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巨脉蜻蜓的特点是什么?巨脉蜻蜓曾经是空中霸主

巨脉蜻蜓的特点是什么?巨脉蜻蜓曾经是空中霸主

最佳回答2022-12-02

蜻蜓成虫的头部很圆,复眼大。胸部呈箱子形,有两对的长翅膀,可以通过翅膀的交替振翅飞行,也能在空中定点飞行。休息时翅膀平放垂直合并的。腹部细长。

巨脉蜻蜓的特点是什么

蜻蜓的食性为肉食性,主要在空中捕食蚊、蝇、蝴蝶,甚至其他种类的蜻蜓。在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用6只脚勐抓住猎物,其脚上所长有的大量粗毛,可以抓紧猎物,令其无法逃脱。

巨脉蜻蜓的特点是什么

大颚相当发达,可以撕咬猎物,方便进食。它们更能够在30分钟内吃光与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蜻蜓属大、中型昆虫,身体细长,体壁坚硬,成虫色彩常较艳丽。

远古最大的蜻蜓

远古最大的蜻蜓 远古最大的蜻蜓,夏季在农村田野上随处可见漫天飞舞的蜻蜓以及蝴蝶,这些蜻蜓个头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像我们的小拇指那么大,但是在远古时代蜻蜓却是超乎寻常的大,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远古最大的蜻蜓。 远古最大的蜻蜓1 巨脉蜻蜓是远古最大的蜻蜓,别名大尾蜻蜓或者巨尾蜻蜓,翼展能达到75厘米长,要是放在现代能吓到不少人。

不仅如此,巨脉蜻蜓还是地球上已知的出现过最大的昆虫物种,此后再也没有发现比这还要大的昆虫。不过这种昆虫大概在地球上生活了5亿年,之后早早的灭绝了,灭绝于2.5亿年前的.二叠纪。 巨脉蜻蜓的生活习性 巨脉蜻蜓主要以一些小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比如说刚从海洋迁居到陆地的动物,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只怕会被它一口吃掉。不过巨脉蜻蜓的体型为何如此之大一直令人疑惑,这也是学术界常常讨论的焦点。

通常来说,氧气是依靠气管扩散至昆虫体内的,但是这种方式会限制它们的体型,不过巨脉蜻蜓却突破了这个极限。有人推测推测史前的氧气比现在多了20%左右,所以巨脉蜻蜓能够飞翔,而其灭绝可能也是因为氧气含量的降低,在如今的环境这下这种蜻蜓是不能生存的。 巨脉蜻蜓的化石发现 1880年,研究人员在法国发现了巨脉蜻蜓的化石,1885年,一位名叫Charles Jules Edmée Brongniart的法国古生物学家为这块化石命名,并且将其描述出来。

1979年,在德比郡的博尔索弗发现了另外一块巨脉蜻蜓的化石标本。如今还能在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见到巨脉蜻蜓的完模标本。 远古最大的蜻蜓2 我们来看下现在地球上最大蜻蜓的记录: 1,直升机豆娘(英文名Helicopter damselflies) 翅展可以达到 17cm 体长 14-15cm 2,金环蜻蜓(英文名Cordulegaster ) 翅展可以达到12cm 上面2种比你接触的大部分蜻蜓都要大一个层次吧,虽然他们是大型蜻蜓,但是跟我们下面要看的史前蜻蜓比起来都是小儿科。

巨脉蜻蜓(学名Meganeura monyi),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一种昆虫,与现今的蜻蜓接近。它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最大蜻蜓,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飞行昆虫。 体型:一般翼展体长在60-70cm,最大可达75cm左右。

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已灭绝。它们主要吃其他会飞的和爬行昆虫,甚至吃一些更小的早期两栖类动物(刚开始从海洋移居陆地的动物)。 巨大蜻蜓的化石是于1880年在法国发现。于1885年,法国古生物学家Charles Brongniart描述及命名了这个化石。

