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介绍?南北战争的发生经过介绍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在该州内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奴隶主利用其在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

战争初期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北方23个州有2234万人口,南方7个州只有910万,而且其中有380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年产值15亿美元,130万工人,2200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1550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也只有9000英里。但南方有充分的军事准备。得益于不久前结束的美墨战争,南方军队素质较高,指挥官经验丰富,并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援助。而且,内战前夕J.布坎南总统(奴隶主的代理人)曾设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钱输送到南方去。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南北战争简介
美国内战:Civil War,U.S.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
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的奴隶主,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 而北方资产阶级的目的在于打败南方,以便恢复全国的统一。19世纪中叶,北部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北之间的斗争在西部土地的争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但是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发生在该州内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蓄奴州,奴隶主利用其在美国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美国共和党。
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州,于是在堪萨斯州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的序幕。1857年奴隶主又企图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全部领土上去。从而导致约翰·布朗起义。
[编辑本段]内战的起因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三十万奴隶主,在新移民区扩张奴隶制的,威胁了自由州的存在和发展,侵犯了包括南方自由人民在内的联邦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南方州的战争目的不是从联邦中退出,而是要同北方州争夺边境州和其他未开垦地区的土地,要把奴隶制扩展到整个北美大陆。南方奴隶主的生存 和发展驱使南方州对北方开战。
北方州除了应战,没有其他选择。新的历史学者却认为:内战原因不是因为奴隶制度,而是由于不同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导致价值观点不同,战争爆发深层次原因是围绕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林肯认为在国家分裂面前,奴隶制的存废是不重要的,而导致国家分裂的原因除了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以外就是南北方是两个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的经济制度。然而,要对一个历史事件性质做出判断,要求我们一不能凭当事人的声称和主观意愿,二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该事件本身,而要去揭示造成该事件的客观矛盾运动。在分析北美内战的起因时,存在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认为北方不同意南 方州独立,是违背宪法的行为。另一种意见认为,林肯解放奴隶只是迫 不得以。于是南北战争就不应当被认为是废除奴隶制的问题。第一种意 见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南方奴隶主不会以独立为目标。
奴隶制的内在要求迫使南方去争夺更多的土地。这种政策必然要同自由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在冲突不能在联邦内部通过议会、政治谈判来解决时,就必然以造成联邦破裂的内战形式来解决。社会政治斗争是经济领域斗争的反映,而同伦理道德没有关系。
必须正确地从社会生产的矛盾中发掘出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而许多人还在法律、习俗、民族特性、伦理道德方面摸索这场战争的起因,是看不清内战的性质的。另一种意见,把一个当事人的主观愿望作为事件的客观原因,也是站不住脚的。用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去解释一个时代的特性,这种智慧还不如一个小店主。
因为后者还能把人的行为同言辞相区分,前者则把人的语言等同于人的行为。我们相信林肯的话是诚恳的,他只是迫不得以解放了黑奴。但是,在历史的必然性面前,个人的主观愿望是不可能成为社会进程的根本动因的。
