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秦灭六国顺序?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秦灭六国顺序?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最佳回答2022-12-22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战国时代最后三十多年,山东六国已无力与秦国对抗,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国国土,后来至秦王嬴政在位时,一举灭六国,一统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秦灭六国顺序

总的来说,这个策略将战争步骤分为3个阶段,从近到远,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因此才有了后半部分八个字:远交近攻,逐个击破。其实这个策略在制定过程中,远不止根据距离远近来决定攻打的先后顺序。因为将“韩赵、魏楚、燕齐”两两组合后,你会发现都是一个强国与一个弱国的情况。对秦国来说,另外六国中有3块骨头十分难啃,分别是地盘最大的楚国、地势最好的齐国以及战斗力最强的赵国。

秦灭六国的顺序及时间是怎样的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时间是: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国、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秦灭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开始南征百越,称为"秦攻百越之战",该战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激烈一仗。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秦始皇派遣“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为: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灭六国的战略及步骤:
1.战略: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2.步骤: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扩展资料: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秦灭六国的顺序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不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在六国都是首屈一指。于是,在一代雄主嬴政的带领下,秦国发动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国实力确实很强大,但是面对六个对手,一路走来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步走错,可能就会全盘皆输。所以当时秦国究竟是如何考虑灭六国顺序的?又为什么把齐国放在了最后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秦国灭六国的顺序分别是:韩,赵,魏,楚,燕,齐。光看这个·顺序可能看不出什么,当然了这个顺序也不可能是嬴政没事干瞎想出来的,这可是结合了无数老秦人智慧的结晶。

嬴政即位后,就与诸大臣进行了精细的谋划,最终决定了采取远交近攻、先强后弱的策略。接下里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策略。远交近攻远交近攻,就是说距离秦朝远的要建交,可以避免被围攻。

距离秦朝近的出兵方便,还节省成本,就可以动手先灭掉。而六国相对于秦国的距离,可以分为三组。韩国和赵国为一组,距离秦国最近,尤其是韩国,就在秦国家门口。

魏国和楚国,距离秦国稍微近一些,是第二小组。燕国和齐国是距离秦国最远。那就是第三小组。

所以,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的同时消灭韩赵。先弱后强当时的东方六国,赵国、楚国和齐国是强国,韩国、魏国和燕国是弱国。先吞并弱国,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和占据更好的地理条件,这样就可以与强国进行长久战了。所以,秦国先选择了距离自己最近的第一组,韩国和赵国。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实力最差,身处四战之地。秦决定第一步就灭韩国,一来是因为韩国要想东进,首先要把门口这个绊脚石挪开,二来就是韩国的武器装备十分精良。如果不先灭了韩国,如果以后韩国给其他几国提供武器,将会是心腹大患。当然了小编觉得韩国最遗憾的就是韩非了。

韩非是一个伟大的法家代表,可惜,他出生时韩国已经腐败不堪,历史没有给韩非更多的时间。秦灭赵国是完成统一大业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旦打下了赵国,秦军的士气将得到一次鼓舞。但是秦国攻打赵国也是最艰难的,赵国军事实力与秦国旗鼓相当,尤其还有大将李牧屡次打退秦军的进犯。然而李牧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却死于秦朝的离间计,李牧死后,赵国亡国。

第二组先弱后强,所以秦国进攻的顺序是先魏后楚。魏国,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国,也因此独霸百年。然而到了魏惠王时期,人才流失,国力衰弱,在秦军的铁骑下根本走不了一个回合。

战国七雄中,楚国人口最多、领土最大,那里说应该军事实力和经济应该都很强。可惜国内贵族势力太强,国家把大力量都花费在了内斗上。面对秦国大军压境,毫无还手之力。

第三组,仍然是先弱后强,先燕后齐。燕国与韩国一样,实力垫底。但是地理位置偏远,所以,燕国成为了对秦国很重要的国家,它享受了秦国“远交近攻”的一切好处。战国中期,帮助秦国弱齐。

战国后期,又帮助秦国拖住赵国。可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最后被人家一锅端了。最后到了齐国。

我们知道齐国在齐桓公的时候是最强国,本来还有机会联合其他几国对抗秦国,可是在秦国攻打其他几国时,齐国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既不对抗秦国,也不援助其他国家,失去了大国的风范。秦国和齐国中间隔着韩魏。要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只能把齐国放在最后。所以齐国最后被灭并不是因为齐国实力强大,而是秦国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将其留在最后。

继续浏览:

上一篇:梭子蟹隔夜还能吃吗?请问煮熟的梭子蟹隔夜能吃吗

下一篇:童梦瑶怎么死的?少年神探狄仁杰童梦瑶第几集死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