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什么?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什么?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

最佳回答2022-12-02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已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什么

介绍:

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NPS),又称第三代毒品,指为逃避执法打击而对列管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或麻痹效果。如“笑气(laughing gas)”就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什么

特征:摄入人体后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物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psychoactive substance abuse)在DSM-4中,指一种适应不良的物质使用方式,特征是:①尽管认识到对身体有害仍使用;②已造成社交、职业、心理,或躯体问题或使之恶化,仍继续使用。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什么?

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在2013年《世界毒品报告》中首次被提出。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由于毒理作用比传统毒品更强、难于管控、善于伪装,使得它已成为继海洛因、冰毒之后的第三代毒品,在欧美、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滥用流行趋势明显。国家禁毒办宣布,从2017年7月1日起,将U-47700等4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U-47700、MT-4
5.PMMA,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透着神秘的代号,对于制毒贩毒的“绝命毒师”们而言,却并不陌生。

这些代号指的是一类新型毒品,更加准确的名字叫做“新精神活性物质”。扩展资料:“在合成毒品依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新精神活性物质又成为国际禁毒界必须面对的新难题。”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时杰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大类没有被国际公约所管制但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具有精神活性作用的物质,包含合成大麻素、兴奋剂(苯乙胺、卡西酮、哌嗪等)、致幻剂或分离性致幻剂(氯胺酮及苯环利定)、镇静剂、色胺、氨基茚及芬太尼类合成阿片等。

据悉,新精神活性物质自2009年兴起以来,在全球迅速泛滥,且愈演愈烈,危害严重。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预测,新精神活性物质将成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并将强力冲击以海洛因为代表的第一代毒品和以冰毒为代表的第二代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的相关内容。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大类没有被国际公约所管制但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的具有精神活性作用的物质,分为九大类,具体为:合成大的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苯乙胺类;色胺类;氨基茚满类;哌嗪类;氯胺d 酮及苯环利啶类;植物类;其他类。 新精神活性物质被称为“第三代毒品”,又称物质或成因物质、药物。第一代毒品是指[海]洛因、大的麻、可卡的因等传统毒品,第二代毒品指[冰]毒、等合成毒品。精神活性物质作用的器官就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人脑,脑的正常功能受到这些非身体内所需要的物质干扰使正常的功能紊乱而出现精神症状。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由于毒理作用比传统毒品更强、难于管控、善于伪装,使得它已成为继[海]洛因、[冰]毒之后的第三代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
1.滥用成瘾。

新精神活性物质同许多合成毒品具有类似之处,成瘾性极强。其成瘾和慢性中毒的主要表现特征是滥用时的中枢神经兴奋和戒断后的中枢神经抑制交替出现。
2.健康损害。

新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健康损害包毕罩括对神经、精神和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损害。从现有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往往是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混合加工成“新型[毒]品”,滥用后极容易导致急性过量中毒,甚至无法进行抢救。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2 毒品危害有哪些 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


一.毒品对个人的危害。毒品作用于人体,会使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药,生理功能就会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二.对家庭的危害。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境之地。


三.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者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人类的生存空间。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什么3
一.对大脑造成直接损害 大脑 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病,表现为不可控制的、不顾后果的、强迫性的觅药和用药行为,以及对毒品持久而强烈的渴求感。


1.改写欣快感,导致强烈的渴求感 大脑奖赏环路多巴胺相对或绝对缺乏,就是成瘾者停止使用毒品后,对毒品产生的强烈的“渴求”和出现对很多事情都“找不到感觉”、“没有兴趣”、“高兴不起来”、“没有动力”的原因所在。
2.影响情绪和记忆,对吸毒体验终生难忘 毒品作用于大脑海马回与杏仁核,会产生强烈的“愉悦”和“欣快”等情绪体验和情绪色彩的“毒品记忆”,深刻而持久,甚至终生难于忘怀。这就是成瘾者常说的“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的原因所在。
3.损害大脑额叶,降低判断和控制力 额叶占大脑皮质面积的40%,是大脑功能的执行中枢,与大脑的其他部位联系,其功能与躯体运动、语言、高级思维活动有关,主要负责思维、计划、个体需求和情感。

长期反复吸毒成瘾后,表现为追求毒品“高奖赏”(欣快感)的强烈渴求,理智能力和冲动控制能力减弱,以及明知故犯的、不可控制的、不顾后果的寻找和使用毒品的行为。
二.损害重要系统、器官
1.毒品多为加工品,其成分十分复杂,可对吸食者的心脏和血管带来严重损害。 比如,滥用麻的古、[冰]毒、摇头的丸等苯丙的胺类毒品,可导致吸食者心率加快、心跳不规则,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脏病发作;而注射[海]洛因可导致坏死脉管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等心律失常的症状出现。


2.采用鼻吸、烫吸等吸食方式,可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滥用毒品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嗅觉丧失、鼻中隔穿孔、慢性鼻炎、吞咽困难等症状。 过量吸食[海]洛因等,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吸毒者呼吸减慢或停止,导致大脑缺氧,进而出现脑水肿或死亡!
3.对人体消化系统带来严重损害。

