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火介绍?火字的来历和故事是什么

火介绍?火字的来历和故事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2-22

“火”,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huǒ,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火”的基本含义为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如火力、火烛;引申含义为紧急,如火速、十万火急;指枪炮弹药等,如火药、火炮。

火介绍

“火”,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骨文“火”字像一团火的样子,是用轮廓线来表现的;金文以后就不太象形了。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演变成楷书体的“火”。

火介绍

“火”也常用来做汉字偏旁,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作偏旁时,“火”被写成“灬”。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通过监测语料库,推荐国际字“火、墙、商”。

火的来历简介 火是怎么来的


1.天然火即雷电起火和某些物质的自燃;人工起火即是钻木取火和敲打石器起火,有一个叫燧人氏的人用两根木头制造工具时,发现两块木头摩擦后,木头发出了浓浓的烟,并燃着了周围的干草。燧人氏感到十分高兴,连忙把这种方法保存了下来。


2.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所进行的强烈氧化反应,而且其能量会以光和热形式释放,此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生成物。缓慢的氧化反应,例如生锈或消化不在上述的定义中。火的可见部分称作焰,可以随着粒子的振动而有不同的形状,在温度足够高时能以等离子体(第四态,类似气体)的形式出现。依燃烧的物质及以纯度不同,火焰的颜色和亮度也会不同。

火必须有可燃物、够高的热或温度、氧化剂三项并存才能生火,缺一不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火不会使被燃烧物的原子消失,只是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了被燃烧物的分子型态。火失控时,常常称作失火或火灾。

火字的来历和故事是什么?

火字的来历和故事如下:传说仓颉看见了雄雄的火,就创造了火字。由于火是象形字,人字就是中间的大火,其它两点就是旁的小火。

组词介绍火苗、去火、灭火、生火、烟火、火灾、炉火、火红、心急火燎、火冒三丈、火种、肝火、火候、火辣辣、恼火、妒火中烧、火柴、火焰、火炬、满腔怒火、火箭、洋火、挂火、退火、火墙、柴火、着火点、救火、火把节、水火、火铳、上火、哑火、火烧云、火头上、火锅、火印、火箭炮、火绒、火枪。

火焰分为哪三层 火焰介绍


1.火焰分为内层、中层、外层。
2.火焰的内层,深蓝色火焰,因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温度最低,有还原作用。


3.火焰的中层,深红或浅黄色火焰,明亮。温度比内层高。
4.火焰的外层,无色,因供氧充足,燃烧完全,温度最高,有氧化作用。

称外焰或氧化焰。

蓝色火焰和红色火焰哪个温度高 火焰介绍


1.红色火焰比蓝色火焰的温度高。
2.火焰指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包括焰心、内焰和外焰,火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

内焰呈深红或浅黄色,温度比内层高。外焰无色,因供氧充足、燃烧完全而温度最高。

继续浏览:

上一篇:aabc式的词语?aabc式的词语大全有哪些

下一篇:广东介绍?广东的介绍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