一.南北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联邦?南方是挑起战争的一方。在战争开始前,北方观望了数月。与此同时,南方的分离主义者们已经在劫掠联邦要塞、军火、船坞、关税局、船只、武器,损毁国旗,扣押驻军。最后,是南方在桑特堡打响了美国内战的第一枪。
南方的国防部长沃克在接到桑特堡的消息后公然说:没有人知道从这里开始的战争将在哪里结束。他同时预言南方联盟的旗帜将在五月飘扬在华盛顿国会山上空。北美内战的内在原因其实已经被南方的战争口号所回答。
他们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奴隶制的联邦。让我们回顾回顾南方奴隶主在美洲扩展奴隶制的历史。1787年的大陆会议和1789年的宪法会议规定了蓄奴地区的永久界限。1820年的密苏里协议则把密苏里州变成一个蓄奴州,同时扩大了蓄奴地区的范围。
1854年的堪萨斯- 内布拉斯加法案又一次扩大了蓄奴区的范围。奴隶制不再有固定疆界。任何多数人赞成蓄奴的州都可以成为蓄奴州。
在此法案和南方奴隶主操的纵下,新墨西哥州成为蓄奴州。尽管南方奴隶主运到新墨西哥的奴隶还不足50个!在对外�。
南北战争的发生经过介绍
南北战争是美国 历史 上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内战,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南北战争的发生经过,希望能帮到你。南北战争的经过 总体来说,南北战争过程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称为“有限战争”阶段,是双方在东部战场上集中兵力争夺对方首都的过程;第二阶段被称为“革命战争”阶段,是以北军的胜利,美国南北统一而告终。
“有限战争”阶段一般是指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之间的南北之间的战争,在这个阶段中,南方的军事将领是美国著名的罗伯特·李将军,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略方针,连续几次击败北方的军队。而北方军队由于作战准备不够充分,而且部分将军消极作战,因此在战斗中几次输给了南方的军队。1861年7月,双方进行了马那萨斯会战,北方军队被南方击败,因此林肯总统将战略的重心开始移到了西部战线。在西部,麦克莱兰将军和罗伯特·李展开了一场争夺里士满的大会战,史称“半岛战役”,或为“七日会战”。在战争中,罗伯特·李击败了麦克莱兰,大获全胜。 1862年9月22日,林肯总统发表了解放宣言,这标志着南北战争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从而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革命战争阶段”。 1862~1863年,林肯总统推行了一系列的解放黑奴的战争,并允许黑人加入军队,因此使北方军队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1863年7月1日,北方军队在葛底斯堡之战,击溃了南方军队的主力,从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第二年,北方军队又开始对东西两线全面进攻,南方的东北部与西南部的联系被切断。1865年4月9日,南方军队的统帅罗伯特·李被北军包围后,宣布投降,南北战争宣告结束。
南北战争的意义 美国自从在独立战争以后,就分为了南北两个地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而北方实行的则是 资本主义 制度,并且他们信仰的宗教都不同。所以说,美国南北两方从根本上看来,就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所以,在1960年4月12日,双方彻底决裂,从而,美国发生了维持四年的南北战争。
那么,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南北战争的最主要的意义就是美国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内部发动的战争,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工业革命后,北方由于实行的是资本主义政策,所以发展的比较迅速,而南方依旧在实行奴隶制,所以他们对黑人的压榨非常严重。之后,由于双方各自的矛盾激化,再加上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也坚持对南方的政策进行改革,还黑人一个自由,所以,双方发动了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人民的 成功 而结束,从此,美国南北双方统一在了一起,并且共同实行了统一的政策,而且美国的奴隶制度也从此消失了,为美国的快速发展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由以上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也就是取消了奴隶制,在美国全国都实行了资本主义政策,并且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从而加快了国家的发展,同时,黑人也在美国得到了相对的自由,美国也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且一举发展成为了世界的强国。 南北战争后的南方社会 由于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大肆破坏南方的经济,使得本来就落后的南方和北方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南北战争时期遗留的问题,至今都未得到彻底解决。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着手开展了对南方的重建工作,但是这项工作的推行却举步维艰。南北战争后的南方,经济和 政治 都已经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想要重新恢复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由于南北战争的结果,使得北方人对南方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歧视。而南方对于北方,也同样存在敌意。这个道理很简单,原本南方人拥有的权力,在这场战争中丧失殆尽。而且北方人还破坏了他们的家园,留下了一大片残桓断壁。
