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介绍?中国四大名亭具体介绍
湖心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央。湖心亭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 是三岛中最早的岛。湖心亭始建于康清熙年间。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

湖心亭亭阁三层,飞檐八出,高瓴琉瓦,翘角滴翠,整个亭子构造精巧,气势宏伟。湖心亭造型精美,别具一格,亭角雕龙饰凤,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才能。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亭西为南高峰、北高峰,景色壮观。今亭为 1953年重建。湖心亭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翘角飞檐,外观两层,黄色琉璃屋面,显得堂皇而又庄重。
三潭印月、湖心亭和阮公墩的简介
三潭印月岛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又名三潭映月,面积6万平方米。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阮公墩是位于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
据记载:自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80年),浙江巡抚阮元主持以浚所出的葑泥堆筑成了岛阮公墩。"阮墩"即阮公墩。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
现漂浮于粼粼碧波之上,是西湖著名的三岛之一。由于泥土松软不宜建造别墅荒芜了百余年。一九八二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8.5亩的岛上,增添1000多吨泥土,周围块石加固,基建二百四十多平方米,有“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后又辟垂钓区、“环碧庄”形成颇具特色的“ 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
因岛外碧波粼粼,岛上草木葱葱,故名环碧庄,称为"阮墩环碧"。
中国四大名亭具体介绍?
四大名亭是指安徽省滁州醉翁亭,与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
一.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景致。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古梅台、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泉请客送礼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琅琊山不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赋诗题咏,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登台环视,只见群山滴翠,百鸟齐鸣,令人心旷神怡!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
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二.陶然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名流常于此游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后,堪与陶然亭相匹。
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赛金花墓等。这些历史胜迹产生年代多早于陶然亭,有的甚至早于慈悲庵。它们都有文人墨客觞咏的历史,曾现过各领风骚的辉煌时期。现代的陶然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
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楼阁参差,亭台掩映,景色宜人。湖心岛上,有锦秋墩、燕头山,与陶然亭成鼎足之势。锦秋墩顶有锦秋亭,其地为花仙祠遗址。亭南山麓有“玫瑰山”,其地为原香冢、鹦鹉冢、赛金花墓遗址。
亭北山麓静谧的松林中,有著名的高君宇、石评梅墓。燕头山顶有览翠亭,与锦秋亭对景,亭西南山下建澄光亭,于此望湖观山,最为相宜。亭北山下为常青轩。
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国内名亭仿建而成。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
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结合,相得益彰。流连园内,有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游吴越锦绣之乡的感觉,历史文化内涵更加深邃。广大游客不劳远徒跋涉即可领略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陶然亭公园现共有迁建、仿建和自行设计建造的亭36座争妍竞秀,异彩纷呈。
陶然亭公园年接待游人700万人次,日游人量最高峰打6万。2002年获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四A级旅游景区及首都文明旅游景区称号。
三.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长沙岳麓山爱晚亭,驰名遐迩。
此亭原名“红叶”,又名“爱枫”。今名“爱晚”,其名是谁改的呢?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是:亭名“爱晚”是诗人袁牧改的。
据说:袁牧访罗典(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罗轻其为人,不予接见。听说袁牧认为亭名“红叶”太俗,不若取“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
湖心亭简介!急需!!!各位帮帮忙!!!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另有,浙江乐清,江苏南京,上海豫园,广州惠州,台中市中山公园等多处湖心亭。浙江杭州西湖湖心亭:在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 湖心亭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 湖心亭瀛洲”。
阮公墩是“方丈”。但是历史非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
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地题着“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笔,这是将“风月”二字的外边部分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这种文字游戏是文人痼疾,看来连帝王也不能免俗。值得一提的是胡来朝作《湖心亭柱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月夜;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这副铭文虽有些煞风景,但游人读了未必没有好。2.广东惠州湖心亭:位于惠州西湖之丰湖上,因亭筑于湖心,四面环水而得名。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建。该亭为六角形,石木结构,上覆绿瓦,高3.5米。在亭中可望苏堤横卧于湖水之上,玉塔屹立于西山之巅。四周波光粼粼,别有一番韵味。
清代文人廖鸣球有诗赞曰:“翼然独立似神工,四望湖光面面空,耳目拓开声色外,形骸恍入画图中。”亭前有乾隆皇帝手书“虫二”石碑,正好是繁体“风月”去掉周边笔画后所剩的字,寓意此处风(风)月无边之意。湖心平眺被列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湖心亭 的来历.介绍
湖 心 亭-------------------------------------------------------------------------------- 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此其一也。明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
阴廉其奸事,毁之,并去其塔。嘉靖三十一年,太守孙孟寻遗迹,建亭其上。露台亩许,周以石栏,湖山胜概,一览无遗。万历四年,佥事徐廷裸重建。二十八年,司礼监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
春时,山景、睺罗、书画、古董,盈砌盈阶,喧阗扰嚷,声息不辨。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海藏。月光晶沁,水气滃之,人稀地僻,不可久留。
张京元《湖心亭小记》: 湖心亭雄丽空阔。时晚照在山,倒射水面,新月挂东,所不满者半规,金盘玉饼,与夕阳彩翠重轮交网,不觉狂叫欲绝。恨亭中四字匾、隔句对联,填楣盈栋,安得借咸阳一炬,了此业障。
张岱《湖心亭小记》: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胡来朝《湖心亭柱铭》: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深无隙地种桑麻。
郑烨《湖心亭柱铭》: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睛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张岱《清喜阁柱对》: 如月当空,偶似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湖心亭湖心亭系明代嘉靖年间由四川布政司潘允端所构筑,属豫园内景之一,名曰凫佚亭。清乾隆十九年(1784年),布业商人祝韫辉、张辅臣等人集资在凫佚亭旧址上改建成湖心亭,作为布商行人聚议事之场所。清咸丰五年(公元1885年)起开设茶楼,为上海最早的茶楼。
初名也是轩,继改为宛在轩,现仍恢复湖心亭旧名。 湖心亭茶楼能容纳200余人品茶,古朴典雅的设备布置,极富民族传统特色;供应的各式名茶(有配套茶食),水质经净化矿化处理,清澈甘甜,不同一般。茶楼设有专业茶艺表演队。每周一下午,还可欣赏到江南丝竹优美的乐曲。
从在亭中品茗赏景,别具一番情趣。茶楼每天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还曾接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许多国家元首和中外知名人士。小小茶楼已成为上海市接待元首级国宾的特色场所,其知名度蜚声海内外。
上一篇:克伦威尔简介?克伦威尔的一生简介
下一篇:大鹏简介?大鹏什么来头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