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历程简介?天路历程简介
《天路历程》为英国约翰·班扬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分为上下两卷。在上卷中,书中的叙述者在梦中看到一个叫做“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这时一个叫“传道者”的人指点他必须逃离自己的故乡,前往天国。基督徒背负着世界的重担,从此踏上了艰难而勇敢的历程,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救赎。下卷写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们在一个叫做“无畏”的人的指引下,前往天堂的朝圣过程。

这两个旅程目的及过程基本相似,都是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获得灵魂拯救。但也有不同处,第一部侧重基督徒作为真理的追寻者单独面对神圣的心路旅程,而第二部则侧重于基督徒作为爱的联合体共同追求天国目标的团体生活。

其团体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基督徒,他们妇孺老幼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胆量力量各异,但在各种境遇中彼此相爱劝勉,彼此扶持担待,并在天路上一同成长。尤如一个满携着爱的家庭,没有竞争、求胜,都是和谐、秩序、体谅、担待和包容。
天路历程简介 天路历程的主要内容
1.《天路历程》为英国约翰·班扬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分为上下两卷。
2.这两个旅程目的及过程基本相似,都是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获得灵魂拯救。
但也有不同处,第一部侧重基督徒作为真理的追寻者单独面对神圣的心路旅程,而第二部则侧重于基督徒作为爱的联合体共同追求天国目标的团体生活。其团体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基督徒,他们妇孺老幼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胆量力量各异,但在各种境遇中彼此相爱劝勉,彼此扶持担待,并在天路上一同成长。尤如一个满携着爱的家庭,没有竞争、求胜,都是和谐、秩序、体谅、担待和包容。
天路历程简介
1.作品简介《天路历程》为英国人班扬所著,该书借用了寓言和梦境的形式,在上卷中,书中的叙述者在梦中看到一个叫做“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这时一个叫“传道者”的人指点他必须逃离自己的故乡,前往天国。
2.作品影响《天路历程》被誉为英国文学中史诗般的旅行。《天路历程》在故事情节、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班扬被公认为英国通俗文学鼻祖,为文学大众化、通俗化和口语化以及英语语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天路历程》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了独特的位置。其影响历久弥新。 就其文学价值及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言,足以和《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以及《坎特伯雷故事集》相媲美。
书中的近百个句子或段落被“微软公司”作为“世界文学精品引文”收入其百科全书光盘,为广大读者所青睐。
3.作品评价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英语文学作品,三百多年来,《天路历程》突破了民族、种族、宗教和文化的界限,风靡全球,被奉为“人生追寻的指南”,“心路历程的向导”,“心灵的福音书”。
天路历程的内容简介
上卷于1678年出版。它运用了语言与梦境的形式,讲述“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个名叫基督徒的男子正在读一本书,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即将要毁灭,惊恐不已,因而跑回家,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妻儿,并商量出逃的办法,可他们不信他的话,还以为他疯了,他只得一人离家出走。
一路上,他先在灰心沼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后来两次躲开堡垒魔王的冷箭,突破路途两只猛狮的封锁,又在屈辱谷里死战“浑身披着鳞甲”的地狱魔王。再后来,他和另一个天路之客“忠诚”邂逅相遇,两人一同来到‘名利镇”。由于他们不为魔王经营的“名利场”所迷惑而被送受审,“忠诚”被判处火刑。然而,当他的身躯即将被火焰吞噬时,一辆四轮马车从天而降,把他的灵魂接入了天国,而“基督徒”则没法逃出了监狱。此时,“希望”深为“忠诚”的榜样所鼓舞,也随他一起潜逃。他们突破了“绝望”巨人的怀疑堡垒和献媚者的罗网,渡过了冥河,终于到达了至善、至美、至福的天国圣城,获得永生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下卷于1684年出版。
讲述了很久以后,“我”在“毁灭城”郊外的一座树林里入睡后又进入了梦境。在梦中,一位老人告诉“我”关于“女基督徒”和她的四个孩子朝拜圣城的故事。基督徒升天之后,他的妻子想到自己曾经力阻丈夫成行,自觉罪孽深重,悲痛万分。
随后天国使者“秘密”传书,令她追随丈夫,朝拜天国。于是,“女基督徒”抛家携子,直充天国之旅。邻居姑娘“慈悲”关心自己的灵魂,也与她结伴同行。
她们在途中受到歹徒袭击,被“救助者”所救。后来,“解释者”派力士“大无畏”送她们前行。“大无畏”沿途诛戮了挡道的“残酷”和“屠杀巨人”,击败了骚扰“名利镇”的巨龙,销毁了怀疑堡垒,杀死了“绝望巨人”及其妻子“猜疑”,救出了“诚实”、“低能”、“沮丧”、“畏怯”等天路之客,会合“纯真”、“坚持”等人一同抵达圣城。待“我”醒来之时,“女基督徒”等人已经蒙召进入了天国,唯有她的子女还在彼岸苦苦等待。
这两个旅程目的及过程基本相似,都是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获得灵魂拯救。但也有不同处,第一部侧重基督徒作为真理的追寻者单独面对神圣的心路旅程,而第二部则侧重于基督徒作为爱的联合体共同追求天国目标的团体生活。其团体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基督徒,他们妇孺老功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胆量力量各异,但在各种境遇中彼此相爱劝勉,彼此扶持担待,并在天路上一同成长。尤如一个满携着爱的家庭,没有竞争、求胜,都是和谐、秩序、体谅、担待和包容。
班扬的《天路历程》叙述了什么内容?
