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是指什么?请问茶叶末釉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特点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初似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烧造。明御器厂所产茶叶末釉,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似鳝于鱼皮色,称“鳝鱼黄”。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官窑所烧,传世品中,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

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之间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深沉凝重,极具古意。雍正,乾隆两朝最为所重,成为宫廷秘釉,仅供皇室珍赏。最广为流传的是清代寂园叟<<陶雅>>中的这段文辞 "茶叶末以滋润,鲜明,活泼,三者为贵矣。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笵为瓶,最养目。
俗称茶叶末的颜色釉瓷特征是什么釉
茶叶末釉正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由于釉吐灰绿,俨如茶叶之色而故得名。
对于茶叶末釉的称赞,最广为流传的,是清末寂园叟《陶雅》中的这段文辞:“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美目。”质地细腻、造型新颖、工艺精湛、釉色鲜艳。清 茶叶末釉墨床 沈阳故宫藏对茶叶末釉瓷器之赏,仍需从茶叶末釉本身的特点说起。茶叶末釉,总体而言,呈一种暗黄绿色,深沉凝重,极有古意。故茶叶末釉之器形,多仿古制,尤以仿青铜器为多,而无成化青花般精巧轻灵的小件。所谓“古雅幽穆”,是极传神的表达,一来是釉色,二来是器形,所传达出来的审美诉求,给人深刻的印象。
请问茶叶末釉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特点?
茶叶末釉是在黑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有些烧造黑釉的窑场大多会烧茶叶末釉。
镁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至少在2%以上,古代产品中有的达到3.5%。如果镁含量太低,就烧不出黄绿色的晶体。茶叶末釉析出的晶体是一种属于辉石类型的结晶,其分子式为[Ca(Mg,A1,Fe)(Si,A1)206L中国北方地区多产白云石,可以满足配方中镁高的要求。中国南方地区古代窑场很少采用白云石配釉,所以清代以前南方窑场基本上没有茶叶末釉,一直到雍正时期,景德镇才仿烧成功,而且质量超过前代。从此茶叶末釉一跃而成为中国传统高温颜色釉中的珍品。
茶叶末釉是什么窑口
网络看应该是【耀州窑】【名称】:耀州窑茶叶末釉壶【年代】:唐朝【尺寸】:高17.6厘米 口径10.8厘米 底径9.1厘米【特征】: 壶撇口,短颈,丰腹,平底。短粗流,曲柄宽扁,通体施褐色茶叶末釉,釉肥厚润泽,极其匀净。
当烧黑釉瓷时,由于火候偏低而形成一种类似茶叶末的颜色,故称其为“茶叶末”釉。此器形制规整,造型饱满,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怎样鉴别茶叶末瓷器
茶叶末釉瓷器是指在清代由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颜色釉看上去象“如:龙井茶叶末”般颜色的的瓷器。您只要看到瓷器釉的颜色是“茶叶末”的颜色,又好象鳝鱼背的颜色,就肯定是茶叶末釉瓷器。
茶叶末釉茶具 喝什么茶
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绿茶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_、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下一篇:什么是白化病?什么是白化病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