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日本京都的历史是什么?京都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日本京都的历史是什么?京都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最佳回答2022-12-02

京都盆地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在绳文时代,位于现今京都市东北部的北白川地区和山科盆平安京(京都)布局图地的丘陵地区已经有集落出现。到了弥生时代,平原地区也开始有集落出现。进入5世纪后,渡来人贵族秦氏开始在京都居住,其在京都盆地兴修水利,此为京都地区大规模开发之始。

日本京都的历史是什么

奈良时代末期,桓武天皇为了摆脱奈良佛教寺院势力的影响,于公元784年将首都从平城京(今奈良市)迁移到长冈京(今长冈京市)。然而仅过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气清麻吕的建议下,于公元794年将首都又迁到位于山城国的平安京(也就是京都市),自此开启了平安时代,也开始了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历史。

日本京都的历史是什么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京都的历史沿革

京都盆地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在绳文时代,位于现今京都市东北部的北白川地区和山科盆地的丘陵地区已经有集落出现。

进入5世纪后,渡来人贵族秦氏开始在京都居住,其在京都盆地兴修水利,此为京都地区大规模开发之始。 奈良时代末期,桓武天皇为了摆脱奈良佛教寺院势力的影响,于公元784年将首都从平城京(今奈良市)迁移到长冈京(今长冈京市)。然而仅过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气清麻吕的建议下,于公元794年将首都又迁到位于山城国的平安京(也就是现在的京都市),自此开启了平安时代,也开始了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历史。平安京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并且效仿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

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内里位于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城市分为右京(又称“长安”)和左京(又称“洛阳”)两个对称的部分。平安京堪称是一座规模宏大且规划严谨的东亚传统型的计划城市。

平城京是仿照唐朝的京师长安而建造的,圣武天皇迁都到平城京之前,日本的国都是位于大和平原南面明日香村北部的藤原京。“大化革新”以来,学习先进的大陆国家体制而建立的律令制度得以完备,天武天皇便将建设国都提上了中心议程,于是在明日香以北筹划建造新的国都藤原京。藤原京以皇宫为中心,天皇、为朝廷效力的役人等各家族一起住在一个城市中。

公元702年(大宝二年)日本再次派遣了遣唐使,回国时他们详细描述了中国长安城的辉煌壮丽。以长安城为模本,藤原京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就是朱雀大路,宽达74米,到平城宫朱雀门大约有4公里的距离。朱雀大路左右有侧沟,沿路种有柳树、槐树等树木,形成一条林荫路。

唐朝和新罗的外国使节曾通过这里前往平城京。 平城京的核心建筑物大极殿和朝堂院就位于平城宫中,这么做是在模仿长安城的格局——长安中心建筑物是太极宫太极殿,西面则有大明宫含元殿。第一次大极殿是举办天皇即位式和外国使节谒见仪式时用的,而第二次大极殿就是用来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了。公元745年迁回平城京后,在第一次大极殿原址上,模仿长安大明宫的麟德殿建造了楼阁,用以举办宴会。

内里位于大极殿北部,朝堂院则位于大极殿南面。 平安京的市区范围虽然十分广大,其人口却只有大约15万人,因此城内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并且有大片农田。特别是右京地区因为地形地湿,开发进度十分缓慢。左京因此成为京都主要发展的地区。

在平安时代中期以后,贵族的住宅大多集中在左京北部,并且开始跨过鸭川向平安京以外的范围延伸。在11世纪后期,上皇(退位的天皇)在白河、鸟羽等地修建离宫并掌控朝政,这一时期因此被称为院政时期。而离宫的修建也使得京都市区向平安京以外地区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 12世纪中期,日本历史上首个武家政权平氏政权诞生。

然而平氏政权仅维持二十多年就被另一大武士集团—源氏所取代。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创建幕府,日本进入镰仓时代。在镰仓幕府时期,日本实质上的政治中心虽然移至镰仓,京都仍然是最大都市和天皇的居住地。

