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箬笠怎么读?箬笠怎么读

箬笠怎么读?箬笠怎么读

最佳回答2022-12-03

箬笠拼音[ ruò lì ],解释,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箬笠怎么读

竹斗笠,用竹篾等为原料编织成的帽子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箬笠怎么读

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笠大小,故名。一般用竹子编制。

箬笠怎么读

箬笠读音:ruòlì释义: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出处: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箬笠怎么读 词语箬笠怎么读


1.箬笠拼音是ruò lì,箬字声母是r,韵母是uo,声调是第四声;笠字声母是l,韵母是i,声调是第四声。
2.箬笠(ruò lì ) 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

箬笠怎么读?

箬笠的读法是ruò lì(声母:r,l;韵母:uo,i;声调:去声,去声)。释义: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

”用法:作谓语。示例:带果赤裸上身戴箬笠与欢庆合奏现场。扩展资料 箬笠的近义词:
一.斗笠释义: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示例:外面下着大雨,爷爷从墙上拿起一顶斗笠跑了出去。


二.笠帽释义:用竹子编的帽子。示例:那老头头戴笠帽,看了看四尾可怜兮兮的小鱼:“再多钓几条,就可以烧鱼吃了。

青箬笠读音 青箬笠读音和解释


1.青箬笠拼音:[qīng ruò lì] 。青箬笠,汉语词汇,出自《渔歌子》等书,释义为箬竹叶或篾编制的笠帽。

箬笠怎么读(箬怎么读拼音)


1.箬怎么读渔歌子。
2.箬怎么读 拼音。


4.箬叶。1.箬念ruò。 2.箬意识是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 3.箬出自《说文》:箬,楚谓竹皮曰箬。

4.常见词语如:箬帽、下箬、箬下酒、箬笼、箬壳、青箬、箬竹、箬篰、箬篷、箬帽、箬笠、箬篓等。 5.汉字: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6.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7.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8.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9.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10.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11.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12.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13.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14.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 15.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继续浏览:

上一篇:94年属什么?94年是属什么生肖

下一篇:昆虫记主要内容?昆虫记的主要内容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