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救母是什么故事?劈山救母的主人公
二郎神劈山救母的传说来自民间传说, 将二郎神神性背后的人性显露出来,与世间的平民百姓拉近了距离,染上了孝子敬亲的色彩,更具人情人性。杨戬小时候,便听父亲说,他的母亲被玉帝压在桃山之下。杨戬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登山拜师学艺,最终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

二郎神劈山救母故事概括:
玉帝的妹妹,因为天庭无聊,于是私自下凡,并且爱上了一位姓杨的男人,二人一见钟情,最后成婚,生下了一个男孩,名叫杨戬,也就是后来的二郎神。玉帝妹妹私自下凡这一件事情,最终被与地发现。
在灵宵宝殿上,玉皇大帝为了妹妹私下凡间与凡人定情之事大发雷霆。为了防止人类力量的增强,巩固自己天帝的统治,在颛顼]时代,便已定下神人不可结合的天宫禁令,连天梯也全拆了。想不到自己的妹妹竟带头违抗自己的意志,产下逆子,玉帝派天兵天将下凡将其妹妹抓住。
为了自己的权威,玉皇大帝把心一横,竟把自己的亲生妹妹压在桃山之下。杨戬自幼在人间长大,从小便失去了母亲。虽然有其母亲的神仙血统,力大无穷,但是却不会使用法力,也不会腾云驾雾。

杨戬小时候,便听父亲说,他的母亲被玉帝压在桃山之下。杨戬为了救出自己的母亲,登山拜师学艺,最终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因为是天帝一脉相传关系,杨戬仿佛拥有无限潜能,经过玉鼎真人的悉心指导,十七岁已经练成可以傲视乾坤的神通。
特别杨戬得到三尖两刃刀后,武功神通的进步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杨戬手持三叉两刃刀,向桃山飞奔而去。到了桃山后,杨戬举起三叉两刃刀向桃山狠狠地劈去。杨戬虽然力气极大,但是,三叉两刃刀刚碰到桃山就被弹开。
原来,桃山上被玉帝下了封印,唯有开山斧才能劈开。开山斧乃是大禹治水的三件宝物之一。杨戬为得到开山斧,踏遍五湖四海,终于得到。杨戬手持开山神斧,对准桃山狠狠地劈了下来,桃山被劈为两半,杨戬终于将自己的母亲救了出来。
劈山救母是什么故事
二郎神杨戬作为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自古以来,有着大量传说,甚至影响至地名、山名。劈山救母只是他许多传说中的一个,作为二郎神担山赶日传说的一个分支,在古代并不是特别重要设定,现存有《西游记》,《二郎宝卷》,《唐三藏西游厄释传》 等记载了他劈开桃山救出母亲的神话故事。
劈山救母只是他众多传之一,其中二郎神的担山赶日比劈山救母的影响还要大,担山赶日的源头也比救母更早,二郎神担山赶日的故事来自古蜀,民间将二郎神担山赶日的故事结合进了劈山救母,演变成担山救母。现存有明嘉靖三十四年无名氏《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宝卷》。劈山救母的主人公 劈山救母是什么故事
1.劈山救母的主人公是二郎神。
2.《劈山救母》又名《宝莲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其故事情节为圣母与刘玺成婚,生下沉香。
成语劈山救母的典故
【成语】劈山救母 【拼音】pī shān jiu mǔ 【解释】劈山救母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
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 【故事内容】 汉代有个书生叫刘向(一名刘玺,字彦昌),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华岳三娘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曼舞,消磨时光,突然发现一位书生跨进了庙门。她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丽、温柔、安闲,刘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可惜这只是一尊没有情感知觉的雕像。刘向怀着深深的遗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多么英俊倜傥,文采斐然,他对自己满怀深情,而自己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尝不爱恋他呢?可是,一个是上界仙女,一个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缔结姻缘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静了。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
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而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里相送,难舍难分。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
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女娲所赠的宝物mdash;mdash;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自己的哮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偷盗而出。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
沉香长大了,渐渐懂事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把想法对父亲说了,无奈刘向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叹气摇头。于是沉香便独自离家,去找母亲。他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
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好心的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娘和受苦的孩子鸣不平,可是也无可奈何。
于是他将沉香带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二变。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母。
大仙称他有志气,并赠给他一柄萱花开山神斧。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娘亲,声声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荡,百感在心。
她知儿子已长大成人,一片孝心来救自己,激动不已,就将沉香唤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广大,与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不相伯仲;沉香又年幼,况且二郎神还盗去了宝莲灯,儿子哪能是他对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沉香飞身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哀求。
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 沉香怒不可遏,觉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云里雾里,刀来斧往,山里水里,变龙变鱼;从天上杀到地上,再从人间杀回天宫;直杀得山摇地动,江翻海捣,天昏地暗。这件事惊动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竟。
四仙姑在云端里看了一阵,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孩子,太无情无义了。于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战战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宝莲灯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
劈山救母是谁的故事?
劈山救母是二郎神的故事。按照传说:二郎神的妈妈是玉帝的妹子,思凡嫁给了凡间一个姓杨的男人,生了“二郎神”。
后来二郎神(玉帝的外甥)“斧劈桃山”,这才救出母亲,但结局比较悲惨,玉帝派十个太阳晒死了二郎神的母亲,于是,二郎神狂怒之下,担山赶日,将九个太阳压倒山底下。后来,因为这种关系,他对玉帝“听调不听宣”。 二郎神神话传播很广,于是出现了很多版本,大概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喜欢大团圆结局吧,后来,以讹传讹出现了沉香救母的版本。本来,沉香救母流传并不广,但建国以后,因为政治原因,把孙悟空塑造成反帝反封建的典型,于是与孙悟空作对的二郎神就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帮凶(这是哪儿跟哪儿呀,估计吴承恩知道后能气的从地底下跳出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出现了一部《宝莲灯》的电影,这种版本在全国于是泛滥了起来。这样说你就明白了,宝莲灯故事根本就是二郎神故事的翻版,看电视嘛,不要太当真。劈山救母的故事
多说的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的传说和二郎神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的故事,流传下来最著名的有两则,一则是沉香劈山救母,最早见于失传的元明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劈华山救母》,宋、元戏文亦有《刘锡沉香太子》。 明嘉靖三十二年的南戏《刘锡沉香太子》,皮黄戏《宝莲灯》定形于小说《西游记》广为流传之后的清代。
一则是二郎神劈桃山救母,二郎为救母亲,答应玉帝担山逐日,肩挑王屋、五行二山去赶太阳,最后玉帝无奈之下释放杨母,册封二郎和三娘。(见宝卷,但有不少前后不一的地方。)至今可见的还有一则是清朝同治七年无垢道人的《八仙得道》,三圣母被压的是泰山,帮王泰的是八仙。劈山救母是什么意思?
说的是宝莲灯的故事,清代民间传说之一,说的是二郎神的妹妹思凡,嫁给了凡间男子,违反了天条。二郎神就把妹妹压在华山底下,以示惩罚,妹妹生下了儿子,取名叫沉香,为救母亲拜师学艺,十五年后学得武艺,打败了舅舅,力劈华山救出母亲,让母亲的宝莲灯大放光明。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