1338年,随着室町幕府的成立,日本进入室町时代,京都也再次成为日本政治的中心。在这一时期,京都的都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区按南北分为上京和下京两个部分,东西方向的二条大路取代朱雀大路成为京都最重要的街道。

上京集中了包括天皇的居住处里内里等众多贵族的宅邸,而下京则是京都主要的工商业区域。 在1467年至1477年之间,京都是应仁之乱的主战场,市区几乎完全被毁。之后京都在市民的努力下开始逐渐复兴。1568年,织田信长的军队进入京都。

1582年,在京都爆发了本能寺之变。 1864年,幕府军队和倒幕势力在京都市内发生激烈战斗,是为禁门之变,京都市内大片街区被焚毁。这也使得京都市中心现存的建筑多为幕末之后修建的建筑物。

1867年,京都郊外发生鸟羽伏见之战,倒幕军取得胜利,是决定戊辰战争局势的关键战役。1868年,日本的首都从京都迁移至东京,除了皇室及公家之外大量商人也都从京都迁居至东京,京都面临巨大的危机。京都市政财界采取了大量措施试图挽回危机局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实施学区制;创建京都帝国大学,使京都成为西日本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中心;兴建琵琶湖疏水作为水运路线,并进行水力发电;铺设日本最早的有轨电车京都市电;举办第4届内国劝业博览会并修建平安神宫。1921年,京都实施了其首个都市计划事业,开始进入现代城市规划时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较少遭到美军空袭轰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数仍然拥有丰富的战前建筑的城市之一。为了降低空袭造成的损害,堀川通、御池通、五条通沿线的建筑被强制拆除,却也提供了之后拓宽道路的空间。然而却也正因为旧市区保存较好,导致市中心很难修建新的道路和公园,使得京都市中心地区的道路面积率和公园面积率极低,并且都市更新也进展较慢。

战后京都的开发主要依照1950年制定的“京都国际文化观光都市建设法”进行,在郊外地区修建新市镇以解决住宅问题,并且将京都车站以北规划为保存地区,以南则规划为开发地区。1956年9月1日,京都市成为政令指定都市。1964年10月,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极大的促进了京都观光产业的发展。1978年,京都市电被宣告废止,地铁取代市电成为京都市内重要的交。

京都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这座城市的历史开始于794年10月22日,当天皇桓武和太子迁入被称作“平安京”——和平与安详的城市——的新首都的时候。在这之前日本的首都位于长冈市,但是宫廷阴谋导致了政治杀戮,于是便决定改变皇宫原先所在的位置,因为城市已经被流出的鲜血所玷污了。

日本历代首都

740年 圣武天皇迁都恭仁京 784年 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 794年 迁都平安京 奈良:公元710-784年间曾为首都,名“平城京”。建筑仿中国唐都长安。

12世纪末源赖朝创建幕府并开始武士政权的地方。以后成为中世纪初期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筑和武士们的宅邸外,还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曾繁荣一时。14世纪,随着幕府灭亡,镰仓便衰落了。江户时代作为游览地又得到了复兴,它是仅次于京都、奈良的一座古都。

东京: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明治二年(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自此,东京成为日本国首都。东京(Tokyo,とうきょう,도쿄)是日本的首都,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京”,成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为日本政权中枢;直到明治天皇东京出行为止的1100年间,大体上皆为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城市。

京都 | 最“日本”的千年古都

​在日本,京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也许没有东京那般新潮时尚, 抑或没有北海道那样风景如画, 可能没有大阪那般现代时髦, 但是京都却有着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作为日本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京都一直以来都是 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代言人 ,有着“ 千年古都 ”的美誉。

自此开启了 平安时代, 也开始了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历史。 平安京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是一座 传统的市坊制都市 。 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内里位于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城市分为右京(又称“长安”)和左京(又称“洛阳”)两个对称的部分。

