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十诀有哪些?围棋十决是哪些
围棋十诀:
1、 不得贪胜。
2、 入界宜缓。
3、攻彼顾我。
4、弃子争先。
5、舍小就大。
6、逢危须弃。
7、慎勿轻速。
8、 动须相应。
9、彼强自保。
10、势孤取和。
围棋,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说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

起源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传播中国和越南的交往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西汉时曾置交趾郡,辖境包括越南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越南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围棋在越南开展流传的情况未见史籍记载,但估计不会晚于12世纪。元至元中(1280年左右),曾派徐明善出使安南(即越南)。他在安南曾观当地贵胄子弟弈棋,作了《安南春夜观棋赠世子》一诗,中有“绿沧庭院月娟娟,人在壶中小有天。身共一枰红烛底,心游万仞碧霄边”等语,足见当时越南围棋已很流行,而且也很讲究高雅的情趣。
围棋十诀有哪些
围棋 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下面我给你介绍围棋十诀有哪些吧,欢迎来阅读。
该诀对后世中外棋界有广泛影响。 新围棋十诀: 持重勿贪 入界宜缓 相机而攻 扼要而据 弃子取势 舍小就大 动须相应 慎勿轻速 彼强自保 先势后 地 说明:20世纪20年代,日本铃木为次郎与我国陶审安讨论,将原围棋十诀改为上面的十诀。改稿的影响远不如原作。 围棋十诀 中央开花三十目 (1) 在棋盘上,三线以下为“地”,四线以上为“势”。势就是外势。 在棋盘上,“中央”一般是指四线以上的地方。 棋谚说“中央开花三十目”的意思是说:在布局或中盘阶段,在中央一带提取一子的价值很大的。
“开花”既提子,“三十目”是形容开花后的具大威力。 围棋十诀 棋从断处生 (2) 棋谚“棋从断处生”的意思是说:切开对方的联络之后,容易造成主动或者乘势行棋的局面。 围棋十诀 “敌之要点既我之要点” (3) 棋谚“敌之要点既我之要点”的意思是说:在判断要点时,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走棋,对方必须走的必须占据的点,往往就是我方必须要占据的要点。
逢方必点 (4) “逢方必点”又称“形方必觑”,方是一种特定的棋形,当对方走成这种棋型时,我方不管如何“点”它一下再说,不管对方如何应,这着“点”都会达到破坏对方眼位和棋型的目的。 围棋十诀 滚打包收俱谨避 (5) 能够把自己的棋打成一团的着法,应该谨慎地避开。 “扑、断、紧、卡”等手断连续用在一起,就是滚打包收。
在对杀吃棋时,在攻击对方时是常用手段。 围棋十诀 二·一路上多妙着 (6) 棋谚“二·一路上多妙着”的意思是指:在棋局角部的变化(如死、活、手筋、收官)中二·一这一点往往是要点。 围棋十诀 七子沿边活也输 (7) “七子沿边活也输”的意思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活棋在二路上爬得过多,即使做活也会导致局势的落后。特别是在布局阶段,更不能在二路上爬的过多。
围棋十诀 金角银边草肚皮 (8) 棋谚“金角银边草肚皮”说的是,相同的子数在棋盘的不同部位围取的地域价值是不同的,角上围的最多,边上次之,中腹最不易围空。 攻击是最好的防御 (9) 棋谚“攻击是最好的防御”阐述的是围棋中以攻为守争取主动的战略思想,一般情况下是防不胜防,这就需要敏锐地发现攻击的目标和时机,只有攻击对手必须救的棋才能达到防御的目的。 围棋十诀 立二拆三,立三拆四 (10) “立二拆三”是指:边上立起二子以后,下一着拆三是比较理想的位置。 “立三拆四”与此同理,开拆的间隔为四位,比较理想。
围棋十诀 象眼尖穿忌两行 (11) “象步”是汉子田字字形的棋形,中间的交叉点称为象眼。 “象眼尖穿忌两行”是说:如果对方走在象眼——俗称穿象眼,自己应远一路行棋,不要贴着对方象眼的那步棋走,贴着行棋一般情况下是恶手。 围棋十诀 七死八活 (12) 在棋盘上二路排列的被对方包围的七个子,对方先动手时,自己就是死棋。 如果长到八个子,就是活棋了。
对方先动手也杀不死的棋,就是活棋。 围棋十诀 矩形补断虎输飞。 (13) 棋谚“矩形补断虎输飞”的意思是说:当我方棋型为曲尺形,且需要补断点时,一般情况下采用“飞”的补法比“虎”的补法好。
