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巧施连环计概括?庞统连环计主要内容
庞统献连环计讲的是让曹操把战船相互连上,使水性差的士兵便于打仗。庞统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绰号凤雏,在赤壁之战时,因为曹操的兵将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在船上不善于打仗,所以庞统便向曹操献了连环计,把战船全部连上,船晃动的就小了,便于北方兵将打仗,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火烧赤壁时,战船不能逃跑,全部被烧。

庞统巧授连环计”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庞统正与周瑜密谋使用连环计,火攻破曹。可是没有人去曹营传递消息。正巧曹操又派蒋干来探听消息,周瑜与庞统将计就计,让蒋干向曹操引荐了庞统。

庞统以曹操水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为由,建议船只首尾相连。曹操不谙水战,被庞统所骗。三国演义中蒋干没有说动周瑜來降,心有不甘,再次请缨过江探听黄盖、甘宁投降虚实。周瑜见到蒋干又来了非常高兴,他故意安排蒋干到西山休息,在这里巧遇庞统。庞统假装被蒋干说动,和蒋干一起去见曹操。见到曹操后,曹操久闻凤雏大名,蒋干就让曹操把所有战船用铁索相连,打造成平地。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为后来周瑜火攻创造了条件。这就是庞统设下的连环计。
庞统巧施连环计概括
首先,这一切都是周公瑾早就设计好的,所以施计的过程也早就设计好了。话说蒋干盗取周瑜的假书信致使曹操一勿之下杀了水军提督蔡瑁,张允,致使水军训练搁浅。
蒋干至周营,遭到周瑜痛斥,自觉留下无用,匆忙离开。但蒋干自己仍心有不甘,所以又巡江偷视。途遇有人高歌,下船一视,乃是凤雏庞统,蒋干认得庞统,又听庞统愿为曹操献计,心中大喜。(余下再发,要上课) 却说曹操早听闻庞统声名,于是大喜向其询问破敌之策。庞统言北兵因为在船上颠簸,难以忍受,所以军士战斗力下降。建言将各船只以巨f大铁链相连,间铺木板,可使人于木板上如履平地。曹操大喜,欲邀庞统入营,被庞统婉拒,言喜欢静修。宴后迅速离营时听到有人点破其计,回身看乃是徐庶。
徐庶希望庞统为其出计离开曹营,避免大祸。庞统建议徐庶以北有马腾,韩遂,不稳为名,请回防北方。徐庶照做,曹操许,遂离。
庞统连环计主要内容
曹操准备打江东,但苦于士兵不习惯坐船。庞统已经知道最近会有东南风(不知道从那里得知的),为了让曹操的行动失败,同时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使船的稳度增大。
结果,在 赤壁之战 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东南风助长火势,加上铁索传热,结果没多久,曹操的舰队就全军覆没。因在此战中,庞统的计谋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庞统名声大振。他对曹操施的计,被后人称作“连环计”。拓展资料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简述三国中 庞统巧授连环计的故事
孙与刘联盟,庞统献出连环计,周瑜假装把蒋干关了起来,蒋干一天晚上见屋外有人朗诵兵法,甚奇。问他的姓名才知是大名鼎鼎庞统庞士元,于是蒋干将庞统引见给曹,听凤雏前来,曹亲迎,对庞统说:“操久闻先生大名,还望不吝赐教。
<巧使连环计>的故事梗概
巧使连环计的故事梗概:王允将貂蝉私下许配给吕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将貂蝉送给董卓,并且告知吕布是董卓接貂蝉回府,择日将与董卓完婚。后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两人之间离间,使得两人相互猜忌,并且结下怨仇,在三国演义第九回中,吕布杀掉了董卓。
扩展资料:《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连环计是发生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央视版电视剧是在第六集:连环计。连环计是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而关键在于使敌“自累”,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这“使其自累”几个字。两个以上的计策连用称连环计,而有时并不见得要看用计的数量,而要重视用计的质量。“使敌自累”之法,可以看作战略上让敌人背上包袱,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让敌人战线拉长,兵力分散,为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连环计”在谋略思想上的反映。
“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襄(辅助)之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
”意思说明,用计重在有效果,一计不成,又出多计,在情况变化时,要相应再出计,这样才会使对方防不胜防。
三国演义巧用连环计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连环计是发生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内容为:王允将貂蝉私下许配给吕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将貂蝉送给董卓,并且告知吕布是董卓接貂蝉回府,择日将于吕布完婚。后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两人之间离间,使得两人相互猜忌,并且结下怨仇,最后吕布杀掉了董卓。
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但又苦于无好计可施。司徒王允,深夜独自到花园,望着天空一轮明月,心想着国家大事,不觉悄然泪下,他忽然听见牡丹亭处有人长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家中十六岁的美丽歌女貂蝉。问她为何长叹,貂蝉跪道:“我自入府,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不知如何报答才好。最近见大人总是愁眉不展,一定是有难办的大事,但又不敢问,故而长叹,如果我能与大人分忧就好了。”王允一听,猛然醒悟说:“没想到汉朝天下,竟在一个女子手中啊!”他把貂蝉领到亭内,跪在地上给貂蝉叩头。貂蝉忙问:“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有用我之处,尽管吩咐。”王允见貂蝉十分坚决,就说:“董卓和吕布都是好色之徒。
我收你为义女,先把你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你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貂蝉听后,满口答应,并发誓说:“如果我不按大人说的去做,不报大义,我当被乱刀砍死!”这就是王允和貂蝉共同定下的连环计,最后除掉了董卓。
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
请简要概括“连环计”的故事情节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
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扩展资料:用计战例
1.三国王允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连环计是发生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央视版电视剧是在第六集 连环计。内容为:王允将貂蝉私下许配给吕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将貂蝉送给董卓,并且告知吕布是董卓接貂蝉回府,择日将与董卓完婚。后貂蝉在董卓和吕布两人之间离间,使得两人相互猜忌,并且结下怨仇,在三国演义第九回中,吕布杀掉了董卓。
2.战国张仪战国时,楚怀王为“从约长”,联合齐国等共同抵御秦国。秦惠文王十分担心,秦相国张仪献计说:“我愿出使楚国,去说服楚怀王,以离间他与齐国等诸侯国的关系,让他们的“合纵计”瓦解。
秦王同意了他的建议,张仪于是辞去相国位,前往楚国。他得知楚王有个宠臣叫靳(音:斤)尚,在王左右,言无不听,就用重金贿赂了靳尚,靳尚在楚王面前极力推崇了张仪,楚王也知道张仪很有才干,便召见了张。张仪说:“当今天下,只有秦、齐、楚三国最为强势,如果秦跟齐国结盟,则齐强楚弱;如果秦跟楚国结盟,则楚强齐弱。然而,秦王只愿意同楚国联盟,我这次特意为二国通好而来,秦王答应把以前商鞅夺取楚国之商於六百里地归还给楚国。
”,楚怀王听后大喜,不顾客卿陈轸的劝谏,决定与齐国断交,而同秦国结好,并派亲信逢侯丑同张仪去秦国受地。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