平安京堪称是一座规模宏大且规划严谨的东亚传统型的计划城市。 1467年 京都毁于战争,后经安土桃时代重建,到1869年迁都东京,京都作为首都的时间长达 1075年 ,故有 千年古都 之称。 作为日本文化的集大成者,京都名胜古迹众多。

其中, 精致的庭院建筑和宏伟肃穆的寺庙建筑更是享誉世界。 日本的庭院深受 中国庭院建筑和禅宗思想 的影响,主要分为两大类风格。 一种风格是 假山式 ,也就是用静谧的池塘代表辽阔的大海,层层叠起的岩石代表了连绵的山峦,这与苏州的园林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金阁寺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这种风格的代表。 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幕府将军 足利义满 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其中埋有释迪的佛骨。 金阁寺(舍利殿)是一座紧邻镜湖池畔的三层楼阁状建筑,一楼是延续了当初藤原时代样貌的“法水院”(平安时代的贵族建筑风),二楼是镰仓时期的“潮音洞”(武士建筑风格),三楼则为唐朝风格的“究竟顶”(禅宗佛殿建筑)。

寺顶有宝塔状的结构,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凤凰装饰,堪称一绝。 三种不同时代不同的风格,却能在一栋建筑物上调和完美,令人惊叹!此外,池泉回游式庭园里有许多风格别致的日式造景,让它成为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 另一种便是 枯山水式 ,大海用白砂来表现,其间散落的几组石组象征着海岛。位于京都的东侧,与金阁寺遥相呼应的银阁寺便是枯山水式的代表。

银阁寺并没有镶装银箔,只涂上了白漆,第一层为臼空殿,供坐禅修道之用,第二层为潮音阁,供奉观音像。阁前是用颗粒均匀的白沙堆成的沙海及月坛,象征在月明之夜。白砂边种植低矮的松柏,仅起点缀砂面的作用,整个庭园细腻、另致。 京都的民俗文化保存的非常好,有些传统文化活动保留至今,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时代祭。

这一活动是由一个称为平安讲社的居民协会发起的,该协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保护平安神宫。平安神宫是为了纪念平安京建都1100周年,在1895年被修建而成的,其内部供奉着桓武天皇的塑像。 节日当天早晨9点,两辆载着平安神宫主要神象的皇家牛车离开神宫。节日的高潮是在中午时分出现的游行队伍,游行者们都打扮成了京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游行队伍由维新勤王队伍——江户时代晚期的一群武士带领,他们协助明治天皇推翻了幕府将军的统治。紧跟着的是坂本龙马(明治维新时的一位领袖)、织田信长、紫式部(《源氏物语》的作者),清少纳言(《枕草子》的作者), 以及其他的人物。 整个游行队伍大约有2公里长。

从京都御所到平安神宫,游行者们大约要走4.5公里的路程。游行队伍中的最后一个人要在下午4点多一点才能到达神宫。 整个游行要用到12000多件古代的人工制品,其中包括服装、鞔具、装饰物和鞋等等。

这些物品根据详尽的历史研究加以仿造,运用相同材料加以制作或着色,以重现其本来的面目。他们的总价值可达25-30亿日元(2100-2500万美元)。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有时候将游行称作“行走的博物馆”。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服装游行展示,他们同时还可以真实领略到京都丰富的历史和民间传统。

“你与京都有着怎样的邂逅?” 分享时刻 欢迎你来留言,与我们分享只属于你故事,分享你对京都的点滴感受。 期待与你的相遇。

日本京都的名称由来

京都是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794年起被多次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平安京”, 成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之都”,因此“京都”后来成为了此城市的专有名词。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洛阳和长安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国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国城市建设时,分为东西两部分时,西侧的右京仿自长安,因此称为“长安”,东侧的左京仿自洛阳,故称为“洛阳”。

所以京都也被称为“洛阳”,城市内各地区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称呼,而前往京都则被称为“上京”或“上洛”。

继续浏览:

上一篇:硬卧和软卧的区别是什么?硬卧和软卧区别在哪里

下一篇:招行信用卡有几种?招行信用卡有几个等级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