在这场战争中,南方的黑奴都得到了解放,他们拥有了和白人一样的权力,而原本作为奴隶主的南方白人,却无端地失去了许多奴隶,使原本以 种植 园经济为主的南方经济一下子陷入了瘫痪状态。通过美国的修正法案,南方的白人不得不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原本在南方根深蒂固的贵族制度一下子分崩离析。部分南方的地主,在失去大量奴隶之后,不得不把他们原先拥有的土地分割成若干块,以出租的方式租给黑人,同时作为交换的条件,黑人定期要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
这种生产模式在美国南方存在了百年之久,而战前南方双方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美国南方的很多黑人,直到至今也没有摆脱贫困。 在南北战争后的南方重建过程中,很多北方人来到了南方,进行投机行为,南方人十分痛恨这些白人,称他们为“投机者”。
而一直对美国新颁发的制度不满的南方白人,为了对抗政府,成立了著名的“3K党”。
美国南北战争介绍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
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并且要求独立。在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首先发动了战争(萨姆特堡的炮击)。联邦军史无前例地招募了黑人进入军队。尽管大多黑人士兵只被分配做一些低下的工作,林肯总统的这一举措仍然赢得了黑人奴隶的拥护,也成为南北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美国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曾有过一场持续的纷争,不管是对于中央的权力或者公民的效忠,而这场竞争几乎自共和成立以来便已揭幕。例如1798年的肯塔基及维基尼亚决议案便公然反对客籍法和镇压叛乱法,另外在哈特福特会议中,新英格兰表示反对麦迪逊总统与1812年战争。 于1828年与1832年,国会通过了提高对欧洲工业产品的关税以利北方各州的工业。
由于这项南北战争(7张)关税政策将对倚重对欧洲大量外销农产的南卡罗莱那州及其它南方各州造成经济上之冲击,美国南方农业州担心欧洲各国会报复美国而提高对美国农产的关税,因此被讥为“嫌恶关税”。对此南卡罗莱那州议会召开州代表大会,通过了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宣布1828及1832年的关税法于该州内无效作废。州议会并通过相关法令以贯彻该项条例,包括授权组织军队与购置武器。
为回应南卡罗莱那州的威胁,国会通过了“军力动员法”,而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11月派遣七艘小型海军船只与一艘武力军舰前往查理斯顿。12月10日,杰克森振辞反制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的一方。 在内战前夕,美国是由四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组成的国家: 东北部(即今新英格兰)—成长中的工业与商业及相应之人口密度增长; 西北部—自由农民于此迅速发展,拜西北条例之赐此处永无奴隶制度; 上南方-垦殖农场,但部分区域经济衰退; 西南方-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棉花经济区。
这时,一本震撼世界的巨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了。刚出版即被迫加版再印,阅者边读边拭泪,旁听者边听也鼻酸。这本书的出版让北方的人民知道奴隶们的辛酸血泪,加速了“废奴令”的颁布。 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宪法为将来政府提供了和平辩论的基础,并且能够平衡这个新的国家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数年间,自由州和奴隶州的数目在妥协中逐渐令参议院得以平衡。
1845年最后一个奴隶州得克萨斯得到承认,五个自由州在1846年到1859年间得以认可,原先是奴隶州的堪萨斯在先前被拒绝,随后在1861年以自由州加入。随后在北方兴起大规模民主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旧的两党格局解除,日益激烈和敌对的思想意识形态导致以往为了避免危机而订立的君子协定(例如密苏里妥协与1850妥协)越来越不可能。同时南方各州使用奴隶让北方各州成为新移民优先选择的目的地,以致北部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优势按照人口规模日益强大。 同时,棉花的丰厚利润加深了南方对种植及奴隶的依赖。
少部分奴隶的主人,特别是棉花种植者,主导南方的政治和社会。 1860年共和党林肯的当选引发南方的脱离。林肯是反对奴隶 南军图片制度的温和派。他承诺尽其所能反对奴隶制度在新领土的扩张(即阻止任何新奴隶州加入联邦);但也说联邦政府无力废除已实行州份的奴隶制度,所以他会执行逃奴法。
对部分共和党员废除奴隶制度态度和南方在政府中势力的削弱的忧虑,终于促使南卡莱罗纳州宣布脱离联邦,最终导致其他南方诸州的脱离。林肯甚至在1858年以“分裂之家演说”鼓励废奴主义者通过对奴隶主的经济补偿并组织前奴隶迁离蓄奴州,逐渐和平终止蓄奴制度。由于林肯的总统胜选,奴隶州失去了在参议院的权力平衡,并将会面对在总统府和国会在数十年控制后的持续弱势。
南方人也感到不能阻止类似莫里尔关税法的保护主义关税。在1798年肯塔基及维基尼亚决议案及1832年拒行联邦法危机之前经已辩论,面对关税的威胁,南方以此为由单方面行使州权脱离联邦。
南北战争的双方分别是谁
南北战争是指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场内战,持续了五年时间,以北方的胜利告终。那么参战的双方分别是谁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南北战争的双方分别是谁,希望大家喜欢!南北战争双方 美国南北战争双方,分别是北方以林肯总统为首的美坚利合众国和南方以戴维斯总统为首的美利坚联盟国。