《天路历程》叙述他在梦中看见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人,名叫基督徒,在路上徘徊,不知何往。经传福音者的指点,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
班扬生动地描写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险,基督徒先从“绝望的泥潭”中挣扎脱身,路经“名利场”,爬过“困难山”,越过“安逸”平原,来到流着黑水的“死亡河”畔,“天国的城市”就在河的彼岸。这些地名的讽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除宗教意义外,基督徒的历程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天路历程的作者简介
《天路历程》的作者约翰·班扬于1628年11月出生在英国贝德福德市南约一英里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补锅匠,由于家境贫寒,班扬只接受了基础教育。
这时他经历了心灵危机,1653年班扬加入了当地的一个新教组织,从此就改变了命运。班扬因为非法布道,校政府当局判非法传教而两次投入监狱。班扬在漫长的12年牢狱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写了《功德无量》、《贝曼先生传》、《圣战》等作品。《天路历程》正是他在狱中写成的。班扬出狱后至临终一直竭尽传教,最后在探望信徒的路上身思热病,1688年11月逝世,享年六十岁。
谁能说说班扬的"天路历程"的宗教意义???
提问的这位朋友,你好。《天路历程》是十七世纪英国牧师、散文作家 约翰・班扬(1628-1688)的代表作。
它借助于梦境的形式展开;作者叙述他在梦中所见,一个背着包袱的名叫“基督徒”的人正在看一本书,知道了他和他的一家所居住的城市将遭大火焚毁,惊慌得不知所措,一个名叫“宣道师”的人指点他必须逃离故乡“毁灭城”,到“天国城”去。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基督徒”一路上经过“灰心沼”、“屈辱谷”、“死荫谷”、“浮华市集”、“怀疑堡垒”、“快乐山”,最后到达天国的艰难历程,宣扬了克服困难和战胜人性弱点以追求幸福未来的精神。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宗教意义,而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细节描写等方面对于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于是基督徒开始了他的天路历程。班扬在书中生动地描写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险,基督徒先从“绝望的泥潭”中挣扎脱身,路经“名利场”,爬过“困难山”,越过“安逸”平原,来到流着黑水的“死亡河”畔,“天国的城市”就在河的彼岸。这些地名的讽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除宗教意义外,基督徒的历程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同时,班扬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英国乡村公路上的一些景象和许多人物,如“无神论者”、年轻的“愚昧无知”、“世故的聪明人先生”、“马屁先生”、“爱钱先生”和喋喋不休的“话匣子”等,他们既代表抽象的概念,又是有血有肉的活人。班扬把他们的动作和谈话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因此可以把班扬看成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天路历程》是宗教文学,它和通俗的布道讲稿性质相近,同时它又属于民间文学(如基督徒和魔王阿波里昂的战斗,就来自民间故事),它的渊源还可追溯到中世纪的骑士传奇故事。它还吸收了英语《圣经》的许多特点,行文简洁、明确、生动、有力。此外,《天路历程》在故事情节、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已成为世界名著之一,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和方言。以下是班扬的生平简介以及创作简历。约翰.班扬(1628-1688)英国散文作家。出生于农村劳动人民家庭,父亲是补锅匠。
他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很早就继承了父业。内内战时期,他于1644至1646年参加了议会军队,接触清教徒运动和社会各阶层人物,对他以后的宗教信仰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1648年或1649年和一个清教徒的女儿结婚,家里一贫如洗。他的妻子带来的嫁妆是两本宗教书籍。
于是他加入浸礼会,并成为传教士。他的传教活动触怒了正规的传教士,他们说他“企图如同补壶补锅一样修补人们的灵魂”。复辟以后,政府禁止不信奉国教的人自由传教,班扬置之不顾,遂于1660年被捕,监禁12年。1672年获释。
1676年再次入狱,6个月后出狱,担任浸礼会牧师,外出传教,继续写作,并继续以补锅为业。班扬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自传《罪人受恩记》(1666),主要叙述他信教的过程,在狱中所写。他的代表作是《天路历程》(1678),也是在狱中写的。
和中世纪的讽喻文学如兰格伦的《农夫彼得之梦》一脉相承。
上一篇:老舍的原名?老舍的原名是什么
下一篇:狂组词语?狂字组词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