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革命英雄主义介绍?革命英雄主义的本质特征

革命英雄主义介绍?革命英雄主义的本质特征

最佳回答2022-12-22

革命英雄主义通常指无产阶级的英雄主义。革命者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不怕艰难、勇于自我牺牲的理想行为与“个人英雄主义”相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产生,是英雄主义的新的历史形式。

革命英雄主义介绍

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产生,是英雄主义的新的历史形式。它与以往的英雄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不同,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明确的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彻底胜利和最终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而斗争的目标。

革命英雄主义介绍

人民军队革命英雄主义所包含的自我献身精神是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同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放弃合适的生活环境,投笔从戎的公举东;长期驻守在艰苦的海岛边防,没有怨言的龚允冲;夫妻分居,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教育子女,一必一意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李国安!

革命英雄主义的五种精神是什么?

革命英雄主义的五种精神是:
1.红船精神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完成大会议程,庄严宣告了党的诞生。这艘游船又被称为“红船”,它托举起了中国的未来。

“红船”行之所至,皆为波澜壮阔之风景。
2.井冈山精神在湖南、江西两省的边界,绵延着地势险峻的井冈山。工农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在这一地区恢复发展革命力量。凭借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这支勇武之师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和考验。

在环境恶劣的井冈山,传递着一种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上,每到四五月间便有绚烂绽放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像燃烧的火焰。就如同这些火红热烈的杜鹃,红色将成为井冈山永不改变的底色。


3.长征精神万里长征铸就不朽奇迹。在这首充满大无畏精神的史诗里,红军战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是一片片苍凉无涯的草地,是“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书写了历史上的传奇。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品质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牺牲永远是成功的代价”,在敌人的坚甲执锐和恶劣至极的自然条件面前,红军战士抱定了以死求生的坚定信念。
4.延安精神伟大的思想在延安孕育,历史的飞跃在延安实现。

基于现实考量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5.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军民心系家国、无惧无畏。面对敌军的步步紧逼,英勇的战士和人民誓死卫国,最终用鲜血换来了民族的解放。

东北大学学生苗可秀投笔从戎,在战斗中逐渐成长。后来他不幸被捕,英勇牺牲。在写给弟弟的遗书中,他叮嘱道:“凡国有可庆之事,弟当为文告我;国有可痛可耻之事,弟亦当为文告我。”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广泛、强烈和持久的彰显。

数百万的战士和人民在连天的炮火前奋勇直前、视死如归,以生命凝聚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革命英雄主义的本质特征

首先,什么是革命英雄主义呢?革命英雄主义,就是在斗争中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战斗,忘我工作的品德。毛泽东对革命英雄主义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这个军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朱德也指出:革命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而忧,以革命之乐而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战争事业奋斗,而不斤斤于作个人打算,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已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毛泽东、朱德的上述论述是对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度科学的概括。

革命精神的英雄主义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表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摘自2006年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的讲话) 1941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包围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八路军359旅开进南泥湾屯垦。

经过艰苦奋斗,南泥湾成了陕北的“江南”。

英雄主义的革命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敢于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风貌,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政治觉悟、生活态度和献身精神的高度的统一。朱德同志指出:“革命的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为忧,以革命之乐为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事业而奋斗,而不是斤斤于作个人打算;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有关革命英雄的资料

1,黄继光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2,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3,邱少云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4,王二小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本名阎富华,化名王朴,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5,成本华成本华(1914—1938),女,安徽省和县人。

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最终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继续浏览:

上一篇:白敬亭介绍?白敬亭出道时间

下一篇:谈虎色变?谈虎色变的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