这股革命的浪潮很快就传播到了美国,使得美国在经济上有了较大的飞跃,同时也让美国的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美国在这段时期里,获得了西部的大量土地,成立了许多新的州。但是在此同时,一直存在于美国国内的奴隶制存废问题,也逐渐成为了 政治 的焦点。因此,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奴隶州。同时在经济发展方面,北方受到资本主义革命的影响,工业迅速崛起,而南方实行奴隶制的地方,成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围绕着美国西部新成立的州是否实行奴隶制的问题,使得双方矛盾日益激烈,由此爆发了南北战争。 在战前,北方拥有23个州,而南方仅有7个州。
在1861年2月4日,南方宣布脱离美坚利合众国,宣布成立美坚利联盟国。德克萨斯州在联盟国成立后的一个月,也加入到南方阵营。在战前,双方的实力对比是22个州比8个州。
4月12日,南北双方正式开火,北方的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四个州也倒戈加入南方。因此在战争的主要相持阶段,北方是18个州,南方是11个州。 在 军事 方面,南北战争双方实力也不成对等。
北方虽然拥有的州比南方多,但是南方军队刚刚经历过美墨战争,军队实力比较强大。而北方几乎没有任何作战准备。 战后,南北战争双方,南方总死亡人数258,000人,137,000人受伤,北方总死亡人数360,000人,275,200人受伤。由此可见,虽然北方取得了胜利,但是同样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南北战争旗帜 南北战争是一场美坚利合众国和美坚利联盟国之间的战争,分别属于南北双方,因此南北战争旗帜也有所不同。 首先来介绍一下北方的旗帜,也就是美坚利合众国。北方的旗帜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国旗是大致一样的。众所周知,美国国旗被称为“星条旗”,由红白相间的13条杠和五十颗星组成。
分别象征着美国13个殖民地和50个州,同时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则象征正义。当然那个时候美国还没有50个州,因此星星会少几颗。 美坚利联盟国的旗帜则比较复杂,大致是模仿了美坚利合众国的国旗,被南方居民称为“恶俗的模仿”。大体上,联盟国和合众国的旗帜有些类似,但合众国的红白横条比较少,只有三杠。
起初蓝色部分的星星有七颗,围成一个圈。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又有一些州加入到联盟国内,因此围起来的星星变成了13颗。后来,大概是联盟国的领导人也发现自己的国旗和合众国的国旗实在太想了,在战场上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因此又将其改成了星杠期。也就是以红色打底,两条蓝色的杠贯穿对角,形成一个十字,蓝色的杠上同样绣13颗星代表着13个州。 也许是南方有着战胜的打算,因此在国旗的设计上,并没有对合众国的旗帜有多少改动,或许是在战胜之后依然沿用星条旗吧。
在如今的美国南方,一些联盟国的支持者,依然在自己的家中悬挂着联盟国的旗帜。 南北战争铁甲舰 铁甲舰是在19世纪的时候,人类发明的一种蒸汽式军舰,它的外部很坚硬,是由铁制成。由于世界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海上作战越来越频繁,所以,船只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由木头制造的军舰根本就无法抵抗炸弹的轰炸,所以铁甲舰就由此而诞生。故而在1859年11月, 历史 上第一艘主力铁甲战舰由法国军队制造而成,并且以拿破仑的名义首次起航。
那么南北战争铁甲舰是怎么回事呢? 在19世纪的时候,美国爆发了工业革命,而铁甲舰也成为了美国工业革命的一项重大发展。在1960年4月12日,美国由于南北双方矛盾升级,而爆发了非常具有历史性的美国南北战争,而铁甲舰也成为了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武器,并且铁甲舰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进行,铁甲舰也成为了当时海上的霸主,也就是美国想要在海上进行战争,就必须用铁甲舰来在海上进行争斗,所以,铁甲舰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也可以说铁甲舰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必须可少的船舰。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由北方人民取得了这次的胜利,并且奴隶制也在美国正式消失,黑人也得到了相对的自由,全国都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这对美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南北战争铁甲舰也被人们记在了心中,而且铁甲舰也在战争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概况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
地点: 大部份位于美国南方的州份 时间: 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 参战方: 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坚联盟国 结果: 北方联邦军胜利,并废除奴隶制 参战方兵力: 北军2,200,000人 南军1,064,000人伤亡情况: 北军总死亡人数360,000人南军总死亡人数258,000人 主要指挥官: 林肯、格兰特,罗伯特·李 具体的请看看百科吧。下一篇:only怎么读?only怎么读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