围棋十诀 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 (14) 棋谚“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的意思是说:通常情况下,如果棋子要走向中央,尖和关(跳)均为可行的手段。“尖”比较坚实稳健,“关”出头快但要防挖断。
围棋十诀:(15) ①不得贪胜 ②入界宜缓 (16) ③攻彼顾我 ④弃子争先(17) ⑤舍小就大 ⑥逢危须弃(18) ⑦慎勿轻速 ⑧动须相应(19) ⑨彼强自保 ⑩势孤取和 左右同形走中央 ——20 棋谚:“左右同形走中央”的意思是说:当双方或某一方左右的形状一样时,往往中间的对称点就是棋形的要点,也就是双方该走的要点。 围棋十诀 精华已竭多堪弃 ——21 对于跑起来很累,而且没有多少作用的棋子应该舍去,这样往后行棋就不用背上包袱。对于要弃掉的棋子应该加以有效地利用。 围棋十诀 取重舍轻方得胜 ——22 当己方有两部分棋受到对方的攻击时,应该营救比较重要的一方,舍去不重要的一方,只有分清了轻重,取舍得当,才能获得全局的胜利。
围棋十诀 三路之子送两个 ——23 在三路的棋子,因为某种原因而要被吃时,一定要往下再多走一个子,这样可以通过多延长出一口气,来加以利用,一般是在外边打吃包收,形成外 势。 围棋十诀 二子头必扳 ——24 当对方紧贴我方二子时,我方应毫不犹豫地扳住对方。 围棋十诀 压强不压弱 ——25 当对方夹击己方的棋子时,一般情况下应该压靠对方比较强的一块棋,以期望攻击对方比较弱的一块棋。
围棋十诀 有眼杀无眼 ——26 当两块棋对杀的时候,因为公气归有眼一方,其结果是有眼一方因此而气长,将无眼一方杀掉。 围棋十诀 大眼杀小眼 ——27 如果对杀双方的两块棋都有眼,则大眼一方对杀起来有利。因为对杀时大眼的内气就多,另外公气还归大眼一方。内气加公气俗称气长。
围棋十诀 入腹争正面 ——28 当棋局的焦点转移到中原时,应首先抢占通往中央的道路,这样四通八达,不易受攻。同时要使对方不能畅通的进入中央,为攻击创造条件。 围棋十诀 两处有情方可断 ——29 在切断对方的棋以后,可以对其两块进行有效地攻击时,就要切断它。
反之切断之后,两块棋没有被攻的危险,切断的子就会成为负担,这样的切断不好。 围棋十诀 三方无应莫存孤 ——30 当棋盘上没有自己棋子的策应时,千万。
围棋十决是哪些
围棋十诀 一. 不得贪胜 二. 入界宜缓 三. 攻彼顾我 四. 弃子争先 五. 舍小就大 六. 逢危须弃 七. 慎勿轻速 八. 动须相应 九. 彼强自保 十. 势孤取和 新围棋十诀 一. 持重勿贪 二. 入界宜缓 三. 相机而攻 四. 扼要而据 五. 弃子取势 六. 舍小就大 七. 动须相应 八. 慎勿轻速 九. 彼强自保 十. 先势后地围棋十诀是什么?
围棋十诀简介一. 不得贪胜 二. 入界宜缓 三. 攻彼顾我 四. 弃子争先 五. 舍小就大 六. 逢危须弃 七. 慎勿轻速 八. 动须相应 九. 彼强自保 十. 势孤取和 最早见载于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标题为《象棋十诀》), 该诀对后世中外棋界有广泛影响第一句,濑越宪作曾改为“贪不得胜”,本质未变,侧重不同,大意是:下围棋不得走不讲道理和过份的棋。着法过份不仅赢不了棋,反而输的更快更惨。
第二句,“入界宜缓”,意为打入对方阵势要徐徐图之,不求一击而得逞。第三句,“攻彼顾我”是指进攻对方时要注意保持节奏,有急有缓,该补自己的棋时要补自己的棋。第四句,“弃子争先”,和《棋经》中“宁失数子不失一先”是一个意思,不要因小处纠缠而丧失“先手”的主动。第五句,“舍小就大”,围棋中的每一步棋都是面临一次选择,广义的说除了填眼的棋没有价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会有所得,但是要选价值最大的那步棋走。 第六句,“逢危须弃”,《棋经》上讲“善败者不乱”。孙子兵法上也有类似的意思。专指形势不利时,自己的棋已经危险,越逃可能死的会越多,就须放弃,放弃的越早损失越小 。
第七句,“慎勿轻速”,是指对局时的态度,不要轻易落子,考虑成熟了再走。也指发动一场鱼死网破式的战斗时,千万要小心,考虑周到了再行动。第八句,“动须相应”,意为:下棋时要有全局观念,要全局在胸,明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所落下的棋子前后要有呼应。
第九句,“彼强自保”一般在中盘战斗开始以后,或因为抢了实空,或打入了对方阵势,或不得不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有所行动,在对方势强,自己势弱时所采取的对局方针,赶快求活或赶快将孤棋走畅,不要以弱击强。第十句,“势孤取和”,这一句和第九句意思差不多,处于劣势状态下,不要奢求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心图侥幸,寄希望于对手出错误,而是争取减少损失,不输就是胜利。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