另一个化石标本是于1979年在德比郡的博尔索弗发现。完模标本现正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 为何长这么大? 想要弄清楚巨脉蜻蜓为何体型这么大,我们先了解下现代的蜻蜓。现代蜻蜓呼吸系统主要在与身体上遍布的“气孔”,为了保持足够的氧气供应,身体肌肉占用空间则被排挤限制,最终形成稳定的体型与结构。

而巨脉蜻蜓明显肌肉组织生长旺盛,体型越发巨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长到这样的体型?科学家最终推测出最可靠的原因,就是当时空气中氧气含量比现在高。 在哪个时代,氧气含量占空气的比例是31%,现在是21%,这看上去并没有高多少,而实际上氧气量比现在要高50%!这对生物生长影响是巨大的,成倍体型完全合理。 为了验证氧气含量对昆虫体型影响的效应,科学家用蟑螂做了实验,让两只分别子啊氧气含量稍有差别的实验环境中生长一段时间,结果惊人的发现,两只体型差距明显,氧气高一些的要大很多。 若这个理论正确的话,巨大蜻蜓的灭绝可能是因氧气含量下跌造成,并且肯定的是它们不能在现今的环境生存。

我们现在的世界似乎缺少了什么,灭绝是否可以不这样天长地久?像猛犸象灭绝时间较短,还有冰冻的内核DNA可提取,也许有一天可以复活,而更多的古生物和巨脉蜻蜓一样已经永远的沉睡在岩层的化石之中。地球几亿年的生命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生物奇迹,我们现在所知只是皮毛,每一次的新发现都该怀着对生命的敬畏。

巨脉蜻蜓曾经是空中霸主,它们后来是怎么灭绝的?

在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 气候温暖、 湿润,遍布着沼泽和森林。高大的乔木享受着上层空间的阳光雨露,而以蕨类植物为主的灌木则占据了森林的下层领地, 伴随着植物的繁茂, 昆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树木之上的广袤天空中,体形庞大的飞行昆虫“巨脉蜻蜓”主宰着一切生杀大权。巨脉蜻蜓的飞行时速超过 30 公里。它的颌部更是能够将包括小型爬行动物在内的猎物撕成碎片。1880 年,在法国南部的科芒特里,煤矿工人们意外地挖出了一具长着超大翅膀的巨型昆虫化石。

1885 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查尔斯 ?布隆尼亚尔在对这块化石进行仔细研究之后,正式将其中的昆虫命名为“巨脉蜻蜓”。在昆虫学界,古蜻蜓目、原蜻蜓目和蜻蜓目共同组成了蜻蜓总目。其中古蜻蜓目和原蜻蜓目的昆虫早已经灭绝,而蜻蜓目从二叠纪起一直生存到现在,有将近3亿年的历史。

巨脉蜻蜓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蜻蜓并不相同,它是原蜻蜓目巨脉科的昆虫。发现于美国北部俄克拉荷马州诺布尔县的早二叠世的二叠拟巨脉蜓化石,其翅展长度有 71 厘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飞行昆虫。古生物学家在研究较小但更为完整的巨脉蜻蜓化石后发现,它们不但长得同现代蜻蜓很像,就连解剖结构也很类似。

据此推测,巨脉蜻蜓的猎食方式、生活习性应该也和现代蜻蜓差异不大。巨脉蜻蜓可以分别独立地振动四只翅膀,因此便能随心所欲地向前飞、向后飞,甚至是上下颠倒地飞。在高速飞行中,它们急转弯时能够产生很强的力。

