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作者简介?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作者简介:幼时家境贫困,12岁时因父亲去世辍学,开始到印刷所当学徒,稍大一点便外出找活干。21岁时,对轮船上的领港员生活发生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密西西比河上4年领港生活使他熟悉各式各样的人。这一段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就取自船工生活:mark是“测标”,twain为“两英寻(合12英尺)”,“测标两英寻”说明仍是安全水位。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他随哥哥去内华达;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从此开始创作生涯。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马克吐温的简介
马克·吐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上,在对于美国的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被人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马克吐温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文章转载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 请保留此标记)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马克吐温的成长经历 虽然马克·吐温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讽刺小说。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 绘画 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
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
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
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 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 灵感 。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
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 肺炎 。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 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
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
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
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马克吐温的文学特点 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又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
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介绍
1.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2.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
3.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文学家马克吐温的资料简介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被人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下面是我为你搜集马克吐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吐温生平简介 马克吐温是世界上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个版本,至今仍在各个国家流传。
而通过马克吐温简介得知,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原名叫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马克吐温于183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一个乡村。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便已去世,为了解决家中生计问题,马克吐温被迫停学,到家乡附近的工厂中当了一名小工人。后来,马克吐温换了很多职业,先后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以及记者。在生活中,马克吐温接触了很多有趣的小品,这让他萌生了创作文学小说的念头。马克吐温一生著有大量作品,涉及的题材丰富多样。
剧本、散文、诗歌等领域,马克吐温均有涉及。 马克吐温的语言犀利而富有 幽默 感,他用幽默辛辣的语言批判了人性的丑恶之处,并且表达出对普通民众的同情。马克吐温早年间从事过排字工人、水手等职业,所以马克吐温对底层民众疾苦的生活大有了解。
当他拿起手中的笔写 故事 时,就会折射出社会的丑陋现象,并且具有潜意识地为底层百姓呐喊。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因此马克吐温被美国人民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去世,终年75岁。
后来,马克吐温被《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对马克吐温的评价 马克吐温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家,他文学作品影响了很多代人。马克吐温的作品至今仍在多个国家流传。所以,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世人对马克吐温的评价。
马克吐温是美国人,基于马克吐温对美国文学史作出的贡献突出,所以美国人民对马克吐温的评价非常高,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众所周知,美国历代总统中,林肯在美国人心中 排名 第一,既然美国人以“文学史上的林肯”来称赞马克吐温,足以见之马克吐温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分量。除此之外,海伦凯勒、威廉福克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都以中肯的文字表达出自己对马克吐温的评价。 威廉福克纳曾评价马克吐温说:“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世人除了对马克吐温个人以及他的作品进行评价之外,还对马克吐温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剖析。 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将创作基点放在了反映社会现实方面。随着马克吐温对社会现状认识的日益加深,马克吐温对美国社会丑陋的一面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也能看见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探讨。
这个时期,也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在探索美国的 政治 制度、思想 文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他以辛辣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的弊端。如果说早年间马克吐温的作品充满了幽默感,那么马克吐温中后期的作品,主要是以讽刺、辛辣的语言批判现实。 马克吐温的地位 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界是举足轻重的。
事实上,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马克·吐温都是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说,他是第一位美国真正的作家。马克·吐温的文学影响了几代人,也是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他创作文学的触角十分细腻,由于他年轻时期贫穷的经历以及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揭露了美国在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的丑恶真相。他的文学语言富有幽默和诙谐的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而后随着马克·吐温的阅历加深,他创作的作品基调,基本上完成了从幽默乐观到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笔触更为犀利,讽刺更加激烈,幽默讽刺中批判的成分得到了增强。因此威廉·福克纳又说,美国的所有文学,都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风格。
世界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的观点和威廉·福克纳十分类似,称美国所有的文学,都源自于马克·吐温的作品,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简直可以被称为美国文学的鼻祖。因此在美国文学届,赠予他“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称号。 《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具权威的,也有官方性质的一部期刊,在这部期刊里,马克·吐温被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他名列第16位。
马克吐温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虽然他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的高超幽默、机智与名气,称美国 马克·吐温最知名人士之一。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地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四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写作风格: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他的代表作是《百万英镑》,在小学5年级人教版语文书第二学期时会学到的,是24课名叫《金钱的魔力》。 “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 马克·吐温其早年水手术语,马克·吐温的意思是:水深12英尺,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1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船长塞勒斯,曾是位德高望重的领航员,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笔名“马克·吐温”。
1859年,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调皮的萨缪尔决定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笔调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刺痛了老船长的心,老船长从此弃笔不写,“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从此在报纸上销声匿迹了。
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决心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他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以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然而,孰真孰假,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 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 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 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 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 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 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 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 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 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 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
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 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