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的学校领导?求介绍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的学校领导1.党委书记:庾建设;2.校长,邹采荣;3.党委副书记,赖卫华;4.副校长,董皞、禹奇才、陈永亨、屈哨兵、徐俊忠、陈爽。

广州大学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冲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校内环境广州大学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80.23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演艺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学生公寓。 广州大学截至2016年5月,广州大学图书馆拥有藏书296.84万册,数字资源容量达30670GB。校园网络系统完善,网络带宽为5G,拥有50000多个网络信息点,全面覆盖了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数字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77亿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的学校领导
第一任校长:王桂珍第二任校长:刘世平,女,籍贯江西省。1953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本科学历。
1993年向大学提议创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1993年9月至2004年3月,出任广外外校常务副校长,参与确立了“以英语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的学校定位、提出“对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研究、规范、服务、变革”的管理理念、“先做人,后成材”的育人理念和“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理念。为了广外外校的发展,刘世平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她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和公众的高度认可。1997年第5期《支部生活》杂志发表《给孩子一双会飞的翅膀》、1999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圆一个心中梦》、2003年2月第2期《南风窗》杂志发表《刘世平:谁在做着不可思议的事》,均从不同侧面报道了刘世平的事迹。由于外校毕业生的推荐,被美国芝加哥大学授予2002年度“杰出教师奖”。2004年3月15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命刘世平为广外外校第二任校长。
第三任校长:李建民李建民,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教育厅督导室主任,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学习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是中国西部地区教育专家;现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导师、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广州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生本教育中学校长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编的书籍有《电化教育基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实用读本》、《研究性学习管理用书》等。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曾多次报道其办学经验。现任校长:万清华万清华2004年调入新洲一中,任新洲一中校长、新洲区教育局副局长。2015年1月28日,万清华同志任广外附设外校校长、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兼),李建民同志任广外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校长,免去李建民广外附设外校校长、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兼)职务。
求介绍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坐落在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位于国内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广大利用地处广州以及这一地理环境优势,努力抓住发展机遇,成为目前中国发展势头最好的重点高校之一,多项指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主页:http://www.gzhu.edu.cn/ 学校名称: 广州大学 外文名称: Guangzhou University 简称: 广大 校训: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创办时间: 1927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 庾建设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 主要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 硕士点: 177 个 博士点: 75 个 院士: 3 人 主要奖项: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 “国培计划”实施单位 办学目标: 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等学府 博士后流动站: 6个 教育部实验室: 2个 海外孔子学院: 2个 目录历史沿革私立广州大学新广州大学(普通类)现学校概况广大校训与校歌校训校歌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办学实力科研成果概述国家973计划学科建设特色专业重点研究基地院士简介周福霖院士张景中院士学校架构党政部门、群团组织院系设置教辅部门科研机构国际交流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历任领导现任领导学校地址现有主体校区校外二级学院民办独立学院大专院校广州大学原各校区现状近年广州大学录取分数线展开历史沿革 私立广州大学 新广州大学(普通类)现学校概况 广大校训与校歌 校训 校歌发展历程 师资力量 办学实力 科研成果 概述 国家973计划学科建设 特色专业 重点研究基地院士简介 周福霖院士 张景中院士学校架构 党政部门、群团组织 院系设置 教辅部门 科研机构国际交流 实习基地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学校地址 现有主体校区 校外二级学院 民办独立学院 大专院校 广州大学原各校区现状近年广州大学录取分数线展开编辑本段历史沿革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广州大学成立于1927年3月3日,由陈炳权、金曾澄等人创办。私立广州大学成立初期,设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不设校长,采用委员制,由陈炳权任主任委员兼教务主任;王志远任委员兼训导主任;陈友琴任委员兼总务主任;马洪焕、陈嘉霭任委员,主持校务。后改校长制,金曾澄任校长,陈炳权任副校长。1928年,在天香街增设附属中学。1930年8月,购买东横街旧警署,改建为大学部校舍。 1931年陈炳权改任校长。
随后,谭维汉任教务长,黄毅芸任训导长,陈梦周任总务长。1937年,奉教育部批准附设计政训练班,聘该大学教授黄文衮硕士为班主任,为华南各大学开展“职业教育”之最。抗战期间,广州大学先后迁设于开平、台山、香港、曲江、罗定、连平、兴宁等地,实行战时教育,学生人数仍达5000多人。
1941年,陈炳权兼任财政部曲江区银行监理官,并接受财政部委托广州大学开办税务训练班,聘梁式文教授为主任,为财政部训练大批税务人才,加强财政建设。1942年,在广西桂林设广州大学桂林计政班,先后聘刘兴序、曹美成、袁功甫为班主任,这又是广州大学跨地区开展“职业教育”之最。1943年8月,陈炳权赴美国考察战时经济,并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乃由王志远代理校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广州大学复员广州,在东横街原址复课。1948年,呈奉教育部批准设立经济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毕业成绩及格,报教育部授予硕士学位。这是私立大学之佼佼者。根据《广州大学校刊》有关统计资料:1949年上半年,全校以大学部为主,设立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及附设会议专修科、计政训练班,附属中学及小学,并在香港、澳门、台山设立“广大中学”。