吸食[冰]毒导致牙齿直接被损害;[海]洛因成瘾者伴随有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肝脏血管栓塞等,还可抑制肠蠕动引起便秘。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什么第几代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策划药”、“实验室毒品”,为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摄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新精神活性物质吸食过量甚至可能致死。

该物质根据药理特性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大麻、致幻剂、阿片类物质、挥发性溶剂、烟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会造成上瘾以及社交、职业、心理、躯体出现问题,甚至恶化。

新精神活性物质指什么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义是:没有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存在滥用并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的物质。这些物质一般通过对现有毒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修改获得,不但具有类似列管毒品的麻醉、兴奋或致幻作用,而且能逃避法律的管制,因而其生产、贩卖和滥用形势日益严峻。

根据结构特征和作用药理,UNODC将新精神活性物质分为7大类:(1)合成大麻素类。这一类的物质主要是模拟天然大麻对人体的作用,它的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也和天然大麻类似,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精神错乱,同时也存在致癌的风险。(2)卡西酮类。这一类的物质,主要是卡西酮的衍生物。

它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目前这一类物质导致精神错乱、自残及暴力攻击他人的案例已有很多。(3)苯乙胺类。

这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苯丙胺衍生物及二甲氧基苯乙胺衍生物两个类别。前者以类似甲基苯丙胺的兴奋作用为主,后者则能产生强烈的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这些物质可导致大脑损伤和精神错乱。(4)哌嗪类。

该类物质一般为苯基哌嗪或苄基哌嗪的衍生物,具有类似于甲基苯丙胺和MDMA的兴奋和致幻作用,但效果较温和,持续时间也更长。(5)氯胺酮。这一物质在我国属于已列管的精神药物(6)植物类。

该类别包括恰特草、鼠尾草、帽蕊木等含有精神活性物质的植物。(7)其他。包括色胺类、氨基茚类、苯环己基胺类、镇静类等多个类别,分别具有致幻、兴奋、麻醉、镇静等作用。以上类别中,合成大麻素类和卡西酮类包含的物质数量最多,其滥用也最为严重。

在国家毒品实 验室对全国样品的检测中,除植物类外所有类别的物质都有发现。简而言之,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到目前为止,现在世界各国发现的所谓新精神活性物质已经有500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自2009年兴起以来,在全球迅速泛滥,且愈演愈烈,危害严重。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预测,新精神活性物质将成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并将强力冲击以海洛因为代表的第一代毒品和以冰毒为代表的第二代毒品。

怎么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新精神活性物质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为评估其滥用规模,很多国家和地区启动了相应的监测计划。目前监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形式的调查,另一种是基于生物样本(血样、尿样、唾液)的分析统计。前一种方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结果笼统,针对性较弱。后一种方式统计数据更为精准,但需要收集足够量的样品并进行实验室分析。

样品收集可以是针对整个人群的抽样,例如设置道路调查点对机动车驾驶员随机取样,也可以是针对高危人群的取样,例如对某段时间内所有严重刑事罪犯进行取样分析。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呈现的特点根据各国的监测报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其滥用比例已超过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管制毒品。二是不同国家流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有较大区别。

 
(一)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其滥用比例已超过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管制毒品。欧盟官方在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欧盟15到24岁的年轻人群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比例平均为4.8%,其中在英国、拉脱维亚、波兰和爱尔兰的比例高达8%、9%、9%及16%,仅次于天然大麻位居第二。美国国立药物滥用研究所(英文缩写:NIDA)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的调查显示2012年11.3%的高中学生承认使用过合成大麻素类物质,仅次于天然大麻的36.4%,而承认使用过卡西酮类物质的比例也有1.3%。

美国红杉毒理实验室在近年来收集的40多万份尿样中,检出合成大麻素和卡西酮类物质的比例分别为10%和8%,高于甲基苯丙胺的比例5.6%
(二)不同国家流行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有较大区别。该现象可能与各国滥用者的偏好以及管制法律有关。美国是合成大麻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据美国专家介绍这是由于美国对政府雇员、军人以及医疗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药物滥用筛查,很多天然大麻成瘾者在接受检查前会改为吸食合成大麻,以避免尿检呈阳性。而在荷兰吸食大麻属于合法行为,因此该国几乎没有滥用合成大麻素的情况。

新西兰有滥用苄基哌嗪的传统,2008年16至64岁人群中滥用苄基哌嗪的比例即达到5.6%,高于苯丙胺类物质的比例2.1%,这是因为该国滥用人群认为苄基哌嗪是一种安全和温和的药物,可用于替代甲基苯丙胺。英国滥用最多的则是4-甲基甲卡西酮(属于卡西酮类物质),2010年15至24岁的年轻人群使用该物质的比例达4.4%,与滥用可卡因的比例相同。

继续浏览:

上一篇:雨前的句子有哪些?描写下雨前的优美句子

下一篇:皓月当空人生几何是什么意思?皓月当空人生几何下句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