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热带雨林有哪些作用
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替,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发展至此,其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即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此时,系统中的有机体将所有有效的空间都填满,环境资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

热带雨林就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结构复杂,单位面积里的物种多,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环境条件,彼此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其生产力也高.雨林对于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调节全球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尤其在当今面临全球变暖的局势下,热带雨林对缓解变暖的趋势有着重要作用.其次,热带雨林地区分布有众多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然而,热带雨林面临着巨大危机,面积锐减,人类任意的砍伐来获取经济利益~保护热带雨林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事,而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热带雨林的破坏是全球性问题!
热带雨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哪些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丰富的植物种类为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然而,热带雨林雨水丰富,土壤贫瘠,物种之间竞争激烈,一旦森林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恶化,而且难以恢复。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迫在眉睫,并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除此之外,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后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分; 不仅有助于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1,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2.具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3.天然制氧厂。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全球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温室效应。
4.天然的消声器。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实验测得,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
5.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6.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少50%。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
7.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灰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
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8.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9.此外,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 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虽然热带雨林很遥远,但是人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来保护它,例如:不要买雨林树木做成的家俱、动物毛皮、与节约用纸等。
一旦雨林消失了 就算人们做再多的补救工作,也无法使它恢复。 让人们一起来声援保育热带雨林的活动,为了生长在那儿的生�。
热带雨林有哪些作用
1,净化空气。
2.具有自然防疫作用。
4.天然的消声器。
5.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6.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7.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8.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9.此外,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 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以上都是热带雨林的好处,一定要说有什么坏处,就是不适合人口居住。
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
热带雨林主要的作用在于它包含的动植物种类丰富,可以代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保证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平衡. 热带雨林蕴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世界上热带雨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有机物...热带雨林的作用是什么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中,我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热带雨林的作用
1.净化空气:空气的净化物。
3.天然制氧厂。
4.天然的消声器。
5.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6.改变低空气流。
7.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8.多种动物的栖息地。
9.此外,热带雨林还具有物质用途为生产生活提供木材。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有明显干湿两季。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
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 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逊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
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 热带雨林自然特征
1.热带雨林是树木的王国,种类极其丰富。
2.在此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争夺光照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强烈。
3.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特别繁盛,是特殊的争夺空间的适应方式,对森林结构影响甚大。
4.动物种类在此同样丰富多样。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热带雨林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热带雨林的作用
热带雨林的作用就是:调节大自然的气候,防止地面的水土流失,有效净化地球的空气,保证生物圈的循环进行。 地球上有很多森林,这些森林为地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中热带雨林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那么热带雨林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02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03 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地球上所有生物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现时有超过25%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同时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其中仅亚马逊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04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平均降水量每年2032毫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05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大多数热带雨林(Tropical zone rainforest)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150-180英尺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
下面几层植被的密度取决于阳光穿透上层树木的程度,照进来的阳光越多,密度就越大。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有哪些 调节气候: 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
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性。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上,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1988 年确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有10处,均在热带雨林地区,至2000年,全球有25处热带雨林区域是多样性研宄热点区域。热带雨林物种丰富的例子很多,在Ihm<sup>2</sup>区域内通常有40~100个物种,个别的超过300个物种。如在阿巴拉契亚山脉,lhm2区域内仅树木 就多达30种;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有超过1600种植物,在亚马 孙流域有超过1800种植物。为全球提供高效的生产力: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力最高,每平方米平均生产超过2 000 g干物质,是陆地上生产力最高的区域。 蕴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但世界上热带雨林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有机物质分解快,物质循环强烈,植被一旦被破坏后,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退化。因此,保护热带雨林是当前全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热带雨林的脆弱之处 雨林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土壤贫瘠和养分集聚在植物体内两个方面。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地上部分也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以亚马孙地区为例子,其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另外迁移农业也对热带雨林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迁移农业毁坏的恰恰正是雨林的这一部分。
因此,迁移农业不仅仅是对雨林植被的直接破坏,而且对雨林的土地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雨林下的土壤在刚刚焚烧开荒之时,肥力较高,随着种植作物的次数增加,土壤的肥力不断降低。弃耕之后,受雨林脆弱环境的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很难聚集,肥力很难恢复。次生林恢复后肥力恢复依然缓慢,并且肥力达不到原先水平。
若超出了土地自动更新的周期,土壤的恢复会更加困难。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