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浔阳江头夜送客是在哪里?浔阳江是在哪里啊

浔阳江头夜送客是在哪里?浔阳江是在哪里啊

最佳回答2022-12-03

浔阳江头夜送客地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因古时流经此处的长江一段被称为浔阳江,而县治在长江之北,即浔水之阳而得名。出自白居易诗《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指的是偶然相遇就是一种缘分,不必在乎以前认不认识。

浔阳江头夜送客是在哪里

《琵琶行》,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十分愁苦,江边送客偶遇琵琶女,听罢婉转忧伤的琵琶曲后,才知道琵琶女也曾经是京城名倡,当年貌美技精,风光无限,而现今却流落天涯,嫁作商人妇,独守空船,亦是无限愁怨,诗人白居易陶醉于琵琶曲,又深感于琵琶女的身世,再想到自己由京官左拾遗被贬九江,其凄苦又何曾不是如此,作者感触于怀,便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名句。其意彼此命运如此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像朋友一样有相知,感慨无限。

浔阳江头夜送客是在哪里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浔阳江头夜送客 出自?

“浔阳江头夜送客”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 琵琶引》。原文如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扩展资料:这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

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浔阳江是在哪里啊?

"浔阳江"是万里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因九江古称浔阳,所以又名浔阳江。出处: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原文节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上古之时上古之时,黄梅下乡非平原,而是古九江和江心的洲,古九江一直在演变,在黄梅下乡一直存在演变的遗迹,后长江南移,形成如今的平原。现今黄梅下乡地名多带“洲”字,且多湖,就是这个缘故。最典型的就是“江心洲”,蔡山镇的蔡山曾经在“九江”中,立于江心洲,洲中有古寺,名为“江心寺”,李白的《江心寺》即作于此,表明唐朝时,江心洲仍然存在,蔡山仍孤峰矗立于江心。

唐诗《春江花月夜》“取景地”在哪?

唐诗被称为我国诗歌的最高峰,而这些唐诗中有一篇尤为出色,闻一多先生称赞它为“孤篇压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仅36句,但是诗中佳句比比皆是,被后世千古传颂,甚至还有乐师为其谱出同名名曲。张若虚雕像但是关于这首诗究竟是写的哪里,自古以来便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从诗中能看出哪些特点呢?首先江面宽阔,视野无阻挡且有潮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四句开篇气势宏大,描写出了江面宽阔,海上升明月,说明作者看到的江面是非常宽阔,远望过去不止千万里。当然文学作品会有些许夸张,但这也说明了至少水面是非常宽。根据上面所说的这个特点,江西浔阳首先可以排除。浔阳即今天的九江,白居易曾有诗曰“浔阳江头夜送客”,浔阳在唐代的时候是码头,江面较窄,完全不可能有“连海平”的观感。

持湖南浏阳说的依据是诗中的这两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其中的青枫浦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浏阳县南的浦梓港。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青枫浦这个名字在唐诗中多次出现,并非所有的青枫浦都是今天的浦梓港,这里的青枫浦是化用的屈原《楚辞》中的地名而已,更何况青枫浦也就是今天的浦梓港仅仅是浏阳河上一个小港口而已,不可能看到连海的江面。还有就是这潇湘二字,也是被认为是在湖南的佐证之一,但这只是望文生义罢了。

如果仅凭这一句,辽宁葫芦岛也有话说了,碣石便是在辽宁葫芦岛啊,曹操有诗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很明显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其实诗人在这里是夜晚观江景,内心思绪万千,想起远方的友人或者是家人亲人,感叹相隔千里,无法相见罢了,和上面的青枫浦是同样的修辞手法。而仅凭春江二字就推测是富春江的更是谬以千里,富春江是浙江中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皖南山区,河面极窄,两岸尽是山峦,白天倒是青山绿水,晚上的视野恐怕是完全没可能看到“江天一色无纤尘”。

其次此地为江水环绕的一个江心洲,离岸近且有多处浅滩平地其实诗中有这样一句是告诉了我们这里说的是哪条河流,“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直接指出了是说长江,虽然说《滕王阁序》中也有“槛外长江空自流”这样把赣江叫做长江的,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长江就是指我国第一大河长江,这里也再次说明富春江和浏阳河是可以退出本次争夺了。既然知道了这是长江,那么镇江说、泰州说、扬州说,起码看起来至少不那么离谱,那么诗中所写的具体是长江的哪一段呢?“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句诗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江水流到此处是曲里拐弯,并且当中环绕了一个甸,甸在古代是指郊外,相对于城郭而言。

