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介绍简短是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载:“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燕京岁时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传说: 据 说 屈 原 投 江 后 , 楚 国 的 百 姓 哀 痛 异 常 , 纷 纷 涌 到 汨 罗 江 边 去 凭 吊 屈 原 。 渔 夫 们 起 船 只 , 在 江 上来 回 打 捞 他 的 尸 身 。有 位 渔 夫 还 拿 出 事 先 准 备 的 粽 子 、 鸡 蛋 等 食 物 , 扑 通 的 往 江 里 面 丢 , 说 是 让 鱼 假 吃 了 , 就 不 会 去 咬 屈 大 夫 尸 身 。 一 老 医 师 则 拿 了 一 坛 雄 黄 酒 倒 进 江 里 , 说 是 要 药 晕 了 蛟 龙 , 使 它 不 能 伤 害 屈 大 夫 。 过 不 了 多 久 , 水 面 上 浮 起 了 一 条 昏 晕 的 蛟 龙 , 龙 须 上 还 沾 著 一 片 屈 大 夫 的 衣 襟 。
人 们 就 把 这 恶 龙 拉 上 岸 , 抽 了 筋 , 然 后 把 龙 筋 缠 在 孩 子 们 的 手 、 bozi , 又 用 雄 黄 酒 抹 七 窍 ,使 那 些 毒 蛇 害 虫 都 不 敢 来 伤 害 这 些 小 孩 子 。 据 说 屈 原 投 江 的 那 天 是 五 月 五 日 。 从 此 以 后 , 每 年 到 了 五 月 五 日 , 人 们 都 要 划 龙 舟 、 吃 粽 子 、 喝 雄 黄 酒 来 纪 念 屈 原 。
有 些 地 区 , 则 在 端 什 节 插 菖 蒲 或 艾 草 于门 上 , 这 固 然 是 因 为 蒲 艾 有 禳 毒 的 功 用 。 不 过 , 关 于 这 项 艾 习 俗 的 起 源 , 民 间 则 有 一 种 说 法 。 唐 朝 僖 宗 年 间 , 黄 巢 领 兵 造 反 , 所 到 之 处 , 杀 人 百 万 , 血 流 成 河 。
老 百 姓 只 要 一 听 见 黄 巢 来 了 ,就 急 急 忙 忙 的 逃 难 。 这 一 年 五 月 , 黄 巢 的 军 队 攻 进 河 南 , 兵 临 邓 州 城 下 , 黄 巢 骑 马 到 城 外 勘 察 地 形 , 只 见 一 波 波 的 老 弱 妇 孺 涌 出 城 外 , 他 看 见 一 个 妇 人 背 著 包 袱 , 一 手 拉 著 一 个 年 纪 小 的 男孩 , 另 一 只 手 却 抱 著 年 纪 较 大 的. 男 孩 。 黄 巢 感 到 很 奇 怪 , 就 下 马 问 道 : 「 大 嫂 , 你 急 急 忙 忙 的 要 到 哪 里 去 ? 」 那 妇 人 回 答 : 「 听 说 黄 巢 是 个 杀 人 不 眨 眼 的 大 坏 蛋 , 不 日 就 要 攻 进 邓 州 。 城 里 的 男 人 都 被 徵 调 去 守 城 , 我 们 这 些 老 老 小 小 , 不 如 早 些 逃 命 」。
黄 巢 又 指 著 小 孩 问 她 : 「 你 为 什 么 手 牵 小 的 , 却 怀 抱 大 的 呢 ? 」 那 妇 人 就 说 : 「 怀 里 抱 的 , 是 大 伯 家 唯 一 的 活 口 。手 里 牵 的 才 是 我 亲 生的 儿 子 。 万 一 情 况 危 急 时 , 我 宁 可 丢 掉 自 己 的 儿 子 , 也 得 为 大 伯 家 留 下 一 支 根 苗 」 。 黄 巢 听 了 , 深 受 感 动 , 就 对 那 妇 人 说 : 「 大 嫂 , 好 快 快 回 去 , 用 菖 蒲 和 艾 草 插 在 门 口 , 这 样 黄 巢 的 军 队 就 不 会 伤 害 你 了 。
」 妇 人 听 了 , 将 信 将 疑 , 不 过 她 还 是 回 到 城 里 , 把 这 个 消 息 传 了 出 去 。 第 二 天 正 是 五 月 端 阳 , 黄 巢 的 军 队 攻 进 城 里 , 只 见 家 家 户 户 门 上 都 挂 弓 菖 蒲 艾 草 。 为 了 遵 守 对 那 位 妇 人 的 承 诺 , 黄 巢 只 得 无 可 奈 何 的 领 兵 离 去 , 全 城 因 而 得 以 幸 免 于 难 。 为 了 纪 念 这 件 事 , 此 后 每 到 端 午 节 , 大 家 就 会 在 门 上 插 菖 蒲 、 艾 草 , 这 项 习 俗 一 直 流 传 到 今 天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
端午节的介绍简短是什么?
端午节的简短介绍是: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端午节简介
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2.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是什么节 端午节介绍
1.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