又推行生产教育,将沙河白云山麓60多亩校地辟为农场。总计当时教职员工800多人,学生共有1.4万多人。 1945年,陈炳权在美国结束战时经济考察工作后,走遍美国48个州,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获得美国波士顿、纽约、罗斯福等30多所大学赠给广州大学免费学额数十名,捐赠图书8万多册,仪器一大批。又向美洲华侨募得122328美元,作为兴建校舍之用。
兴建崭新建筑物如:华侨堂、文化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理工实验场、图书馆等,并进一步增加设备,开拓业务。 广州大学永汉路东横街校址1948年8月,陈炳权由美归来,重掌广州大学,先后选派梁国材、劳洁灵等30多人赴美免费留学。1949年10月,陈炳权与谭维汉赴香港,筹设分校。同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全市欢腾,广州大学立即进行复课和开展庆祝解放活动。
同年12月,陈炳权偕同谭维汉等人,携带账册和款项由港返穗。陈抵校以后,先将带回来的数万元港币清发全校教职员工工资,随即公布华侨捐款和广州大学历年收支账目,又派人将广州解放前夕疏散往香港广大中学的10万册图书和教学仪器、乐器等全部物资,满载一个火车车卡悉数运回广州。当时主持香港分校的黄毅芸拒绝交出物资,后经陈一再亲笔函请在港校董协助,终于把上述的图书等物运回广州。
1950年初,陈因病离穗赴港就医,旋侨居美国。 解放后,广州大学董事会进行改组,推举吴奇伟为董事长,陈炳权、许崇清为副董事长,司徒美堂、肖隽英、蚁美厚、卢燡为董事,并推许崇清兼任校长。在人民政府和文教厅的领导下,广州大学积极进行校务和教学改革。
1951年初,广州大学与市内的国民大学、文化大学、珠海大学、岭南大学、广州法学院、南方商业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华南联合大学。 新广州大学(普通类)198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新的广州大学。1993年1月,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新旧广州大学衔接关系,为广州大学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1996年11月,新旧广州大学衔接大会在广州市政府的牵引下举行。
2000年,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原广州大学(职业类)、广州教育学院、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纺织学院、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电信学院、广州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等九所高校合并组建新广州大学。广州市政府曾一度建议广州医学院参与合并,但遭到钟南山反对。2004年,新广州大学整体迁入大学城。
2005年,广州芭蕾舞团、广州市歌舞团、广州市艺术学校并入广州大学。编辑本段现学校概况 广州大学图书馆广州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位于国内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学校濒临珠江,三面环水,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历史可追溯到民国的私立广州大学(创办于1927年)。其中,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广州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于1958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2010年8月,广州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近年来,广州大学以合并组建和搬迁大学城为契机,弘扬优良传统,锐意开拓创新,秉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校领导
李训贵,院长。1958年出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是2000年国际核废料回收和利用大会的科学委员,历任两届中国高等科技中心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教师职称学科评委,广东省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广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妇联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多年来一直在高等教育管理、社区教育、国学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和物理学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6篇(其中SCI收录12篇),出版学术专著、本科生教材等共15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局级教学科研奖励4项。先后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和荣誉称号共48项。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七次和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
徐小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66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获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历任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市人口计生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市卫生计生委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张平,副院长。1957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
1983年于华中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历任广州市职工大学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纪委书记;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在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兼任《职大学报》副主编。发表文章30多篇;主持省、市(厅)级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7项,市级精品课程1门;总编、主编、副主编并出版高职教材、专著17部(册)。
张胜红,副院长。1969年9月生,湖北省天门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会计师。1990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3年研究生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运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4月-2003年9月先后任广州车辆段助理会计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财务处科员、副科长、广州铁道资金结算中心部门经理、广州铁路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总公司计财部长、广州铁路集团客运公司计财部长(副处级)、财务部长。
2003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先后任计财处处长(正处级)、后勤管理处处长、财务处处长。长期在国有企业和高职院校从事财务、后勤管理工作,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在财务会计领域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