诗中还有这样一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汀是指水边的平地,结合上文中江水环绕的一个甸,在长江从六合至泰州一段,有这样一个地方刚好完全符合,那就是瓜洲古渡。瓜洲古渡瓜洲位于今天的扬州邗江区,是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根据史料记载,初唐时长江的渡口是在扬子津,如刘禹锡《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孟浩然《扬子津望京口》等,而瓜洲便是江心岛,和扬子津隔江相对,相距非常近,中间有很多小沙洲,符合诗中所说的“汀上白沙看不见”。另外长江从瓜洲往东向镇江方向,是非常宽阔的江面,视野毫无阻挡,在这里看江景才能看到诗中的江天一色和空中孤月。

并且瓜洲在古诗词中也频频出镜,向来是文人雅士游历之地。如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张祜“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以及王安石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写的瓜洲。再从张若虚的生平事迹来做印证:《全唐诗》中记载张若虚是扬州人,在山东兖州做过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胡小石《张若虚事迹考略》中记载,张若虚平生游历地域非常有限,除兖州之外,大多未出吴越,更不用说两千多里外的浏阳了。

浔阳在哪里呀?

九江,简称 “浔”,古称浔阳、柴桑、江州,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北畔,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的交叉点,是东部沿海与中部的过渡地带,也是中国的三大茶市与四大米市,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白居易的那个浔阳江头夜送客和现在的浔阳是一个地方。

匡庐奇秀,天下闻名,佳境美景奇诡瑰丽;其襟江带湖之势、悬泉云瀑之胜、登临旅居之便、中西合璧之风情集于一身,观光旅游与休养避暑的总体优势雄冠诸山。鄱阳湖纳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而注长江,浩浩荡荡,烟波万顷,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向以鱼米之利、舟楫之便、风光之秀而著称于世。千里湖山之观,美不胜收;或淼淼然横无际涯,或欣欣然归帆渔歌;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军山、印山、扁担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态;冬季,吴城沙岸湖洲,万只候鸟云集,白鹤天鹅群蔚为稀世奇观,尤其令人叹为观止,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出自哪首古诗?

出自琵琶行 / 唐 · 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意思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意思是(秋天的晚上我到浔阳江头送别一位客人,秋天的冷风吹过枫叶底,荻花发出飒飒的声响,秋声瑟瑟,满目一片萧瑟的秋景。)“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作出了概括的介绍,而“枫叶荻花秋瑟瑟”是对环境的渲染,“枫叶”和“荻花”是秋季的景色描写,体现了萧瑟之感,“秋瑟瑟”是感官的抒发,表现出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洵阳江头夜送客

首先,纠正一下,不是洵阳 是浔阳浔阳,江名。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

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历史重镇,浔阳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风风雨雨中,曾几度兴衰,几度浮沉。九江古称浔阳,浔阳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湖北、安徽与江西三省交界处,万里长江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鄱阳湖在东,庐山居南,襟江带湖,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九江雄蟠赣北,濒江扼湖,山水得天独厚。匡庐奇秀,天下闻名,佳境美景奇诡瑰丽;其襟江带湖之势、悬泉云瀑之胜、登临旅居之便、中西合璧之风情集于一身,观光旅游与休养避暑的总体优势雄冠诸山。

鄱阳湖纳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而注长江,浩浩荡荡,烟波万顷,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向以鱼米之利、舟楫之便、风光之秀而著称于世。千里湖山之观,美不胜收;或淼淼然横无际涯,或欣欣然归帆渔歌;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军山、印山、扁担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态;冬季,吴城沙岸湖洲,万只候鸟云集,白鹤天鹅群蔚为稀世奇观,尤其令人叹为观止,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九江不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别开。

彭泽的龙宫洞、沙河的狮子洞与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置身其中,如梦似幻,扑朔迷离,恍如隔世而仙游。九江城北面长江,南屏匡庐,东临湖口而西望幕阜,得尽山傍水抱之宠;城内甘棠湖水光潋滟,岸柳成荫;薄暮、轻烟漫笼,画舫涟漪,可谓优雅之至。

诚如古人诗云: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浔阳赖以得名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嫡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继续浏览:

上一篇:围棋怎么算赢?围棋怎么算赢

下一篇:然开头的成语?然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