巨脉蜻蜓的眼睛拥有360°的全方位视野,强而有力的腿上长满尖刺,使得它们可以轻松地抓住各种猎物。再加上位于头部下方巨大且力道惊人的颌骨,还有强有力的口器,都能够让它们迅速地切割并吞食到嘴的猎物。直白地说,巨脉蜻蜓就是将一个体形巨大的飞行高手和一个武装到牙齿的致命杀手组合到一起的石炭纪杀戮机器。科学家们曾经认为体形如此巨大的蜻蜓并不能真正地飞行,而仅仅是靠滑翔前进。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巨脉蜻蜓的翅膀上有类似于现代蜻蜓的褶皱,现代蜻蜓就是靠这些褶皱弯曲和扭转它们的双翅来上升和前进的。因此,巨脉蜻蜓的翅膀显然也可以摆动、弯曲和扭转。所以巨脉蜻蜓不一定飞得很快,但确实会飞。本身庞大的躯体,再加上捕猎时拖着重量不轻的猎物,巨脉蜻蜓飞行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散热。巨脉蜻蜓在飞行中,会因为肌肉的剧烈运动而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没有一套能够快速排除自身热量的生理机制,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被自己的体温“热死”。 现代蜻蜓体内有一种叫血淋巴的体液,通过增加腹部血淋巴的流量便可以散去多余的热量。

科学家们推测,在巨脉蜻蜓的体内也应该存在类似的物质。但是, 现代蜻蜓的体形如此小巧, 它的 “亲戚”巨脉蜻蜓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大呢?答案就在于它们的呼吸方式。现代蜻蜓和巨脉蜻蜓都没有肺,它们是通过身体上的气孔来“呼吸”的。

气孔是一种可以打开或关闭的小洞,能够让氧气进出身体。氧气通过气孔进入蜻蜓的身体以后,会经过一连串气管,把氧气直接运送到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在目前的氧气水平下,现代蜻蜓的气孔系统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超过这个限度,蜻蜓氧气的水平就不够了。

所以,现代蜻蜓没有办法长太大。而巨脉蜻蜓所生活的石炭纪,空气中的氧含量要远远高于现在,差不多高达 35%,而现在空气中的氧含量大约只有 21%。10% 的氧含量似乎听起来并不算相差太多,但对于通过微型气管直接吸收氧气的巨脉蜻蜓来说,氧气较多则表明它们体内的呼吸系统较小,因此体内便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所以,高氧气含量直接促使了巨脉蜻蜓向着巨型的方向进化,并且最终成为了巨大、凶猛的掠食昆虫。

巨脉蜻蜓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我们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巨脉蜻蜓是在“石炭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灭绝的,在那个阶段,大约有30 万种巨型昆虫因此而灭绝。大约 3 亿年前,地球处于石炭纪晚期。地幔岩浆活动引燃了遍布全球的地下煤炭层,火势很快便蔓延到地面。

空气中极高的含氧量加剧了大火的扩散,倒下的树木又引燃了更多的树木,远古的大陆上一片火海。这场大火持续燃烧了 10 年之久,覆盖了当时地球一半以上的陆地。在这种情况下,巨脉蜻蜓失去了栖息地,失去了食物来源。更为严重的是,大气中充满了有害气体和烟雾,它们遮挡了一半以上的阳光,使得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的含氧量急剧下降。

包括巨脉蜻蜓在内,地球上46% 的物种因此走向灭绝。约 1 万年之后,地球开始进入恢复期。但此时空气中的含氧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巨脉蜻蜓的活动所需,最后一只巨脉蜻蜓拼命扇动了一下翅膀也闭上了眼睛。

至此,以巨脉蜻蜓为代表的巨型昆虫时代便彻底结束了。

史上最大的昆虫,巨脉蜻蜓体长可达2.4米左右

在距今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中叶,出现了有翅膀的昆虫,它们开始了征服天空的旅程。在石炭纪末,这些昆虫的尺寸达到了顶峰,巨脉蜻蜓就是一个典型的存在。

是最大昆虫物种 巨脉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其化石最早于1880年在法国发现,1885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Charles Brongniart命名。这种蜻蜓的形态与现在的蜻蜓相似,但体型却大相径庭,巨脉蜻蜓身体长度可以达到240厘米左右,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昆虫的20倍,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现过的最大昆虫物种。 生活习性 巨脉蜻蜓生活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以其他会飞的和爬行昆虫为食,甚至吃一些早期的两栖类动物,在当时堪称空中霸主。关于巨脉蜻蜓为何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体型是科学界一直不解的问题。

