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当年的大英帝国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
没错,英国很强大,君主立宪制把国王的权利削弱,国王只是最高权利的象征,但是没有实权,实权的掌控者是议会。与此同时东方的中国还在进行着君主专制。
在英国之前就已经已经有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后来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开始了自己的殖民扩张之路,打败了荷兰,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霸主,英国就不停的扩张,建立殖民地。

为了维护自己的全球霸权,英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海军是英国维护全球利益的战略武器,海军的强大与否是海权时代的强国的标准,1790年英国的海军总吨位是48.6万吨,法国为31.43万吨,第西班牙为24.22万吨,尽管英国海军排名世界第一,但仍然没有确立绝对优势。
而英国的海军理论认为:想要保住自己的霸主地方,海军实力要比除英国外的其他六大海军实力的总和还要多,确保英国能同时接受一个,两个,甚至是更多国家的海军共同挑战,能同时应对两到三场大规模海战才是大英帝国需要的海军。
于是英国开始大肆造舰,到了1815年,英国的海军总吨位达到了60余万吨,法国仍然排名第二,但减少到22.83万吨,俄国排名老三,为16.73万吨,西班牙沦落到第四,只有5.5万吨了。可见,英国的海军总吨位已经超过了排在它之后三个国家的海军吨位总和了,而基本相当于当时世界其它各国海军总吨位数的总和。

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均为战胜国,分别有75万和32.4万人丧生(还有记载为100万和41万),更大的代价是帝国不再,它从一战结束时与美国平起平坐,到二战后沦为“跟班”角色。1946—1980的35年间,50多个国家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有过辉煌,但正如自然界没有不落的太阳一样,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现如今连它的本土英伦三岛都在闹分裂闹独立了,而这个自身难保的过气王国,还指手画脚别国内政,彭定康之流就是这样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由此可见,日不落帝国的称号不是随便一个国家就能拥有的,即便二战后的美国也不曾获得这个称呼!
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有多强?
首先从疆域上感受一下,人类首次唯一真正将实力扩张到全球的国家。大英帝国的统治面积到达约340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来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这一庞大辽阔的疆域面积不仅是其时全世界最大的,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一切帝国中空前绝后的,其时的日不落帝国可不是只是靠着先进的科技,还靠着先进的政体以及高超的战略,科技方面,其时的英国首先完结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军事装备也是世界一流水平,海军在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称霸世界海洋。从17世纪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跃升欧洲最强国,曾先后面对拿破仑法国、亚历山大二世沙俄、威廉二世德国及希特勒纳粹德国等许多挑战者,大小战争数十次,但是不管挑战者如何,其结果都是覆灭或战败,在大英帝国全盛的时期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他的特权,法兰西第一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国以及雄踞千年的亚洲王朝(我国)当对上大英帝国扩张之路时无一例外成为失败者。比较而言当今的美利坚帝国与当年的大英帝国比较也是不及的,远没有当年全盛的大英帝国足以以战争摧垮一切对手的强横实力。我认为除了全盛时期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和奥古斯丁时代)、汉帝国(文景昭武宣)、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时代)、唐帝国(安史之乱之前)以及蒙古帝国(元朝初期),没有可以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比较的。
当年的大英帝国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
英国人曾经缔造了一个比英国本土大130多倍、领土遍及5大洲4大洋、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伟大帝国,这就是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广袤的殖民地,英国人曾经这样非常自豪地形容自己的帝国:“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大英帝国强大到什么程度?
日不落:太阳,永远不会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落下,因为,全球所有的维度,都有英国的土地。从南亚的印度,到贯穿非洲,从澳大利亚,到加拿大,到东南亚,等等。
英国的海军实力,是第二名到最后一名,所有的海军综合起来,也无法对抗的。海军排名第二的国家,加上其他所有海军强国,联合起来的海军,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咳咳,就是现在美国的实力。现在美国的海军实力,比之后所有国家海军的综合,还强。美国,有十艘十万吨的航母,中国只有两艘七万吨的。而且,也只有中国,能组成航母舰队了。英法的舰队,已经零零落落,俄罗斯的航母,整天冒黑烟。
当时的英国,比现在的美国,一点儿不差,甚至还强。
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在当年究竟有多么强大?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葡萄牙语:o império no qual o sol nunca se põe)是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国家先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们分别是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
而在旧约中一个类似的概念可能早于希罗多德,其中诗篇谈到了弥赛亚王:“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大英帝国西班牙帝国衰弱后,第二个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是大英帝国。大英帝国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英国一直是欧洲的一个主要国家,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但奇怪的是,英国的国运呈现出清晰的波浪型趋势,它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沦为二流国家。在大陆国家竭力争夺欧洲霸权(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的时候,英国正忙于内部的争斗,几乎被其他国家忽略不计,正如1640年威尼斯大使称,“在世界各国的眼中,英国只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而无足轻重”。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以全新的姿态挑战欧洲头号强国路易十四法国的霸权,连续投入两场遏制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战争。即九年战争(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之后,英国在保证欧洲大陆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时,主要通过成功的海外扩张稳步壮大力量,其力量触角大大超越了欧洲的范围。当1740年前后欧洲大陆局势再度出现动荡之时,英国返回欧洲再次抵制复兴的法国称霸大陆的野心。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与西班牙以及与法国之间的战事都爆发于欧洲战事开始之前,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欧洲,扩展到全世界。
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丘吉尔称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国政治家霍勒斯·沃波尔当时的评论来渲染英国显赫的大国地位:“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们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也就是在七年战争胜利后的1763年,英国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
不过二十年后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失败,英国被迫收起自傲心,暂时取消日不落帝国的自称。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因此1815年彻底打赢第二次百年战争后,英国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1938年人口达4.5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通过一战获得德国殖民地后,国土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约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75%,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香港、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然而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伯利勋爵在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的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
[1] 一家斯里兰卡的新闻报纸引用了科尔文·R·德·西尔瓦所做出的著名回答:“那是因为上帝不信任黑暗中的英国人。但到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国逐渐瓦解。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
[1]拓展编辑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不落帝国”一词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对象明确包括了英国和美国,其意义也不仅仅表现在对领土的占有方面,而扩展到了语言(英语)、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艺术(西方艺术)领域,例如在1852年亚历山大·坎贝尔的一次讲话中。随后该词被应用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一个较早的例子就是1897年的一篇文章上的“自夸”:“山姆大叔头上的太阳永不落下。”美国的扩张在近年来,该词被转义并引入美国的政治语言。
《美国历史导读》一书中描述了原来的十三个殖民地如何和在不列颠帝国扩张的“风头浪尖”独立,接着谈到,然后“美利坚合众国自己变成了一个帝国,影响力最终超越了曾经是最伟大的不列颠霸权。今天,独立两个多世纪过后,在美国政府、公民和海外驻军所拥有的领土上,或者在美国霸权控制下的美国势力范围中的国家上空,太阳永不落下。”而“日不落帝国”一词究其原意,则部分老牌殖民帝国都符合条件,如葡萄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和法兰西殖民帝国,在它们的领土上空太阳也不会下沉。
“日不落帝国”一词扩展应用于这些国家,则和“全球帝国”的概念相重合,即只要符合“领土上空太阳不落”条件的全球帝国都可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