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善于把幻想的情节和具体逼真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揭露事实,既能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又使人感到亲切可信。舒尔茨:作品具有穿透性的力量。他对人类充满了绝望吗?表面看是这样的,但我们认真探究,却会得出不同的结�。

格列佛游记有哪些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记》内容概述:《格列佛游记》通过主人公格列佛4次航海的奇遇,用影射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揭露和讽刺。《格列佛游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卷写格列佛在海上覆舟遇险,成了利立浦特的俘虏,他在这个大人国遭遇了种种奇特的事件。主要讽刺对象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利立浦特的宫廷也就是具体而微的英国朝廷。小人国的统治阶级也和英国的统治阶级一样扩军备战,明争暗斗。

高跟党和低跟党的差别仅在于他们穿的皮靴后跟有高有低,实际上是一丘之貉。斯威夫特借此对英国议会中无原则的党派斗争予以无情的嘲笑。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的遭遇揭露了小人国统治集团的阴险毒辣,假仁假义,通过对小人国宫廷的解剖挖苦鞭挞了英国的统治阶级,揭露了统治集团之间的内部矛盾。

字里行间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刻画真实,入木三分。第二卷写格列佛在一次风暴后,被丢弃在海岸,后被当作玩物卖给布罗卜丁奈格,展开了他在这个大人国的种种奇遇。作家在这部分塑造了他的理想中的开明君主的形象。

布罗卜丁奈格是一个巨人国家,格列佛在巨人中间就像一个利立浦特人置身于我们人类中间一样。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和常识、公理和仁慈来治理他的国家。但是第二卷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化败坏和不合理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抨击。

第三卷写格列佛在飞岛等地的见闻,结构比较松散,但是讽刺的范围却更为广泛。斯威夫特在写作这一卷时参加爱尔兰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因此揭露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更为尖锐。斯威夫特借飞岛上的统治者来讽刺英国的统治集团——国王和大臣,他们高高在上,脱离土地和人民,终日沉思默想,不事生产,脱离实际,却依靠下方人民来养活自己。如果人民抗缴捐税,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如果人民继续抗拒,国王就下令以泰山压顶之势用金刚石岛底把他们压碎。关于林达里诺人民起义的这一段描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者压迫的斗争。第四卷慧国游记叙述格列佛在马国的经历。这个国家统治者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耶胡(指人)却是一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

耶胡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寻找一种发亮的石头。为了争夺石头,它们就会搏斗起来,甚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它们喜欢吮吸一种草根,吃多了以后就互相搂抱厮打,丑态百出。它们也有自己的头目,头目还有宠臣。

这些宠臣被主子抛弃以后却会受到全族类的凌辱。从耶胡的种种特性来看,当时的社会罪恶诸如贪财好斗、酗酒荒淫都集中在耶胡的身上。斯威夫特所创造的耶胡无非是对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的集中讽刺。

继续浏览:

上一篇:心要让你听见爱要你看见什么歌?歌词里面有爱要让你看见

下一篇:大约在冬季歌词?求齐秦的《大约在冬季》的歌词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