一般来讲,对于昆虫来说,氧气经气管扩散至身体的方式会限制它们的体型,而巨脉蜻蜓却显然不受此约束。 灭绝原因 巨脉蜻蜓拥有巨大的体型和空中优势,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天敌,但是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这种巨大昆虫物种还是灭绝了。有关研究认为,可能是因氧气含量下跌让巨脉蜻蜓无法适应,最后导致它们灭绝。

比老鹰还大的蜻蜓,巨脉蜻蜓

在石炭纪时期,海洋环境中的生物持续向陆地进化,迫于海洋生存的压力和陆地原始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进军陆地。第一批走上陆地的脊椎动物祖先——海纳螈,抢先上岸,占尽优势。

每个物种都有活下去的权利,尽力而活,活出精彩,才不枉自然界的选择。正是由于自然的作用,在石炭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沼泽遍地都是,从北极圈到南极圈处处都是蕨类植物、木贼植物以及体型巨大、形状怪异的石松科树木,有些树木能长到50米高。植物繁茂,光合作用强度大、产生的氧气便多,在当时的大气环境中氧气含量一度达到30%以上。得益于大气含氧量的原因,昆虫也繁盛起来。

而在巨多昆虫中、体型最大、最为致命的昆虫是巨脉蜻蜓,地质研究表明:”巨脉蜻蜓,是地质历史上体型最大的昆虫“。上文提到,在石炭纪时期大气中氧气含量高、密度大,这些条件更利于巨脉蜻蜓飞行,使其肌肉运作效率达到更高水平。正是由此原因,巨脉蜻蜓一步步走上强者之巅,成为昆虫种类中的王者。

作为飞行技术娴熟的空中霸主,巨脉蜻蜓一天当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空中度过,它们挥动有力的双翅,或飞行或滑行,使用锐利的双眼在空中寻找猎物。和老鹰一样,巨脉蜻蜓也会猎食穴居的小动物,它们发现猎物以后,俯冲而下,使用强有力的腿爪牢牢抓住猎物,然后冲向空中,开始进食。生物都需要繁殖,这是本能,也是延续物种的需要。

和其他物种不同的是,巨脉蜻蜓由于身体构造的不同,它们繁殖方式也比较奇特。和现在蜻蜓相比,巨脉蜻蜓的生殖器位于尾巴末端,而现代蜻蜓的生殖器则靠近头部位置。通过对现代蜻蜓的研究,蜻蜓在交配时,可能会吃掉配偶。

这个发现,让科学家对生殖器位置不同的巨脉蜻蜓交配方式提出很多假设。巨脉蜻蜓作为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的巨型蜻蜓之一,这些庞然大物并不都是肉食性动物,和恐龙一样,有肉食性恐龙,有植食性恐龙,这种蜻蜓也不例外,有些巨型蜻蜓仅以植物果实为食物。在巨脉蜻蜓称霸地球天空千万年后,大约在2.9亿年前,世界气候发生巨变,当时气候有湿润温热变得干旱而寒冷,大量森林覆灭,为了生存,巨脉蜻蜓体型开始变得更小。但是,纵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蜻蜓依然能够适应当时地球气候的变化,种群数量不少反增。

包括蜻蜓在内的昆虫是生命进化史上最成功的范例之一。最古老的昆虫体长仅有几毫米,科学研究发现,在昆虫几毫米时,它们就长有翅膀,具有飞行能力。到3.3亿年前,大多数昆虫都能够飞行,石炭纪晚期森林中布满了爬行、穴居和会飞的昆虫。其中很多昆虫,如蜻蜓和蟑螂,直到今天依然能够见到。

继续浏览:

上一篇:圈梁的作用?圈梁的作用有哪些

下一篇:流行网络用语有哪些?2021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